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社会人格16特征你中了几项?

 pgl147258 2016-10-02

你知道吗,其实每25人中就有1人具有反社会人格,他们多半默默地在这个社会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现代病态心理学之父克勒利归纳心理病态16个最主要的行为特征,让我们一起关心自己的心是否生病了,也关心身边的亲朋好友。

持续性的眼神接触,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有敌意的表现,因此前往动物园参观的游客经常被告诫,千万别瞪着大猩猩看,以免被解读为攻击性的信号。人类世界似乎也一样,否则对眼比赛就不会有这么高的挑战性。

我是一个社会病态者(sociopath),俗称反社会人格。无论是由于基因异常还是环境因素,我的病是现代心理学家所谓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中属于对他人权益不尊重及侵犯的广泛模式,诊断要点是缺乏良心自责,习于欺骗,不符合社会一般规范。

我是有策略性的,精明的,聪明的,有自信的,有魅力的,但对于他人的困惑和情绪的社交信息(social cues),我却无法适当反应。心理病态(psychopathy)与社会病态(sociopathy)在临床上始终纠结不休,现在两者已广泛交叉使用,在学理上两者的区分是基于遗传学、侵略性等因子。

从遗传的角度来说,我这些特质或许可透过我父亲追溯到我祖父身上。据说我的祖父个性很冷漠。从他满脸的伤疤可以看出来,他个性冲动爱冒险、喜欢动粗。

我的成长背景强化了我这些遗传倾向,不过可能跟你从电视电影里描绘的反社会人格者不一样。我不是虐童案的受害者,也不是杀人凶手,更没有犯过罪。我从来没坐过牢,甚至毕业于名校。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个杰出的律师和法学教授,是人们眼中典型年轻有名望的学者。我固定捐出所得百分之十给慈善机构,每周还义务到主日学校授课。我有一群很好的亲朋好友,我很爱他们,他们也很爱我。

每25人就有1个社会病态者

听起来,我是不是跟你很像?或许你也和我一样是社会病态者喔!根据最新估计,我们这种人占总人口约百分之一到四(也就是每二十五个人当中有一个),比厌食症或自闭症的人口比例还要高。

可是你坚称自己不是连续杀人魔,也从来没坐过牢?其实,大多数反社会人格者也都没有。但不是罪犯,不代表你就没有反社会倾向,这点可能会让某些人大吃一惊。据统计,男女受刑人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具有反社会倾向,尽管真正的重罪有大约一半都是反社会人格者所犯。

然而大部分反社会人格者都没有沦为阶下囚,真相是,大多数的反社会人格者都默默地在这个社会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拥有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以个人不同的调节程度融入社会,事业成功,然而这个社会却对反社会人格者视为洪水猛兽。

那么,反社会人格者到底是什么模样?老实说,反社会人格者为数众多,个个都不一样,最起码有一个就像我这样。或许还有一个像你一样?

你是不是有很多朋友、很多情人,或很多崇拜者呢?如果是,并不代表你就失去成为反社会人格者的资格,事实上恰好相反。尽管反社会人格者的声名狼籍,但多半富有特殊魅力,却可能很肤浅。然而,在这个你争我夺、充满阴郁与平庸事物的世界,人们反而容易受到反社会人格者突出的独特性所吸引。

你是不是常常自我感觉良好?我是,对吗?的确,反社会人格者往往极度自恋。我浑身散发着过度的自信,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容貌和社会地位。我的自信,最明显的就是我能长时间和别人维持眼神接触。有人称之为掠食者的瞪视(predatory stare),几乎所有的反社会人格者都如此。

持续性的眼神接触,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有敌意的表现,因此前往动物园参观的游客经常被告诫,千万别瞪着大猩猩看,以免被解读为攻击性的信号。人类世界似乎也一样,否则对眼比赛就不会有这么高的挑战性。

但反社会人格者不同。面对持续的眼神接触,我们不会胆怯,也不会礼貌性地把眼光移开,所以看来就像是有自信、有野心、勾引或掠夺的表现。的确,瞪视可能会让人感到浑身不自在,但却令人兴奋,感觉就像意乱情迷的烦躁不安。

许多人认为,擅于操控别人,正是反社会人格者邪恶的关键,但我不认为如此。这不过是一种利益交换。当某某人想要得到某样东西,例如想要觉得自己是被渴望或被需要的,或想要被别人看做是好人,操控正是一个可以快速满足双方需求的捷径,虽然操控很污秽。你不妨把它称为诱惑。

反社会人格者多半喜欢追求刺激,很容易感到无聊,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很随性的决定。这种冲动性格比较阴暗的一面是,我们可能会对某个冲动变得过度偏执,造成忽略,无法倾听理性的声音。大多数人在冲动时会变得热血沸腾,仿佛被冲昏了头,但我不同,我会变得冷血,变得铁石心肠。

心理病态16个最主要的行为特征

现代病态心理学之父贺维.克勒利(Hervey Cleckley)博士所写的书:《精神健全的面具》(The Mask of Sanity)是部划时代的巨著,书中,克勒利博士将所谓「心理病态人格」,也就是现在学界所谓的社会病态人格特征,做了首度的概括描绘。

根据克勒利的说法,心理病态人格者都具有反社会倾向,但是却表现得很社会化,他们的感受、欲望、期盼和爱,跟一般人似乎没什么两样。他们生存在这个社会里,却很难跟其他人区别开来。

透过对好几百个病人的观察,克勒利归纳心理病态十六个最主要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如今仍被视为是诊断心理病态、社会病态或其他反社会疾患的主要指标。这些特征包括:

  1. .肤浅的魅力和良好的智商

  2. .不会表现出妄想或其他不理性思考的表征

  3. .不会有紧张或神经质的行为表现

  4. .不可靠

  5. .不诚实、不诚恳

  6. .不会感到懊悔或羞耻

  7. .在诱因不足的情况下就做出反社会行为

  8. .缺乏判断力,没办法从经验中得到教训

  9. .病态的自我中心,没有爱人的能力

  10. .不会表现出某种重要的情绪反应

  11. .在某些事情上缺乏洞察力

  12. .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上没有反应

  13. .饮酒后(有时候则没有)做出怪异或令人讨厌的行为

  14. .扬言要自杀却很少付诸行动

  15. .性生活紊乱、没有特定对象

  16. .难以贯彻任何人生规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