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心论

 临江听雨书库 2016-10-03

丹心论——为“红素”正名

 

            近见“红炉雪”发“红素是素吗”一帖,再引争议,其议由来已久。

         “素心”本是专指唇瓣洁净无杂色的兰花,是对唇瓣色彩的描述。初涉兰界即有此说,而有红点、色斑的谓之彩心。这是最科普、也最深入人心的知识。后又闻道有接近的桃腮、刺毛之说,概因色淡、极弱而称素,虽也列入素心之门,却明确了不是“净素”。而“红素”一词是近年出现,感觉实在不妥。

        素心与彩心是在兰花鉴赏中用来区分唇瓣颜色的。素既已定义为白色舌,便不宜称红色舌为素。如是,岂非混淆视听,红白不明?

        ● sù ㄙㄨˋ释义1.本色,白色:~服。2.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雅。3.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5. 物的基本成分:色~。6.向来:~来。7.白,不付代价:~餐。8.非肉类的食品,与“”相对:~食。

        素之色白、净、淡雅、如水,寓空明,喻君子之德,观之可澄心静虑,属冷色调;红之色赤、艳、炽热、如火,寓**,喻吉祥喜庆,观之则目眩神迷,属暖色调。

        “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就是红白二种颜色在一起呈现,形成强烈对比,高度色差给人带来的妖艳之美。

        “红素”一词出现在兰花辨识上,如请局外人理解,就如“黑白”、“黄蓝”一般雷同。可为词组,不可为词语。假如一张白纸全部涂上墨水,就成了黑纸,难道要叫它“黑白纸”吗?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谱也好,今人也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人搞错了,我们就当纠正,不能一味沿袭下去。难道古人云“天圆地方”就是金科玉律不成?科学在发展,科学家的理论不断被推翻或完善,人类才能有今天的进步。

        既然唇白为素,那么唇红又该如何称谓呢?中华词库几千字,为何还要用“素”呢?其实兰花之中早就有了很贴切的称谓,那就是“丹心”!多年前,宁波的一次国兰展,就有一盆“丹心”的春兰评为金奖,好像是冯如梅大师命名的,蕙兰中的“碧血丹心”也很有代表性。“丹心”似乎应该可以成为所谓“红素”的代名词。

        ● 丹心dān xīnㄉㄢ ㄒㄧㄣ释义赤诚的心。指赤红炽热的心。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五: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 丹dān ㄉㄢˉ释义1.红色、赤色: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丹砂(朱砂),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3.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4.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5.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丹山(南方当日之地)。6.帝王的,帝王居住的: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7.赤诚: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8.涂染成红色: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想见秋时枫叶丹,排空万面树红旗——郭沫若。

        上可见,红唇之花,惟“丹心”可表。其彩艳若丹阳、其色比枫丹、其质如丹石、其姿态红旗、其意表赤诚、其韵显国风。

        “丹心”较之“红素”是否胜之百千倍?冠名“丹心”,诸君以为然否?

愿丹心之名自此沿袭!愿丹心之兰名扬四海!!!

                    (安徽· 程禹 2016.9.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