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里米亚入俄血泪史

 cat1208 2016-10-02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黑海北岸,乌克兰最南端,虽只有2.7万平方公里,但别小看它对近现代世界的影响。


文 | 段宇宏


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在近现代军事史上有里程碑性质,很多新式武器和技术被运用于战场,俄国惨败之后,最终促使沙皇下定决心废除农奴制,推动社会和军事变革。



▍克里米亚战争是 1853 年至 1856 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大英帝国和撒丁王国。是世界战争史中「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它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深刻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


雅尔塔地处克里米亚南端。决定战后全球政治秩序的——雅尔塔体系就来自于曾在这里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二战后东西方十几亿人口,几十个国家的命运(包括中国在内),全源于此次会议及其「雅尔塔密约」。


1954 年,为了纪念「俄罗斯与乌克兰合并」的《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签订 300 周年,在赫鲁晓夫推动下,苏共中央主席团做出一个决议,将克里米亚的管辖权划归乌克兰。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随着乌克兰一道独立,成为乌克兰俄裔最多的地区,当时占人口比重约 58% 。



乌克兰版图中克里米亚的位置


1991 年 12 月 1 日乌克兰全民公投表决前途时,支持独立方得票率 90% ,西部97%,东部88%,最低的克里米亚其实也有 54% 。


不过克里米亚俄裔「脱乌入俄」的分离主义倾向始终明显,在时事刺激下会不定期地起落。 1992 年,乌克兰独立后五个月,克里米亚议会一度宣布独立,但被基辅当局强压下去,最终克里米亚获得了更多自治权,成为乌克兰唯一的自治共和国。


此后的十年中,认同乌克兰是自己祖国的克里米亚人越来越多,这个比例从 32% 一路升到 71.3% ,但 2014 年初乌克兰危机暴发后,克里米亚鞑靼族与俄罗斯族开始就克里米亚前途问题争吵不断,甚至大打出手。



2013年底,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这个决定导致乌克兰亲欧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之后蔓延至全国,直至次年2月国会投票通过解除总统亚努科维奇职务后才结束。


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确有一番曲折的分分合合。


公元 9 世纪,以乌克兰基辅为中心形成了封建王公联合体——基辅罗斯,这是今天东斯拉夫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民族和国家的发源地。


1240 年,成吉思汗的长子次孙拔都率蒙古军队西征,攻陷基辅后,延续近四百年的基辅罗斯灭亡。拔都折回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开启罗斯诸邦的蒙古统治时代,克里米亚也被纳入金帐汗国版图。



蒙古四大汗国


克里米亚在 13 世纪前的 2000 多年,先后生活过凯尔特人、斯基台人、希腊人、哥特人、匈奴人和拜占庭人,可说是个民族交汇和流动的大平台。金帐汗国统治阶层为蒙古人,但治下的大部分军民其实是突厥人的鞑靼部族,他们随蒙西征逐渐移民至克里米亚,成为当地的主人。


15 世纪中期金帐汗衰弱后,先后从其领地分裂出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金帐汗国拒绝承认克里米亚汗国,克里米亚只得与外部强国合纵连横以求存,先后跟立陶宛和莫斯科公国结盟,在 1478 年它最终选择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的藩属国。


直到沙皇统治这里之前,奥斯曼帝国对克里米亚汗国影响深远,毕竟都是「突厥人」,有着相近的文化和习俗。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版图


1502年,克里米亚汗国攻克金帐汗国首都萨莱,彻底灭亡金帐汗国。克里米亚汗始终以金帐汗国继承者自居,力图统一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但它没想到,金帐汗国的灭亡导致莫斯科公国在失去有力牵制后日益强大,最终把扩张矛头指向自己。


