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渡渡鸟:人与猪一起杀绝的陆行大鸟

 木头1018 2016-10-03
渡渡鸟:人与猪一起杀绝的陆行大鸟


  图注:即将被拍卖的渡渡鸟骨骼,图片来自网络

        2016826日,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具完整度达到95%的渡渡鸟骨骼即将被拍卖,预计成交价将达到50万英镑,也就是440万人民币。这则新闻突然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决定9月的第一期介绍一下渡渡鸟这种家喻户晓的动物。

 

 


Asdead as a dodo

  图注:在大海上遇险的“阿姆斯特丹”号商船,图片来自网络

15989月,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在印度洋中部遇到了风暴,狂风卷着大浪拍打着木头制造的帆船,船体多处受损。在风暴中损坏的帆船随波逐浪,不久就发现了一座海岛,这就是印度洋中的明珠:毛里求斯。

  图注:渡渡鸟生活在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它就是毛里求斯,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岛屿意味着食物、水源及避风港,“阿姆斯特丹”号很快就在岸边下锚,水手们迫不及待地登上陆地。当大家踏上这座海岛时,很快就遇到了一种奇特的大鸟,这种鸟不会飞,只能在陆地上奔跑。由于没有见过人,大鸟对人类充满了好奇心,它们纷纷靠近从海上来的奇特生物,有的还调皮地跳到了船上来。

与渡渡鸟相比,饥肠辘辘的荷兰水手只是把渡渡鸟当成了美味的晚餐。人们抓了很多渡渡鸟然后拔毛将它们放在火上烤,可当大家满心期待的咬下渡渡鸟肉的时候却发现其口感粗糙,肉又老又硬,而且非常的腻人。在如此饥饿的情况下,荷兰人还对渡渡鸟肉做出了如此差的评价,可见其难吃到了一定程度。这是欧洲人第一次记录渡渡鸟这种动物,虽然阿拉伯人在更早的时间就已经来到毛里求斯,但是在相关的文献中却没有任何的记录。

 图注:早期荷兰人在毛里求斯活动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左侧2为渡渡鸟,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17世纪之后,来到毛里求斯的欧洲人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开始严重影响渡渡鸟的生存。1662年,荷兰的“阿姆纳”号在毛里求斯海域沉没,幸存船员维克特·埃沃特兹(Volkert Evertsz)在毛里求斯见到了渡渡鸟,这成为关于这种动物最后的目击记录。渡渡鸟的灭绝时间因此被认为是1662年。

 图注:最后的渡渡鸟消失在毛里求斯的森林中,图片来自网络

渡渡鸟是人类记录的第一种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鸟类,其出现在谚语“As dead as a dodo”之中,意思是“死的透透的”。

 

  


何为渡渡

渡渡鸟(Dodo)的名字朗朗上口,简单好记,因此很多人都知道它。如果仅仅给你渡渡鸟的正式学名——Raphus cucullatus,我想你肯定会说这是什么鬼!

  图注:无论渡渡鸟的名字来自何处,其依然是著名的动物,图片来自网络

渡渡鸟这个名字到底从哪里来的呢?一种说法认为其名来自于荷兰语中的“dodaars”。一位小鸊鷉,因为两种鸟类都有笨拙的行走姿态;另一种说法认为其名字来自葡萄牙语中的“doido”,有愚蠢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名字来自本身的叫声,渡渡鸟的叫声类似于“渡渡”。

渡渡鸟名字的由来或许无法考证,但是这个名字却让其家喻户晓。



 

 

不会飞的大鸟

  图注:渡渡鸟与人类的对比图,其体积还是相当大的,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渡渡鸟的骨骼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渡渡鸟已经灭绝,但是通过保存下来的标本及绘画,我们还是能够还原它的真实相貌。渡渡鸟是一种大型陆行鸟类,其身高可达1米,体重在1021千克之间。

  图注:渡渡鸟长有一个大脑袋,其角质喙锋利坚固,图片来自网络

渡渡鸟长有长嘴大脑袋,其坚硬的角质喙占了整个脑袋长度的三分之二,喙嘴前面还有一个向下的弯钩。在渡渡鸟的长嘴巴后面长有一对黑亮的小眼睛,再后面是圆而显得秃的脑袋。渡渡鸟的嘴巴不但坚硬,而且相当有力,记录中提到它咬人很疼(当人类要抓它们的时候)。

