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玩儿虫具丨钟情玩意儿

 汐钰文艺范 2016-10-04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虫具,顾名思义,就是养活鸣虫的用具,这可是一大类。因养的虫子不同,虫具也不同,而且绝对不能乱用,否则虫养不好不说,弄不好还得遭人笑话。


玩儿虫的人一般都爱养冬虫,即秋后人工繁殖的鸣虫。冬虫要豢养在特制的容器里。养蝈蝈,蛐蛐,油葫芦等虫儿要用葫芦。养黄蛉,竹蛉,墨蛉等小型的虫儿要用特制的盒子。




先说这葫芦吧。产地以天津和保定为主。一般都使用范制的葫芦。范制,就是在葫芦刚一挂花儿的时候便套上模子,使其长成特定的形状。模具有草纸模,蜡模,瓦模等。其形状各异。养蝈蝈的有鸡心、棒子、柳叶儿等,养蛐蛐、油葫芦等用墩儿或荸荠扁儿。这一听名字,您就知道它的模样了。




范制以老官模的为最好,即老年间宫里范制葫芦用的模子,这种葫芦器形典雅,腰身曲线优美,出音儿好,即可让虫子在里面容身、鸣叫,又秀气,揣在身上还不占怀。这说明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把这玩意儿研究到家了


这在早先是绝对不会流落到民间的,我在大概二十年前见过一把清代的蝈蝈葫芦,是一位玩家在拍卖会上花了七万块买的,柳叶器形,盘龙纹,颜色已经是枣红色了,表面有些细微的龟裂纹。在葫芦的下部印有'上用'二字,这说明确实是宫里造办处出来的玩意儿,只可惜当时没有留下照片。


还有一种称为本长儿的葫芦,顾名思义就是天然长成适合养虫儿的形状的,这种葫芦就非常难得了,您想,既要长的像那个样儿,又要端正,恐怕百里挑一都不成了,那得千里、万里挑一了吧!




一把好葫芦要求器形端正,外表干净,里子绵软,有个词儿形容叫'磁皮糠里儿'。这还不够,还要要求脐儿要周正,得是'十环'的。这样的葫芦,要是配上象牙或红木的口盖,那即便是不养虫,摆在那也是一景儿。


还有的葫芦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虫咬或病害,落下了疤痕,那也没关系,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烫画和押花这两种补救的办法。烫画就是用烙铁在葫芦的外表绘画,有花鸟走兽,人物等等都是吉祥篇儿。那可是一门儿技术,好的烫画葫芦也是极具观赏性的,不次于一幅水墨画。


押花是用玛瑙制成的刀状工具,在葫芦表皮上押出各种人物花鸟的花纹,这种纹饰很有立体感,也非常漂亮。




养小型鸣虫用的虫盒儿也是大有乾坤。这种虫盒多是江浙一带出产的。其制作工艺充分展现了当地人的心灵手巧。材质比较常见的为竹、木或有机塑料等,高档的有用象牙或玳瑁等制成的。




制作工艺有镶嵌,雕刻等等。多以方形和圆形为主,也有外方内圆,扇形,椭圆形,棺材(官财)形,竹节形等等,其造型可能不下千种。而且每一个都小巧玲珑,内里也是大有乾坤,喂食的食槽,发音的小窗,方便清理的抽板等等一应俱全。


而且均为榫卯结构,可见其制作工艺的复杂。同样,如果不养虫儿,拿在手里把玩也是不错的选择。已故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先生,就是玩虫盒儿的大家,据说他收藏了不下几百种的盒子,可见其喜爱的程度。



除了以上这些,夏天养蝈蝈的笼子也有很多种,不光是我们常见的那种草笼儿,还有比如仿鸟笼形状制作的竹笼,用红木制作的红木笼等,也是制作非常精美,那真是小玩意儿大模样,更加让人爱不释手。




现在,随着爱好饲养冬虫的人越来越多,各种虫具也就有了更大的收藏群体。通过这小小的虫具,人们即能找回儿时的快乐回忆,又能触摸到历史中的点点滴滴,何乐而不为呢?



找到民俗君

+微信:beijingminsu

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 ▏
岁时节令 ▏民间手工 ▏
民间饌食 ▏人文历史 ▏
书法绘画 ▏歌舞曲艺 ▏
传统文化 ▏北京热点 ▏
民族宗教 ▏非遗传承 ▏

天地神明 ▏民俗村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