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世界景色之践行东方
2016-10-03 | 阅:  转:  |  分享 
  
论世界景色之践行东方从埃及出发经过近东、中东进入南亚次大陆的道路犹如一副历史长卷,在这条文化苦旅的长廊里人类古文明的痕迹俯拾皆是,古埃及文明
、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波斯文明……在历史碾过的辙迹里这些古文明虽然早已湮灭,不见踪影,但是他们遗传下的
文化基因却影响了世界文明的演变,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在跌宕起伏的局部冲突与错综复杂的宗教关系里龃龉前行,而故事还要从旅程的起点说
起。(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发源于卢旺达纽恩威热带雨林,具有6500万年岁的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自埃塞俄比亚高原居高临下,一路奔腾北上
,穿越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最终在进入地中海的三角洲地带放缓了脚步,孕育了公元前4245—公元前332历时3000多年的法老王朝,留
给人类一连串的疑问。法老时代保存至今的96座金字塔如星星般自南向北散落在尼罗河两侧的沙漠边缘,最著名的是吉萨大金字塔群里庄严雄伟、
朴素稳重的胡夫金字塔,对于它的设计虽有“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猜想,但是在迫问之下,所有的解释却又显得苍白无力。上百万块超过20
00多公斤的巨石如何被堆积?10万人口的奴隶大军如何被供给?巨石间刀片都无法插进的缝隙如何来实现?为什么通过胡夫金字塔的经线恰巧将
地球的陆地与海洋面积等分为二?为什么大金字塔4个底边长之和除以塔高的两倍正好是圆周率π?巍然站立在塔旁的斯芬克斯,鼻子早已被拿破仑
的大炮轰掉,但是它闲看前方沙海沉浮的淡定眼神似乎充满了对人类智商的嘲笑。经苏伊士运河北渡红海,进入西奈半岛,耶路撒冷的无休止争吵扑
面而来。公元前1290年,摩西率领犹太人逃出埃及,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接受上帝启示创立摩西十诫,十诫被刻于石板,藏于约柜,于是犹太教
基础渐成。公元前1000年,犹太名君所罗门于耶路撒冷建立第一圣殿用来盛放约柜,这座古城从此被染上了宗教的色彩。公元前539年被囚禁
于新巴比伦王国的整个犹太民族重回故地,第一圣殿已经消逝在战争的硝烟里,在锡安山上犹太人重拾信念建立起了第二圣殿,但是公元70年即中
国的东汉时期,第二圣殿又被罗马帝国的战火夷为平地,从次犹太人便开始了之后将近1800年的世界流浪生活,但是第二圣殿的痕迹作为精神的
召唤却始终没有被犹太人忘掉,他们虽身处异地但却在耐心地静观历史变换。没有犹太人的耶路撒冷于公元1世纪迎来了犹太教影响下的耶稣,但却
被对异教从不妥协的罗马政府牢牢的钉死在十字架上;精神的火种一旦播下,就别想将它彻底撵灭,耶稣死后他创立的基督教沿着地中海向西在希腊
罗马文化圈内逐渐渗透,最终在西方宗教领域取得一枝独秀的地位,并很快将触角延伸到了对世俗界的权利统治上;作为耶稣一生最重要的地方,耶
路撒冷从此成为西方基督世界向东方攻城略地的精神借口,历史似乎不会永远青睐一方,很快基督界就迎来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公元7世纪初,诞生
于沙特阿拉伯麦加的穆罕默德于耶路撒冷第二圣殿遗迹上夜行登霄,接受安拉启示创立伊斯兰教,并很快将阿拉伯半岛凝结成穆斯林的世界,之后基
督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历史对抗大幕渐渐拉开。对抗的本质都是源于物质财富的诱惑,耶路撒冷因为在基督界与伊斯兰界彼此双方的精神领域里都是
挥之不去的强力精神符号,于是便成了双方彼此进行战争动员的最佳工具;从公元1096年至公元1291年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基督界以耶
