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业4.0到底是什么?或许这25张图可以帮你解答!

 QHSE数字化智造 2016-10-04


来源:电子技术设计



不妨想象一下“管家”的概念。富人之所以雇佣管家,是因为他们接受过相关训练,能掌握家中正在发生的所有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会适时地开门或开灯,而不需要程序驱动。智能家居行业应当将物联网作为服务互联网而非设备互联网来销售。我们的营销重点应当面向全局,而非仅仅专注于智能门锁、智能窗户传感器、物联网中枢或网关。智能家居管家能够为我们做些什么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安全、更方便和更高效呢?

  几乎所有的技术媒体渠道、消息者、厂商和工程师都在热烈讨论智能家居市场的技术性爆发,称这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分析师和从业者也纷纷做出了各种大胆预测。

  德勤咨询公司预测,“2015年,无线物联网设备出货量将达10亿台,比2014年增加60%,设备安装量将达到28亿台。”

  高德纳咨询公司称,“2015年将有49亿台联网设备投入使用(比2014年增加30%),到2020年将达到250亿。”

  国际数据公司称,“2015年每分钟新增4,800个联网设备。到2020年,该数字将增至7,900。物联网设备安装量将从2014年的103亿增至2020年的295亿台。”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到2020年,将有超过50亿人加入联网大军,更别提还有500亿设备”。

  思科公司称,“物联网世界是指到2020年,将有多达500亿个设备接入互联网,相当于地球上平均每个人拥有6台互联设备。”

  这些都是关于物联网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数据和惊人预测,感觉前途一片光明,没有必要担忧,对吗?

  但是,这些乐观的预测有可能无法实现,同时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都在不满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革命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这是为何?

  原因不止一个,但消费电子行业巨头之间在基于谁的协议和平台这个问题上明争暗斗。我们如何才能让这些参与者实现对话?有许多参与者加入竞争,新的参与者还在不断涌现。这就造成了一种不确定性和不信任的行业环境。设备生产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因此陷入困惑,不知道路在何方。

  这些设备制造商应当采用哪家公司的技术协议?ZigBee、苹果的HomeKit、Allseen Alliance/AllJoyn还是英特尔的“开放互联联盟”?又或是其它的802.15.4技术?存在太多选择。

Zigbee和专有框架

  图1:上图是关于多家标准和协议的概览,物联网设备开发商需对之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保产品制胜。

  与之相反,为防范未来技术变化,设备制造商或许应当设计能够支持多种协议的无线连接芯片和软件?但这样做相当复杂,同时费用昂贵。

  而且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设备、家电和系统开发商都对未来方向感到困惑,那终端用户和应用设计师只会更迷茫。

  这一市场竞争正在拖慢物联网技术实施的步伐,许多关注这一新兴市场的权威人士和分析师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

  消费者真的需要物联网吗?

  智能家居革命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另一个原因是,“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这个名称本身就起得欠妥。

  包括业界领导者、媒体、分析师和终端用户在内的许多人,都混淆了“智能”与“联网”这两个概念。大多数宣称是“物联网”或“智能”的设备只是联网设备。仅仅是将设备接入互联网,使用户能够使用智能手机通过网络监测并控制该设备还谈不上智能。不错,这样做可能比较方便和节省时间,但算不上是“智能”。

  智能意味着智慧。智能意味着设备和解决方案能够分析输入的数据,然后做出决定,控制或激活家中或工厂中的设备,而不需要有人亲自来按下开/关按钮。目前大多数所谓的智能设备只比基于互联网的遥控装置略高级一点儿。

  在家中,“智能”意味着房内需配备一个传感器网络,负责测量和监控整个环境,远不只是“家里温度多少”这样初级的信息,可能包括“家里有谁”,“他们在家中什么位置”,“特定日期和时间家中的‘常规’活动是什么”等相关信息。然后系统会根据它所掌握的住户信息作出是否开窗,是否打开供暖、空调、照明或娱乐系统以及是否激活安保系统等决定。如果供水系统发生泄漏,它会关闭阀门并通知维修人员。

  所谓可穿戴设备又是怎么回事?现在许多人的手臂上都戴着“智能”手环,用来监测其健康状况。但这些并不属于智能设备。真正的智能手环会将其数据发送给用户的在线教练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向用户提供努力方向和鼓励,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让他们过上更健康的生活。

  图2:我们需要“个人在线教练”,来把可监测健康状况的可穿戴设备变为对消费者真正有帮助的智能解决方案。能够了解当前的健康状况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能够知道如何改进并接收反馈与指导会更有帮助。

  销售服务而非联网设备

  不妨想象一下“管家”的概念。富人之所以雇佣管家,是因为这些专业服务人士接受过相关训练,他们能掌握家中正在发生的所有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他们会适时地开门或开灯,不需要程序驱动。

  同样,业界应当将物联网作为服务互联网而非设备互联网来销售。我们的营销重点应当面向全局,而非仅仅专注于智能门锁、智能窗户传感器、物联网中枢或网关。智能家居管家能够为我们做些什么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方便和更高效?

  除了不管花多少钱和不怕多麻烦都要购买和安装新设备的“敢于吃螃蟹的人”,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愿意购买和安装需要用户自己编程和排查故障才能开始使用的所谓智能设备。消费者不愿意购买需要他们来持续监测和管理的产品。相反,消费者希望购买那些能够独立自动完成所有任务的智能设备。

  这些智能服务可能包括住宅安保、个性化家居照明和环境控制、为家庭自动订购和购买补给和日常用品。不妨想象这样一种医疗服务,它不仅能够追踪家人的服药时间和方式,还能追踪药品数量并在库存减少时自动订购。更神奇的是,智能医疗处方服务可以分析所服药物组合,将其与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组合数据库进行比对。如有任何不良或危险状况发生,该医疗服务还能够监测他们的生命体征。

  市场上已有的另一种服务被称为老年人生活方式解决方案(Senior Lifestyle solutions)。它可以掌握老年人如何在家中的生活情况,然后在家中有变化发生时(如老年人未起床或未在相应时间做早餐),向其家人或护理人员发送警报。

  “个人智能服务家居管家”需要承担许多琐碎繁重的任务,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家居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管家和服务提供商

  通过销售服务而非联网设备,通过技术、环境和联网专业知识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便有机会参与管理这些服务。相比自行进行安装和维护,许多消费者更愿意支付一小笔费用,让服务提供商代为安装设备和网络,并为住户提供管理服务。

  图3:智能家居管家是一系列智能服务的集合,通过Sentrollers网络和云智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方便和更高效。

  目前,新兴的智能家居行业还需要住户自行研究各种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卖家议价,再把系统带回家并进行安装。系统安装完毕后,还要进行编程、管理和监测。但大多数人宁愿每月支付一小笔费用来避免这一列繁琐的工作。

  如何为消费者降低服务费用?服务提供商可对系统安装和管理免收或收取少量费用。为弥补设备、云智能和整套服务的成本,服务提供商可收集终端用户的生活方式数据,如住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日程表、他们购买什么产品、他们的大部分能源消耗是在何时等等,然后销售这些数据。这种商业理念对许多基于网络的企业非常有效,为什么不将它运用到智能家居服务上呢?

  是时候以一种新眼光来看待我们技术行业如何挖掘和营销智能家居(智能物联网)的潜力了。通过向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公司提供其想要的高效的服务应用以及管理完善的解决方案,而非需要用户自行操作的设备,我们的技术行业能够进一步加快世界的“智能化”发展,从而以较低的花费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高效和更舒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