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本公众账号均为个人原创习作,欢迎拍砖,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对郭敬明一直存在偏见,高中时代看了《夏至未至》,觉得写得又烂又矫情,此后再也没碰过他的作品,然而这次我放下成见,去电影院看了《爵迹》。 年轻人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当你不喜欢一个人,就会把他全盘否定,怎么看都不爽,遑论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了。青春时期一直固守这种狭隘心态,无形之中错过了太多学习机会。一个向所有人学习的人无疑比一个只向他喜爱的人学习的人成长速度更快。 我为什么要去看《爵迹》?因为它是国内首部真人CG电影!CG电影不是新鲜事物,《阿凡达》、《指环王》、《星球大战》都可以当作CG电影,而国内直到现在才推出第一部。 CG电影里的演员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不是在真实的场景里表演,而是在一个固定空间里,靠自己想象剧情和场景进行表演,这种表演形式非常考验演技。看完《爵迹》,片中各大明星的表演值得点赞。 《爵迹》所构建的奇幻世界 《爵迹》是一部奇幻片,里面的世界由白银祭司、王爵、使徒、魂兽、百姓组成。白银祭司是这个世界的大boss,七位王爵是这个世界魂力最高的人,使徒是王爵的助理兼继承人,王爵与使徒、魂兽是战友关系。魂力即每个人的能力等级,魂器是每个人的战斗兵器。这里的白银祭司并不像上帝公正不阿,他也有阴暗面,会为了自己的私欲挑拨七个王爵。于是,故事就围绕着王爵之间的争权夺利而展开。 整个故事的风格有点像希腊神话,里面的人既是神也是人,白银祭司就像宙斯,既是最高统治者,也有人性的弱点。王爵和使徒也都是半人半神,魂力等级不同,性格各异。 整部片子画面给我带来的冲击远多于故事带来的感动。奇幻片用CG制作再合适不过了,画面宏大、唯美,比如帝都格拉帝斯的场景刻画得非常逼真,虽然跟好莱坞的技术还不能比,但至少给中国电影制作技术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郭敬明的多维策略 之前对郭敬明的偏见,源于从单一维度去看他。以作家这个维度去评价,郭敬明显然是单薄的。但以文化商人这个维度去评价,郭敬明无疑是个中高手。 批判郭敬明的大多是成年人,但郭敬明自身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受众是青少年,本来就不是为了讨好成年人的。他作品里的价值观单一、浅薄、甚至违背常理。一个成功的商人,郭敬明不可能不懂现实世界的规则,然而他的作品不会去写这些,因为他锁定的目标受众是世界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青少年要的是热血、是唯美、是纯粹、是幻想。与韩寒的作品关注和批判现实世界不同,郭敬明的作品为青少年构建了一个华丽而虚幻的世界。站在成人的视角会更喜欢韩寒的作品,因为跟现实更贴合。类似的关系还有亦舒和琼瑶对上一代女性群体产生的影响,成熟女人看亦舒,天真少女看琼瑶。 郭敬明的成功,一是精准把握了目标受众(青少年)的需求;二是他的多维度输出, 如果只依靠文字,他的影响力估计会淹没于一大票网络作家之中,然而加上电影导演和商业运作的能力,中国没有多少创作者可与之匹敌。 正如韩松落在《爵迹,一道双向选择题》一文中所写的:
每个创作者有自己的天赋和风格,作品未必去学习郭敬明,但应该学习他寻找和筛选受众的技术,以及多维度输出的能力。 成长如蜕 | 技能修炼&心智成长 微信ID:czrt77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
|
来自: rexue_2014 > 《形势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