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记(60)

 文化龙乡 2016-10-03


冠县因春秋时期曾在境内设冠氏邑而得名,现在冠县县城就在冠城镇。冠县是中国鸭梨之乡,鸭梨因果柄处形状如鸭头而得名,冠县鸭梨皮薄核小、色泽金黄、果肉嫩脆、汁多味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冠县桑阿镇五香豆腐丝的加工史已近百年,是地方风味食品。

查拳、柳林花鼓、郎庄面塑均起源于冠县,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产于北馆陶镇郎庄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号称“中国一绝”,“绝”在于以生面粉捏成之后,并无美感,待发酵蒸熟,方见丰满,晾干着色之后,立即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而且干后不裂、不霉、不蛀。“郎庄面塑”造型简练夸张,着色对比强烈,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冠县所产灵芝及樱桃、辣椒、黄瓜等名气在业内都比较大,其中樱桃年产量600万公斤,是全国三大樱桃生产地之一。

我2006年和2007年各去冠县一次。2006年是骑了辆改装的五块大电瓶的三轮车去的,当时我往濮阳的各个中小学推销学生名著,有个帮忙的朋友张国旗,他因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但爱逛游,我当时骑那辆改装的电三轮带他转遍了中原油田的各个前线矿区,包括开封兰考县北关的钻井三公司。因冠县县城距河北邯郸的馆陶县城较近,也顺便到馆陶县城转了转。2007年因比特之托,我有次到聊城时拐到冠县一个“无臂老三”的家中给他送了本《作秀为王》的书,因为我给那本书代人写了篇总序,比特给我了几十本样书。“无臂老三”原来曾在北京当厨师,因液化气爆炸上身大面积烧伤还失去了双臂,后来学会用脚趾拿毛笔写字,他曾常年在深圳等地闹市区摆摊卖字。2006年春节前,有个香港记者给比特5000元,让他策划个大新闻,好让该记者在香港报刊上登个大版的独家采访。比特就请了深圳闹市一百多个乞丐和卖破烂的底层人士在华强北附近一家湘菜馆和肯德基聚餐,这次聚餐被媒体模仿《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的“百鸡宴”而称之为“百丐宴”。无臂老三那次也被老乡拉去聚餐。看了《作秀为王》一书后,无臂老三曾向比特求助,说家里经济上并不困难,只是希望能给“忽悠”个媳妇。比特在2008年春节前让无臂老三买了一百多箱桶装方便面送给深圳火车站因雪灾被困的滞留人群,当地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无臂老三”一阵子。但无臂老三后来还是被当地城管收买的打手打跑了,因为华强北等繁华闹市像“无臂老三”这样的淘金者太多了,领导感到有碍观瞻脸上无光,但城管身着制服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适合对这些残障人士采取过分行动。无臂老三被打跑后就辗转到了香港,因为字写得还不错,如果没人赶的话,大部分时候每天收入都有几千元。然而因在深圳被打而逃香港的乞讨者太多,香港也收紧了内陆乞讨者赴港的政策,无臂老三又辗转国内其他大城市卖字了,自然收入就不如深圳和香港了。

魏氏熏鸡是东昌府区最著名的小吃,选三斤重的公鸡宰好洗净,内置白芷、草果、枸杞、陈皮、党参、八角、桂皮、胡椒、葱姜等,置铁锅或陶罐中煮烂,中药及香料皆渗入肉质,再悬置于火烤烟熏之中。老舍在济南任教期间曾到聊城吃过魏氏熏鸡并留有记载。呱嗒是种油煎的馅饼,有肉馅和鸡蛋馅,以东昌府沙镇的最有名。

聊城是山东省“葫芦艺术之乡”,东昌府区的葫芦雕刻是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雕刻葫芦起源有很多传说,多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所创,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因年事已高而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欢的蝈蝈,其葫芦雕刻内容多以百姓熟悉的戏剧人物为主,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八仙人物等。葫芦源于印度,在中国种植很广,葫芦雕刻艺术南北均有,但聊城的葫芦雕刻艺术更负盛名。明清时聊城是京杭大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昔日这里商贾云集,繁盛一时,蝈蝈葫芦曾一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点商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聊城人用雕刻葫芦养蝈蝈,先是于夏秋之季,将蝈蝈从田间捉回,放到高梁皮或细竹片编制的笼子里,悬挂在院内瓜架凉棚下,让其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秋去冬来,将蝈蝈放进葫芦里,揣入怀中御寒,闲暇无事时,在房前街头晒暖,取出葫芦,蝈蝈爬出,在阳光下抖翅嘶鸣,别有一番情趣。种植、制作、销售蝈蝈葫芦的村庄,大都集中在聊城城关、闫寺、梁水、堂邑等乡镇。清末民国时期聊城的雕刻葫芦曾兴盛一时,解放后,雕刻葫芦被列为“四旧”而衰落,但20世纪80年代后,雕刻葫芦又有所复苏。

聊城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大体分三种:一是“上等葫芦”,选料精良,精工细刻,图案主要是人物、山水,二是“中等葫芦”,用料稍次,多刻花鸟、鱼虫、走兽,三是“花葫芦”,将葫芦染成红色后,以粗犷遒劲的刀法,刻各类花纹。

聊城雕刻葫芦的制作基本上分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将成熟的葫芦摘下来,放在锅中煮,然后堆放在一起使其发酵,以去掉表层青皮,使葫芦颜色变黄;第二道工序是在葫芦上雕刻各种图案,一般雕刻葫芦的技法是“刻”或“片”,都只是在葫芦表面上作文章,聊城葫芦雕刻在技法上的成功之处在于借鉴了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第三道工序是上色,先用锅底灰或麦秸灰同棉油或豆油搅拌均匀,加入色料,深抹在雕有图案的葫芦上,最后用布把葫芦表面的灰擦拭干净,留在图案凹槽的油灰会使图案更加清晰逼真,永不褪色。

聊城葫芦雕刻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人物雕刻的取材多以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构思入画,如桃园三结义、金陵十三钗、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其他最多的是戏葫芦,表现当时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戏剧故事与戏剧人物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春宫葫芦表现性生活的场景,是性文化的乡土教材,多取材于《金瓶梅》中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

聊城葫芦种植面积有三千多亩,葫芦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出口到十多个国家,聊城自2007年还多次举办中国江北水城葫芦文化艺术节。

                                     2016年8月1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