路撒冷为主战场对伊斯兰世界持续进行了8次骑士军团的十字军东征,双方围绕耶路撒冷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夺,可笑的是最后彼此争夺的只是孰胜
孰负的结果,因为在双方的内心尊严深处谁都不想退让半步,但最终谁也没被彻底征服。随后双方的冲突在低调中持续,直到1948年解救于德军
集中营和流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被西方安排在耶路撒冷,强制分裂伊斯兰界的土地,于是双方彼此再次迎来冲突的高潮,并持续到现在。今天,当登
上圣殿山看到哭墙前哀泣的犹太人你会为他们重回家园感到高兴,但却无法欣喜起来,因为在阿克萨清真寺朝拜的穆斯林眼睛里你能感受到他们内心
深处的无助与悲愤。也许时间是化解仇恨的最好良药,就让我们一起静待历史的明天吧!由耶路撒冷北行进入叙利亚,坐落在卡辛山旁的大马士革是
一个被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赞为人间天堂的地方。巍峨耸立的圣保罗教堂,庄严圆润的石头城墙还有那驰名中东的奥玛亚清真寺,随处可见的古迹昭
示了这座名城的沧桑,也处处流淌着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文明碰撞出的光彩与辉煌。蜿蜒曲折的巴格达河穿城而过,哗啦啦的作响,周围时刻散发着玫
瑰花园里的飘香,傍晚时分,夕阳余晖尽撒,清风徐来,岸边的绿色枝头微微荡漾,此时满城的金黄色清真寺塔尖若隐若现羞答答地像个待嫁的阿拉
伯新娘。走进奥玛亚清真寺北侧的小公园,这里静躺着穆斯林雄主萨拉丁,《天国王朝》的经典画面也暗示了这位明君的胸怀,当奥兰多.布鲁姆主
演的基督将领在城破之后问萨拉丁耶路撒冷对他意味着什么,他虽然只是轻轻地撂下了带着阿拉伯浓重口音的三个单词“Nothing,but
everything!”,但是依旧可以体味出话语背后的沉重,最终他没有屠城,而是让基督教徒们安全得重返了欧洲的家园,影片虽然在欧美
很多地区被禁放,但这才是十字军东征时期历史上真正的伊斯兰,有着宽容与包纳胸怀的伊斯兰。从叙利亚东行即是由发源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山区
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块形状如“新月”般的土地,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
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在这里,人类最早懂得了如何去生活,创造了整个人类最早的文明;也是在这里诞生了人类最多的古文明,经历了人
类史上最频繁的古文明生亡更替,在人类文明的血液里留下了影响深远的遗传密码。公元前7500年时的人类在此处只留下了零星痕迹,直到公元
前4000兴起的苏美尔城邦文明才让现代人对这个地区的历史渐渐清晰;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人的城邦因阿卡德人在两河流域的侵入而彻底崩
溃,但却将此处的人类第一次带入君主集权的阿卡德文明;随后土耳其人的祖先库提人入侵两河平原,让阿卡德人彻底绝迹,却给苏美尔人带来了短
暂的复兴,留下了人类史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公元前1900年阿摩利人让苏美尔人不见踪影,在地球上从此成为神话般的传说,阿摩
利人在巴比伦城兴起的古文明留给后人两大震撼:人类第一步完整法典《汉莫拉比法典》与巴比伦空中花园,传递了那个时代治理与技术的精湛;在
两河流域的发展史上战争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公元前729年两河北部早已蠢蠢欲动的亚述帝国将古巴比伦彻底吞并,随后进入空前的大征伐,
帝国的疆域第一次由两河流域拓展到叙利亚、巴勒斯坦与埃及,两河流域人类的野心随之被打开,一发而不可收拾;公元前626年,即中国的春秋
时期,亚述帝国为新巴比伦王国取代,于是才有了整个犹太民族被囚禁在巴格达即巴比伦城长达50年的历史;扩张的模式一经建立,后人的野心便
会无休止的膨胀,公元前539年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崛起,从此两河流域进入波斯文明的时代,波斯与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彼此间的恩恩怨怨
