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之道》《师之道》

 若飞若扬1963 2016-10-03

作者:无形   

学之道

学者,求知者也,故择师为重。

师者,术有精浅之差,品有端肖之别。

择之非也,学难以至;择之良者,学达以至。 

工若无师,其屋何有;琴若无师,其音何求。

医若无师,难驱其疾;道若无师,难解其疑。

 图片

欲学之精也,尊师为先,此乃忠也;

师令从之,师言畏之,不否师之行。

欲学之全也,敬师为本,此乃礼也;

师虑忧之,师劳侍之,不退师之察。

欲学之成也,奉师为根,此乃孝也;

师困解之,师损慰之,不讥师之力。

师之顺境而随之,技耀于世,随者众也,
求学未必诚也,师不可轻授。

师之逆境而从之,名诲技藏,随者寡之,
其心可诚,师焉有不授?

 

悲乎,今求识者均欲学之精、之全、之成也,
而鄙尊师、敬师、奉师者几多,
且不论一日师而终身父,故学成者稀,亦勿怪师之所隐。
 

是故学之道,乃怀恩之道,技附于身而不忘源。

                图片                 

师之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然师者,能在先,德为后,择在左,修为右。

师若无能,必误弟子,此害大矣!

师若无德,必损弟子,此道不长。

师若无择,众而教之,必惑其道,自辱其名。

弟子长短不齐,师应修之,

以长其优,以避其短,故能使之达也。

 图片

弟子能于师,师之乐见;弟子贤于师,师趋所学。

弟子劣于师,师之所扶;弟子困于师,师之所帮。

 

是故师之道,乃施恩之道。

然师者,人也,衣食行事均需所耗,何以裹腹?

其技不可侍田,其力不可扛搬,唯弟子以奉供之。

弟子若不奉,师必扰之,其心何以修道,其身何以施教?

久之,道亦不存,师何存焉。奈何悲之甚多。

能则为师,败则如粪。师虽胜,又焉可常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