  图注:早期关于渡渡鸟的复原图都十分臃肿,可能是被捕捉后吃的比较好的缘故,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渡渡鸟的身体相对较胖,由于长期生活在海岛上,其胸骨及飞行肌严重退化,已经完全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在失去飞行能力的同时,渡渡鸟的后肢却越来越强壮,保证它们能够在陆地上快速行走。渡渡鸟身上覆盖着厚厚的黑蓝色羽毛,尾巴的羽毛翘起,正是羽毛的存在让它们看上去很臃肿。


  

 

渡渡鸟不笨鼻子灵

  图注:渡渡鸟或许并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笨,图片来自网络

在大家的印象里,渡渡鸟似乎臃肿又愚蠢,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古生物学家使用断层扫描技术对保存在英国和美国的渡渡鸟标本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渡渡鸟的脑容量一点也不小,和鸽子差不多,与今天的鸟类没有明显的差距。人类对于渡渡鸟愚笨的描述大多来自于其不怕人的习性,那是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见过人类,更不知道人类是多么危险!

  图注:渡渡鸟的鼻腔很大,其中有灵敏的嗅觉神经,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脑子不笨,渡渡鸟还长有一个超级大的嗅觉神经,这使渡渡鸟具有强于其他鸟类的嗅觉。高灵敏度的嗅觉可以帮助渡渡鸟寻找食物,只要用鼻子一闻,它们就知道好吃的在哪儿。

 


  


来自东南亚的鸽子

怪模怪样的渡渡鸟只生存在毛里求斯岛上,其与任何鸟类都不像,它们到底是怎么来的呢?2002年,美国遗传学家贝斯·夏皮罗(Beth Shapiro)和同事们采集了渡渡鸟的DNA,然后与其他鸟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渡渡鸟与鸽子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根据后来的研究,渡渡鸟的分类为鸟纲、鸠鸽目、鸠鸽科、渡渡鸟亚科、渡渡鸟属,其与今天生活在东南亚的绿蓑鸽(Caloenas nicobaric)亲缘关系最为亲近。

 图注:绿蓑鸽又名尼柯巴鸠(Nicobar pigeon),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鸽种之一,是渡渡鸟的近亲,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经过长期的进化,渡渡鸟已经完全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对于渡渡鸟DNA和古地质的研究,研究人员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渡渡鸟起源和进化的图景。在距今2500万年前,渡渡鸟的祖先就已经出现了,而毛里求斯在距今1000万年前才形成。渡渡鸟的祖先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它们经过长途的飞行来到了毛里求斯。由于没有天敌,渡渡鸟安心的在毛里求斯开始了新生活,它们体型不断变大,翅膀不断退化,最终成为这里最大的陆生动物。

 

  



渡渡鸟灭绝的真正原因

  图注:渡渡鸟一次只产一个蛋,图片来自网络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渡渡鸟的灭绝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不过人类依然是幕后黑手。由于渡渡鸟的肉质难以下咽,因此其避免了成为人类食物的命运,但是渡渡鸟的幼鸟和鸟蛋却成为另一种动物的美餐,那就是猪。当欧洲人登上毛里求斯之后,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家禽家畜,其中就包括猪。别看猪是我们的食物,但是在毛里求斯却是破坏之王,强壮的猪不但与渡渡鸟争夺食物,而且还会吃掉渡渡鸟的蛋和幼年。

  图注:猪是渡渡鸟灭绝的罪魁祸首,图片来自网络

猪及其他外来物种威胁着渡渡鸟的繁殖,渡渡鸟的低繁殖率又加速了它的灭绝。渡渡鸟是繁殖能力很低的动物,它们一次只产一颗蛋,而且在地面上筑巢,这根本无法抵消猪的贪婪。经过了短短70年的时间,在外来物种的压制、人类的捕杀、栖息地减少的作用下,渡渡鸟从毛里求斯岛上消失了。

尽管官方确定的渡渡鸟灭绝时间是1662年,但是许多生物学家认为其最终灭绝的时间应该在16881715年之间。其实最后一只渡渡鸟什么时候死亡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们最终还是永远的消失了。

 


  


 