一直延续到公元628年即中国的唐朝,而断断续续长达1100多年的战争完全榨干了波斯帝国的能量;公元651年,波斯帝国千年的基业在短
短的十年内易手阿拉伯半岛兴起的穆斯林帝国,从此波斯被同化,伊斯兰文明席卷整个西亚与北非,伊斯兰的时代从此崛起。公元830年至公元1
067年的伊斯兰是值得所有人类铭记的一段历史。此时身处远东的中国正经受着外族入侵的考验无暇思索;西方的思想则完全被禁锢在中世纪基督
教的枷锁里,没有半点生气,古希腊、古罗马先哲们的思想与他们渐行渐远,以致被西方人几乎完全遗忘;而此时期伊斯兰的阿巴斯王朝在巴格达建
立的“智慧宫”却沉浸在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的知识海洋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术翻译活动;无数的古典文集被高价
搜集并聚集在这里;每天进行着数不清的学术报告与辩论;基督教的观点在这里从未被被排斥,与伊斯兰教的观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碰撞与探讨。智
慧宫结出的果实最终踏着西西里岛这块垫脚石在西方洒下了文艺复兴的种子,近代的西方人正是借助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到了古希腊、古罗马
文化的成就,思想才渐渐苏醒;随后伊斯兰又将中国的火药与指南针传至西方,于是西方的肌肉与大脑渐有雏形,人类现代的脚步渐渐抬起。历史也
许就是充满讽刺,创建智慧宫的穆斯林怎也没想到无形之中给未来的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劲敌,也正是这个在十字军东征期间没有捞到多大好处的
西方凭借穆斯林的成果创造了现代化的武器,进而瓦解并摧残着伊斯兰世界;直到形成今天中东世界整体的基调与局面,西方渗透力量的意图似乎依
然没有半点停歇的痕迹。由伊朗北行,进入阿富汗,喀布尔街头早已不见《放风筝的人》,而蓦然回首,现在的中东似乎是一片《焦土之城》。离开
阿富汗,步入巴基斯坦,沉重的心情渐渐平息,伊斯兰堡街头散漫的人群没有匆忙,没有忧虑,对于他们,物质的相对贫乏从来不是精神愉悦的毒剂
;而到了印度新德里,繁忙街道上偶尔可见的牛犊,更让人啧啧称奇,进而不得不想起印度河流域曾经繁荣过的古印度文明;在古印度度文明里曾先
后诞生过婆罗门教、佛教与印度教,正因此修行与思考的习惯于印度民族心灵里深处扎下了根,让价值思索成为这个民族的生活主题,而对于物欲横
流的现代文明社会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片处女地,他们才是地球这个大贫民窟里的真正富翁!由印度经尼泊尔周转进入西藏的阿里地区,便会进入更加
纯净的世界。在这里,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于此相聚;在这里,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于此起源;这里是山的王国也是河的天下。在人烟罕见
的阿里,澄澈的湖水装点着辽阔的草甸,夜间,抬头仰望,手可摘星辰,站立起来似乎即可触吻苍天,在这无限空旷的原野里你听到的唯有兽啼、鸟
鸣与风嘶而不是嘟嘟马达;白日里,野驴、黄羊和牦牛于蓝天白云下角逐,白水鸭、天鹅与黑颈鹤于流水处嘻打。瞭望远方,壁立千仞,万山争锋,白雪连绵;眼收近端,草舞霞飞,百花争艳,丘陵起伏,此时内心虽万般嘈杂也会遁入空寂,梵音泛起,万事万物均归于天人一合,浓缩成脉搏的跳跃与起伏,在佛的授意下进入一种灵的世界,而阿里仅仅是西藏的冰山一角而已。起于征途,醒于人事,归于自然,对于践行东方而言,西藏是一个不错的终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干净利落的行佛圣地,西藏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于基督文明使然,于伊斯兰文明亦然;在地球大开发的时代里就让我们人类把西藏这块玉洁的精神家园雕琢成明日世界文明的舍利吧!
献花(0)
+1
(本文系卷美书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