首任俄罗斯沙皇——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先后吞并了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使克里米亚汗国「重归统一,再现荣光」的美梦破碎,它从此拉开与莫斯科长期争战的序幕。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Ivan IV Vasilyevich),俄罗斯的开创者。留里克王朝君主,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其政治手腕颇为冷酷残忍,连亲生儿子也无法幸免,故人称「伊凡雷帝」。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桥头堡,克里米亚汗国强盛之时,鞑靼骑兵西击波兰,东征莫斯科,经常深入乌克兰和俄罗斯地区掳掠人口为奴。汗国也常派兵进入南俄草原「减丁」,以阻止斯拉夫人来此定居。


与俄罗斯多年博弈中, 1571 年征讨莫斯科可说是克里米亚汗国最风光的战争。


在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国王齐格蒙特二世唆使下,克里米亚的德夫列特一世大汗发兵进击莫斯科,伊凡四世仓皇出逃,差点成为俘虏。俄罗斯在战争中丧生近 10 万人,莫斯科河漂满了尸体,鞑靼军队还掠走 15 万人为奴,一把火烧了莫斯科。



被围攻前夕的莫斯科戍边士兵


德夫列特大汗要求伊凡四世削去「沙皇」称号,允许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复国,伊凡四世答应削去帝号,同意阿斯特拉罕复国,但拒绝喀山复国要求。因为要求未得到满足,第二年,德夫列特一世再度发兵 12 万征讨莫斯科。


但这一次俄罗斯贵族空前团结,一致对外,鞑靼军队在莫洛季高地中了埋伏,遭受重创,作为前锋统帅的汗国王子阵亡,德夫列特大汗突出重围逃回克里米亚。


17 世纪中期之前,克里米亚与俄国的博弈你来我往,未看出谁有明显优势,双方都会利用中东欧列国争霸局面,通过外交的合纵连横牵制对方。


在 1689 年彼得大帝登基前,俄罗斯虽然曾两次派兵远征克里米亚无功而返,但自此以后俄国效法西欧大力推行军事和社会改革,逐渐成为东欧强国,加上人口与地盘的悬殊,双方力量的天秤越来越偏向俄罗斯,差距日益拉大。



彼得一世(Peter I)为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及皇帝。在微服游历西欧各国后力行改革,促进俄罗斯现代化,定都圣彼得堡,人称「彼得大帝」。


当俄罗斯的实力对克里米亚具备压倒性优势时,吞下它的唯一的障碍其实是奥斯曼帝国,击败奥斯曼则克里米亚可以稳入囊中。彼得大帝第一次出手就未选择进攻克里米亚,而是采用打击主干,削弱旁枝的战略,先进击奥斯曼帝国,此后历代沙皇不断发起「俄土战争」,步步进逼。


1762 年总理大臣伏隆佐夫向叶卡捷琳娜女沙皇上奏折道:「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和土耳其的钥匙,当它属于土耳其时,对俄国是个威胁,当它属于我们时,亚速海和黑海就是俄罗斯的。」奥斯曼帝国在与欧洲列强的争霸中已落于下风,吞吃克里米亚的时机已日显成熟。



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俄罗斯帝国女皇,彼得一世的继任者,其在位期间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国,故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土耳其在 1774 年第五次俄土战争中败北,当年七月,双方签署了《库楚克开纳吉和约》,其中有个条款即是:「克里米亚汗国必须脱立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另一个重要条款是「俄国商船可以在黑海自由航行和出入博斯普鲁斯海峡」。


条约并未表示俄国有吞并克里米亚汗国的野心,不过一口吃不了大包子,这是为正式吞并做铺垫。 1776 年,沙皇派苏沃洛夫将军率兵进入克里米亚,控制各要塞,第二年把受过西方教育,性格温和的沙希恩·格来扶上汗位。



战略要地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 strait)


沙希恩·格来其实并不想当傀儡,他有着一翻雄心壮志,试图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克里米亚汗国,着手了很多政治和经济改革,继位前他还曾派使节到彼得堡抗议沙皇对当地的军事接管。


