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水南郭寺

 独行者kw63ny10 2016-10-04
南郭寺位于甘肃天水市。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为陇右第一名刹。甘肃省天水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寺历史悠久,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救赐“护国禅林院”。南郭寺位于甘肃天水市。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南郭寺的游兴和向往。其东侧山势险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南郭寺背负苍山,面临水,禅林宝地。如今唐代诗圣杜甫登临吟咏的古柏苍翠拂地,巨槐尉然参天,北流泉甘甜清冽。佛门殿宇,翘脊飞檐,气势恢弘,庄严肃穆。三座山门均座南面北,院墙东西横向逶迤,院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三进七院。建筑整体以三座山门与三座正中殿宇呼应作纵向轴线,分为东、中、西三个套院,套院隔墙设门,以相贯通。甘肃省天水市市区南郊有座慧音山,山势奇特,风景幽美。慧音山是太阳山的一条支脉。太阳山主蜂位于秦城区正南方向约二十五公里处,海拔2059米。是一座森林密布,雄奇险峻的大山,它的支脉伸向四面八方,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民间称颂它是“福德智慧”之山。这座大山的支脉中有一条北向支脉,名曰盘龙山,它莽莽仓仓,恰如婉蜒的青龙直奔秦城,伸向河,呈“戏水抱珠”姿势。这条“青龙”以龙王沟为界又分出二山:一曰文峰山;一曰慧音山。慧音山,又名会应山。“慧音”一词原出佛家语,有启迪智慧开蒙先导之意。此山海拔1136——1389米,高差226米,坡度为12.4o,其势颇为奇特,其形似农家簸箕,呈半圆凹现状,凹间一块开阔平台,南郭寺就坐落在这块平掌台上。慧音山又是一座风水宝地,历来被赞誉为“山有灵慧,水有湫神,钟灵毓秀。所谓山有灵慧者是指山头凹岘处有一座历史久远而名传四方的南郭寺。这座古刹之所以颇有名气不仅仅由于它置身奇山秀景之中历经沧桑的佛门胜地,而且由于有唐代诗圣杜甫题咏的《山头南郭寺》一诗。
寺以诗名,传唱千古。另外还有一首《南山寺》的五言诗,相传为诗仙李太白所作,虽然目前尚不能确认,但此 诗流传千载,无论如何也是南郭寺的文化遗存之一,历来被认为是吟咏南郭寺的一首好诗,备受赞赏。所谓“水有湫神”者是南郭寺东院有一湫池杜甫诗中的北流泉,湫池泉水数千年来四时不绝,虽有旱涝不缩不盈,而且水质清冽甘甜,民间称之为灵泉神水,饮之却病,因而是陇上名泉之冠。南郭寺处在这种奇山胜水之地而享有钟灵毓秀之誉,非为虚美之辞。各套院均作四合院独成格局,所属小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托,女儿墙相隔,月门出入。进一门可通七院。七院:东套院一进二院,中套院一进独院,西套院一进四院。西院有隋代砖塔(已记)。全寺建筑物,有殿宇、禅堂、楼轩、亭阁、牌坊等计二十八座,八十余间,占地面积为2.67万平方米。西院西院:是南郭寺的主体建筑群。由盘山曲径,经一段台阶踏步入寺。院前两棵国槐虬枝览云,叶茂蔽日。首座垂花牌坊式山门,门楣上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南郭寺》大字匾额。内侧左钟楼,右鼓楼。前院东西两端两处院落:东为《杜少陵祠》;西为“禅林”院。前院第一座殿宇为“天王殿”,面阔三间,悬山顶五擦抬梁造前出廊式结构。门额上悬挂临摹北宋书法家米芾行书《第一山》大字匾。门联曰:佛地本无边,看慧山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流泉不能浊,笑出门滚滚,河百里抱城来。前坐弥勒佛,后站护法韦驮。泥塑彩绘四大天王(摩天四将)造像,后院正南为正殿,即大雄宝殿。大殿正中门上悬挂天水名人、当代书画家周兆颐先生所书《应无所住》大字匾额。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的慧音山。建寺历史久远无考,从流寓秦州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游览题咏看,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名胜,另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虬枝冲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市区游览胜地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