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也许一直都是一场骗局

 solomon214 2016-10-04


昨晚,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如同一声晴天霹雳,光伏行业从业者估计都哭晕在了厕所。

相比此前预期,发改委的调价幅度更大,以光伏上网电价为例,地面电站一类、二类、三类资源区上网电价拟调整为0.55元、0.65元和0.75元,相比现行的电价标准分别降低了0.25元、0.23元和0.23元,新政策执行时间为2017年1月1日。

发改委这一次对于光伏上网电价的下调幅度最高达31%,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一直为光伏行业托底的发改委“爸爸”自己的财政吃紧,补贴基金缺口扩大,这一次也顾不上光伏了。

光伏电价下调31%的消息一出,光伏板块全部“妖怪现形”,死光光。

▌一、光伏板块的见光死并非偶然

发改委和能源局在今年5月份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对风电和光伏电站均细化了具体区域的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根据最新数据,北方光伏电站限电已经出现了明显改善,其中内蒙古某电站限电已经从去年最高的40%下降到目前的 10%左右,甘肃某电站从限电 70%下降至目前的 15%左右。

随着上游多晶硅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政策上开了绿灯,保证光电上网,看上去光伏行业的苦日子似乎到头了,但是好日子还没过几天,今天迎来当头一棒。

然而,光伏行业见光死的真实原因,难道真的只是上网电价的大幅下调和政策的不稳定性吗?

在我看来,光伏行业的风险早就在酝酿、发酵,只是被产业政策之手掩盖,一开始就以“低碳经济”打造骗局的光伏注定不能长久。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光伏行业在2009年到2011年度过了三年顺风顺水的日子,也是光伏产能泡沫吹起来的日子,但是在欧美反倾销之后跌入了谷底。后面要不是靠着发改委的电价补贴过日子,日子估计也会更加不好过。所以说,发改委的电价补贴只是一颗速效救心丹,把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抢救过来,而不是动一场手术,即使伤点元气,还是把它治好。

真正的病根还是来自于光伏产业自身。一个不靠补贴就赚不了钱的行业,一个以低碳为标志却实则高能耗、高成本的行业,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这次发改委下调电价,只是承认并纠正多年以前的浪漫主义错误。

▌二、低碳经济的骗局

光伏产业“热”开始于2009年,为什么早不热晚不热,偏偏在金融危机后就变得热门呢?变成当时风口呢?2009年同样热门的还有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峰会,在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升温,并可能最终导致地球毁灭的情况下,各国关注的焦点都是降低碳排放。

光伏产业作为低碳经济的杰出代表,就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应运而生。

对政府而言,钦点行业,提供补贴,打造“扶持清洁新能源”的“高瞻远瞩”的政绩。对企业而言,有政府补贴托底,甚至可以骗补,几乎没有“失败”的风险。

两者各取所需,达成完美默契:光伏产业成为一场上下共振的狂飙式运动,甚至一度锻造了中国首富。

但是实际上光伏既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低碳,那么清洁,也没有所谓的低成本优势。下游光伏电站发电看似环保,但是上游的多晶硅制造却是不择不扣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整个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消耗水、能源,还有大气排放物,即使技术上有相对环保路线,但你觉得这种地方纳税大户,早些年,环保局敢有意见么?很多事情,不但要看牌面上的标准,还要看最后的落地执行。从整体来看,光伏发电的环保,是个伪命题,考虑进环境影响后的光伏产业的发电社会成本只会更高。

根据欧盟的报告,对各种发电形式的成本进行估算后显示,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力发电无疑比煤炭发电合算得多。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太阳能发电比风力发电甚至比水力发电的成本要高出很多——至少在欧盟是这样的。

这份报告还对发电的成本和发电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他们使用一种叫做“平准化成本”测量标准,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对在指定区域建立和运营一家发电厂在其定生产期间内每兆瓦时的成本进行估算,并假设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为43欧元(55美元)。

出人意料,分析显示太阳能发电成本最高,远远高于风力发电。报告认为,原因在于世界上大多数太阳能板是中国制造的,而中国电力属于煤炭密集型行业,金属资源的消耗也使太阳能发电成本高于风力发电。

根据报告的分析结果,欧盟新建的煤炭和天然气工厂每兆瓦时的平准化成本仅为50多欧元(64美元)(假定工厂以最大生产能力运营)(2012数据);海上风电的每兆瓦时平准化成本约为80欧元(102美元);核能发电约为90欧元(115美元);太阳能光伏发电约为100欧元(127美元);水力发电低至10欧元。

原来,光伏发电不仅不便宜,而且社会成本还是十分贵的。一旦政府补贴减少,没有发改委给它兜底,它根本没有能力自己实现商业化盈利,这个“清洁新能源”的故事,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骗局。

在全球油价大幅下跌后,这个骗局终于无法圆下去了。

▌三、弃光限电的宿命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都有同样明显的缺点,易于受天气影响,发电量并不稳定,因此难以大规模替代火力发电和核电。也就是说,光伏发电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影响光伏电站的天气现象有很多,雷暴、冰雹、沙暴、扬沙、浮尘、雪等,有一种天气现象出现,就决定了这样的天光伏没有饭吃。

光伏发电不稳定的特性十分不利于电网并网。由于光伏系统所发电力功率受环境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是稳定的电源,电网经营单位调峰能力有限,并不乐于接受光伏系统的电网接入。当无法顺利调峰时,光伏发电就会被“弃光限电”。比如,去年全国平均弃光率达14%,最高地区甘肃省弃光率达到40.2%。


从能源属性来看,光伏并不是最优的策略,那为何要有巨额的补贴来催肥这个市场?一来要希望通过补贴带动下游电站需求,化解上游巨大的过剩产能,二来政绩上也好看,怎么说也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因此才有这种不符合逻辑的补贴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间,对于光伏发电运营方来说,最优的策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拿路条,迅速的建站做大规模,刷政策补贴的红利,为落后的光伏产能续命,躺着刷利润,企业自然也就没有动机去研发更高效的技术,巨额的补贴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新技术的发展。由于政策红利过于诱人,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光伏发电,导致了非专业人士操盘的低效项目多如牛毛,如此种种,在潮水褪去后,将不知何去何从。

今天新政一出,可以预见,明年7月1日大限之前,必然又来一波抢装…

▌结语:

光伏这个行业,一开始火起来,就是冲着长期成本会降低,低碳经济,节能环保去的。然而没想到的是,考虑进环境成本后,太阳能发电比水力发电甚至比风力发电的成本要高出不少,因为尽管发电过程能耗较少,但是制作太阳能面板的过程却是高能耗的。而且,晶硅行业并没有电子行业的摩尔效应,转化率与发电效率的提高远没有想象的力度。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光伏语序一开始就是场骗局,是场大家一起选择性相信的骗局,注定是不能长久的。政府一直在托底的手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这只手的慢慢放开,这个骗局故事就注定讲不下去了。

福兮祸之所倚,补贴下降后,当行业的苦日子来临的时,淘汰掉一批政策套利者,倒逼行业豪门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光电转化率,控制上游制造污染,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用市场之手筛选出真正的低成本公司,那时,也许才是真正的行业春天。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