牛津渡渡鸟与《爱丽丝梦游仙境》

其实除了在毛里求斯岛上,还有一些渡渡鸟被运到了欧洲,其中包括一只在伦敦出现过的活体渡渡鸟,记录时间是1638年。除了活体,英国人特拉德斯坎特曾经买到了一具渡渡鸟的完整标本。当特拉德斯坎特去世后,这具标本被伊莱亚斯·阿什莫尔获得,他正是著名的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建立者。

  图注:保存有软组织的牛津渡渡鸟,图片来自网络

1775年,当阿什莫尔博物馆的主管检查渡渡鸟标本的时候发现其已经腐烂到让人作呕的程度(这都要怪标本制作师的手艺太差),他只好将标本丢在了阁楼里。还有一说是这个标本被烧掉,只留下脑袋和一只脚。1960年,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立,人们在查看阿什莫尔博物馆的藏品时偶然间发现了渡渡鸟的头和脚,而脑袋也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保存了软组织的渡渡鸟标本,大家称其为“牛津渡渡鸟”,编号:OUM 11605

   图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图片来自网络

当渡渡鸟标本出现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后,一个在这里上学的名叫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原名查尔斯·道奇森)的学生给这具标本拍了照片,而他正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中出现了一只渡渡鸟,有传闻说他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卡罗尔有口吃,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查尔斯·渡·渡·渡奇森”,发音很像渡渡鸟的叫声。

  图注: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出现的渡渡鸟,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使得渡渡鸟家喻户晓,之后其成为了真正的大明星,在游戏、电影、餐饮各个方面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其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渡渡鸟与卡尔瓦利亚树

     每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都与自己生活环境中其他物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一种动物或者植物灭绝,就会影响其他许多动植物的生存,渡渡鸟也不例外。

  图注:生长在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图片来自网络

在毛里求斯长着一种名叫卡尔瓦利亚树Calvariatree的高大植物,其高度可达30米。卡尔瓦利亚树曾经随处可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300年前开始,尽管卡尔瓦利亚树每年都结果,然后种子却不发芽。随着卡尔瓦利亚树数量的减少,现在只剩下了几十颗。研究人员对仅存的卡尔瓦利亚树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树的年龄高达300岁,它们发芽的时候恰恰是渡渡鸟灭绝的时候。

  图注:同样以卡尔瓦利亚树种子为食,现在已经灭绝的毛里求斯鹦鹉,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发现原来卡尔瓦利亚树的种子外壳非常厚,芽根本无法破壳,只有渡渡鸟和毛里求斯鹦鹉(Lophopsittacus mauritianus)吃掉种子,胃中的消化液使得种子外壳变薄才能保证发芽。当渡渡鸟和毛里求斯鹦鹉灭绝之后,没有动物能够处理卡尔瓦利亚树种子坚硬的外壳,因此其数量不断下降,仅存个体也都是300年以上的老树。

今天,科学家已经想出了办法让卡尔瓦利亚树发芽,至少它们不用步渡渡鸟的后尘了。

 

PS: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提取了渡渡鸟的部分DNA,是否能够复活渡渡鸟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资料:

1.Angst, D.; Buffetaut, E.; Abourachid, A.(2011). "The end of the fat dodo? A new mass estimate for Raphuscucullatus". Naturwissenschaften. 98 (3): 233–236.Bibcode:2011NW.....98..233A. doi:10.1007/s00114-010-0759-7. PMID 21240603.

2.Angst, D.; Buffetaut, E.; Abourachid, A.(April 2011). "In defence of the slim dodo: A reply to Louchart andMourer-Chauviré". Naturwissenschaften. 98 (4): 359. Bibcode:2011NW.....98..359A.doi:10.1007/s00114-011-0772-5.

3.Baker, R. A.; Bayliss, R. A. (February2002). "Alexander Gordon Melville (1819–1901): The Dodo, Raphus cucullatus(L., 1758) and the genesis of a book". Archives of Natural History. 29:109–118. doi:10.3366/anh.2002.29.1.109.

4BBC (28 February2002). "DNA yields dodo family secrets". BBC News. London. Retrieved7 September 2006.

5.花落成蚀,关于渡渡鸟你所不知道的十件事,果壳网

 

 

  图注:辽宁龙,会游泳的甲龙类,作者:赵闯,图片来自网络

下期介绍:

介绍了渡渡鸟,下一期介绍最新的古生物论文引出的一种具有奇特习性的小型植食性恐龙,会游泳会吃鱼的奇特甲龙类——辽宁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