奥斯曼见势不妙,在当地资助反俄反沙希恩·格来可汗的民众暴动,局势持续动荡数年之后,叶卡捷琳娜认为直接统治克里米亚的时机已成熟,向末代君主沙希恩·格来施压,迫其同意两国合并。


1783 年叶卡捷琳娜发表宣言称:「为永久消除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永久和平的动乱根源,朕决定,克里米亚半岛置于俄罗斯管辖之下。」


自此,俄罗斯得到黑海北岸的广阔土地和优良港口,变成了「黑海沿岸国家」。



俄罗斯版图扩张演变


沙俄吞并克里米亚之前,已有不少鞑靼人移民至奥斯曼土耳其,沙皇统治时期,更多的鞑靼人继续逃往土耳其定居。一开始,沙皇的统治还算宽松,赋予了顺从的鞑靼贵族与俄罗斯贵族同等的特权,但后来逐渐没收鞑靼人土地,不断地往克里米亚移民。


从 1783 年到 1902 年,流亡至土耳其或移民它国的鞑靼人估计有 20 万之众,留在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变得日益贫穷。沙俄与苏联对克里米亚的统治,深刻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虽然鞑靼人生育率不低,但其人口在克里米亚却增长极慢。


俄罗斯内战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大饥荒肆虐整个俄罗斯,由于征粮过度,饥荒最严重的反而是乌克兰等产粮区。饥荒先遍及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河流域,此后蔓延到了顿河流域以及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受灾人数远远超过了 3000 万,死亡人数估计过千万。



乌克兰大饥荒灾民


1922 年 1 月,克里米亚的饥荒情况已相当恐怖,死亡人数逐月增长,到了最惨烈的时段, 4 月份当地官方的统计是日均死亡 1500 人左右。鞑靼人政治上处于弱势,普遍比俄罗斯人更贫困,所以死亡率更高,很多村庄死亡人数过半。


到大饥荒结束的 1923 年,克里米亚人口从大约 72 万人降到 57 万 ,减少的15万人中死于饥荒者至少 10 万,其中 60% 是鞑靼人。鞑靼历史学者阿兰·费舍尔认为,从 1917 年到 1933 年,起码 15 万鞑靼人非正常死亡或逃离家园。


这次大饥荒加上后来的一系列政策,导致整个高加索地区、波罗的海地区、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各种民族,对苏维埃充满了仇恨。



乌克兰危机中,示威者在基辅砸毁列宁像。


二战期间,这些地区各民族夹道欢迎德军,甚至参加德军或组建游击队对苏作战,各族的民族主义者也希望借助德国力量获得「独立」。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对这些民族实施了人类史上罕见的惩罚政策——「民族集体大流放」。


从 20 世纪 30 至 50 年代, 15 个民族大约 340 多万人被集体流放,这当中就有克里米亚 19 万鞑靼人,他们被全体流放到乌兹别克斯坦。


由于饥饿、劳累与缺医少药,迁徙途中和定居之初,无数的老弱妇孺死亡。根据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档案估计,从 1944 年到 1952 年,有 18.01% 的鞑靼人非正常死亡,约合 3.4 万人左右,活下来的人继续过着「劳动改造」的生活。



苏联的古拉格劳改营


苏共二十大以后,政治环境有所宽松,否认了斯大林的「民族集体流放」政策,这些民族包括克里米亚鞑靼人在内,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返乡斗争」,不断组织起来请愿,期间也有不少人因此被判刑。


因为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太重要,迟至 1967 年,在鞑靼人坚持不懈的请愿和申诉之下,苏联当局才下达了对鞑靼人的平反令,但是没有解决返乡问题。克里米亚人的「返乡斗争」比其它民族更艰难,一直到 80 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鞑靼人才终于回到了故乡。


克里米亚鞑靼人经过漫长的历史磨难,从当地的主人逐渐变为少数民族,一度还从自己故乡消失。现在,就算鞑靼人不愿意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早已在自己故乡成为异乡人。



今天的鞑靼人


编辑 | 史祥莆  美编 | 马赫塞勒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