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闲情漫步123 2016-10-04

作者:米粒

文章原题:《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有个读者叫小鱼。她今年大学毕业,正处在迷茫期,特别喜欢找我聊天。


前两天,她急慌慌地发来微信,说刚找好了一家私企,就听到当地招公务员的消息。她想去又不想去。


想去是因为这是她安稳下来的机会一脚就迈进了父母期待的人生状态,工作稳定了,心性就会稳定下来,过几年嫁人生子,世间便又多了一位洗手作羹汤的贤妻良母。


而不想去的原因恰恰也是因为这种稳定会带给人一种恐惧二十几岁就过上了五十几岁的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想想还真是扫兴。


我建议她如果真的感兴趣可以先考考公务员试一试,事业单位不见得都是枯燥乏味、陈年老套,没准在某个环节就能找到有意思的切口。她斩钉截铁地说:“不,我不敢去试,公务员录取比例那么低,万一没考上,其他公司又都招满了可怎么办?我可输不起。”


我说这也不算是输,试一试不行了,就再想办法。


她想了想说,没考上再出来找工作,这就叫走了弯路。就算最后结果不差,也耽误时间了啊。


我顿了顿,没再说话。


是啊,以前我们怕输,现在不仅怕输,还怕赢得太晚。


我们都希望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成功,忍受不了隐晦的胜利和迟来的欢呼,特别是在别人长驱直入攻城略地的时候,我们怎么还能安心的峰回路转曲线救国。在一个事事讲求效率的时代,你让他多等一秒都是煎熬。所以哪条路直通终点,请你快告诉我。


减肥时,我们就想知道最有用的方法,否则我一步都不想多跑。


学英语,我们就想掌握最高效的技巧,要不我会费更多的力。


谈恋爱的时候,我就像确认你想不想娶我,不想就别耽误彼此。


可是张爱玲早就写过了:“年轻时候的弯路,非走不可。”不试,怎么能体会到命运的无常,因为担心比分失利而迟迟不敢下场参赛的选手,恐怕连最后一名也得不到。更何况人生的精妙就在于世事如棋局局新。想走捷径偷懒的,到最后都成了绕远的,而老老实实走“弯路”的,没准在最后能走出个柳暗花明。




聚会的时候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瑞士家庭,父母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学习很好,一路学霸考上了大学,弟弟从小就喜欢手表,无心读书。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只好认命,想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勉强不来。没过几年,母亲看小儿子太喜欢手表了,就让他上了当地的技术学校,专心学习如何镂刻手表上的花纹。


试学了一个月,颇有天赋的小儿子被破格收录到正规车间,开始为世界名表公司服务。在哥哥埋头苦读的时候,弟弟安心地在技校学习、实践。一年之后,因为弟弟的技艺精湛,被公司保送到瑞士最顶级的钟表学校读书深造,主修钟表设计,和哥哥殊途同归,都成了大学里的高材生。


他们的母亲在后来的采访中表示,从来没有想过小儿子会弯道超车,成了小有名气的励志偶像。可见,人的一生并没什么必须要走的路。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就算偏离了预期,只要他真正去做了,即使失败了也会收获到宝贵的经验的教训,更何况还会有很多柳暗花明的意外之喜。


记得去年在泰国旅行,之前的攻略做得不细,起了大早去大皇宫参观,不巧还景点还没有开门。于是绕道去了附近的码头,意外地多了一条乘船游览湄南河的行程。


清早的湄南河美丽极了,太阳初升,宽敞的河面波光粼粼,三三两两的船家沿途吆喝,脸上还是带着化不开的拘谨和羞涩。我们选定一艘坐了上去,小船轻盈地钻进了旁边的河道,再一睁眼,两岸不再是繁华的街道景点,换成了当地水居的百姓,他们住在原始的高脚阁楼里,有的蹲在门口洗漱,有的坐在河边聊天,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五湖四海的游客,心血来潮想串个门就一脚跳进胡乱拴在一旁的小舟。


于是这段误入藕花深处的经历成了我们泰国之行中津津乐道的意外之喜。其实直道也好,弯路也罢,不过都是人生中的某一段历程。生活不是赌博,我们也不是先知。还没做的事,还没走的路,就开始担心性价比和收益率,只会让我们畏首畏尾。细想想人生处处都是难题,无路你是狼狈地摔倒,还是狡黠地变道,都不会让命运平顺多少。因为捷径有时只是侥幸,甚至需要付出得更多。本着少吃点苦来到尘世的人大多会过得更艰辛,因为逃避不仅没用,还有可能因为旁骛而消耗更多的体力。


怕输的人也很难赢,因为怕输便会困在原地,连尝试的机会都不敢给自己。往前走一步都怕是无效的努力。可谁的成功不是踏着无数次的失败前行?看过介绍李宗盛的一个短片,结尾处赫然写着:


我终于明白,人生中每一个经历过的城市都是相通的,每一个努力过的脚印都是相连的。它一步步带我到今天,成就今天的我,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