分享

一份关于石榴的食用说明书

 小银成 2016-10-02
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猜猜这是啥?我告诉你,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石榴。

【名称】石榴。
别称:安石榴、山力叶、丹若、若榴木、金罂、金庞、涂林、天浆。

【性状】成熟的石榴皮色鲜红或粉红,常会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般的籽粒,酸甜多汁。

【类别】石榴科石榴属落叶水果。

【成分】石榴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糖类、和钙、磷、钾等矿物质,以及多酚、黄酮等活性成分。石榴籽富含脂类物质,还含有一些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果胶、糖类、多酚、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内酯、性类固醇、雌激素酮等。

每100克石榴中含水分78.7克、热量64千卡、蛋白质1.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9.4克、膳食纤维4.9 克、灰份0.5克、维生素C13毫克、维生素E3.72毫克、硫胺素0.05微克、核黄素0.03毫克、钙16毫克、磷76毫克、钾218毫克、钠0.8毫克、镁16毫克、铁0.2毫克等。

【食理作用】

中医认为,石榴之功有“四止”,即止渴、止泻、止血、止带。它的果实有甜有酸,味甘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于治疗口干烦渴、咽干、口疮、润秋燥。而酸石榴富含生物碱、丹宁等,有明显的收敛作用,能够涩肠止血,对痢疾、泄泻、便血等病症有辅助的食疗作用。

1
收敛涩肠 止泻杀菌

石榴味酸,含有生物碱、熊果酸等,有明显的收敛作用,能够涩肠止血,加之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是治疗痢疾、泄泻、便血及遗精、脱肛等病症的良品。石榴皮内含有石榴根皮碱,对痢疾、伤寒、结核、绿脓杆菌等和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石榴根皮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以及各种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驱虫杀虫 防治口臭

石榴皮以及石榴树根皮均含有石榴皮碱,对人体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是驱虫杀虫的良药,尤其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更强,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疥癣等;用石榴籽煎汁后含漱,可以防治口臭和扁桃体炎。

3
生津止渴 美化肌肤

鲜食石榴果具有生津解渴、解酒排毒的作用。脸色苍白的人可将石榴洗净后切成片涂抹于面部,待汁干后用清水洗净再敷以护肤品,可使皮肤红润起来。

4
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

防治和治疗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石榴汁比红葡萄酒更佳,通常体内的胆固醇被氧化、沉积可导致动脉硬化引发心脏病,每天饮用石榴汁,可减少己沉积的氧化胆固醇,即使停止使用,这种神奇的功效仍可持续一个月。

【适应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口干舌燥者、腹泻者、扁桃体发炎者尤其适合。

【禁忌】便秘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者、实热积滞者不宜食用。

【用法用量】

在石榴的顶端横切一刀,去顶。用刀顺着石榴的白筋在外皮上划几刀(刀口不要太深,划开石榴皮就行了)。用刀尖轻轻把中间白色部份的内心划断。抽掉中间的白心。轻轻一掰,石榴就“开花”了,这个时候,很容易就能取出石榴籽。

石榴虽好,却不能吃太多。肠胃功能较差的人要少吃。一般来说,普通人1天吃1个中等个头大小的石榴即可,老人和肠胃功能较差的人半个即可。

【注意事项】
1
中医认为,石榴味甘酸,患龋齿的人吃石榴更容易加重龋齿的疼痛。
2
感冒患者、便秘者、尿道炎患者、糖尿病患者、实热积滞者如果石榴吃多了,会加重病情。
3
石榴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食用过多会对牙齿的珐琅质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其汁液里的色素能将牙齿染黑,因此,吃石榴后一定要及时漱口或刷牙。
4
儿童最好少吃石榴,否则容易引起发热痰鸣,并容易加重急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等症状。


【挑选】
1
看形状。不要挑选圆的,而是看上去有点方方正正的感觉,甚至某些部分鼓鼓的,有棱儿,那样的才好,证明石榴的颗粒饱满。
2
掂重量。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石榴,越重的代表熟得更透,水分也越多。
3
色泽度。挑选石榴如果发现表皮有黑斑的应该不是很新鲜,要尽量挑选表皮光滑,色泽度较好的。
4
饱满度。皮肉紧绷的是比较新鲜的石榴,而比较松弛的就不是很新鲜了。

【贮藏】放在昏暗、阴凉处保存。也可在冰箱中冷藏。

【有效期】30天(常温)和60天(冷藏)。

【生产地址】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小亚西亚国家。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四川、云南、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新疆等地种植面积较大。近年来突尼斯软籽石榴在国内发展较快。

责任编辑:清扬(wlswt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