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庐诗文(二)

 艺苑小屋蓉 2016-10-02

心庐诗文(二)

胡盛骑,荆州人氏,字心庐,号普空居士,了缘斋主,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任教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十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性沉语缓,交友不广,随机缘;慕水之德,仰佛参禅,取其质;画求静逸,崇古喜新,力贯通。

《陈物》 在画室的案台上放着一些陈旧器物,古旧残缺不为人所注。取之入画,当何为之? 当年无著菩萨于深山闭关,十余年无感应,心灰意冷。遂出关返乡,途经集市遇一黑犬疮口遍满脓血蛆虫,顿生悲心。欲疗其伤,又恐害蛆虫,邃以口舔疮处,然其口莫名触地,甚为不解。时弥勒菩萨当空显圣,无著顶礼而曰:吾闭关数载只可谓艰苦卓绝,为何不见圣尊。弥勒菩萨曰:过往只因心有所缘,然今以悲心清净业障,故能见。无著惑,弥勒令其背负己遊于集市,市井皆见其背负病犬,而哂笑之。 同为弥勒为何各见不同,乃心之所现也。生活亦如此,只因心境不同,所显亦千差万别也。 平常之物亦如我惯常生活,因心而造不同之人生境界矣。黛玉葬花苦悲、王阳明见花明心、迦叶拈花一笑……皆为心之所现也!而世人多有不解,心意外驰而逐物,终不得乐,悲哉! 画乃画者所造之境,画之所显心之所现也。故赏画先观气韵后观其质,最后析其造型诸技。 今吾画诸器,不知能再造意境否?

《清福》 清福者,淡茶一杯独坐茗香,享内心清静,此乃人生诸福不及之福。若身在红尘而心不随俗虑,却可超尘脱俗随缘而往,岂不是乐事?然今吾等凡俗,为欲所牵,欲罢而不能,遂以此画明心矣。

《秀峯独立好山居》 吾幼习西画至今三十余年,自九九年全国美展获奖后,自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最终将和东方人文精神相结合,于是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由于自己的艺术修养的欠缺和人生阅历的单薄,几逢绝境,所谓艰苦卓绝也!一个人的探索是孤独的,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我一直没有放弃。期间我有幸自己成为了一个佛教徒,它使我对事物的认知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同时也让我隐幽的看到某种途径。但形而上的东西必定要通过形而下的画面表达出来,这也是近些年我的用情所在。中国画是表达中国人三观的重要载体,所以只有深入研究中国绘画,才能更好的理解东方人文精神。此画为拟八大山人山水,乃众多探索中一斑也。

《枯叶》 叶落了 把曾经的风雨和阳光都投向了大地 叶柄是血脉相连的印证 在冬日里 拾一枚放在案头 无数凝望 想它亦如吾之生命 当沉浸其中 多少喜忧 而忘却了最终的零落 枯叶啊 但愿这是最后一次的挂碍 罢了就和你一起融入尘埃

《等候》 等候是孤独的 在世俗不解眼光中 面对一个又一个境遇 庆幸拥有那些至珍的教言 而不会被流言中伤 不会在欢乐和忧伤中迷失方向 祈祷 让心灵充满自醒的能量 让所有迷茫瞬间瓦解 让自我不再被幻象迷惑 确信这等候已多生累世了 待到白莲花开 还要多少岁月的穿越 但我相信 彼时白莲一定别样美丽 至此已泪流满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