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克年:想到林散之!

 tjboyue 2016-10-04



《散翁小像》陈克年作


林散之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书画界前辈!

虽然我无缘见过先生,但因为喜欢书画的缘故,几十年来自然留心关于他的笔墨逸事,我的书法也曾在以他名字命名的《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中获得评委提名奖,况且,他的恩师张栗庵即是我们含山县人,所以内心自然觉着亲近。多年前,我在中国美院学习,曾经画过一幅林老的肖像,旁边题着我的一首小诗:“诗家笔墨势堂堂,江上春秋锦绣章。水里乾坤颜色好,清风草草见柔刚。”后来,到2016年1月29日,有幸得林老长子、年届九秩的林筱之先生过目,并题了一句:“精神神态见柔刚,”可见他是充分认可的,虽然我不曾见过林老本人,这也算是一份特殊的机缘,也是我对林老的一份敬意罢。

不久前,“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在南京盛大开幕,虽然只是江苏省内的书法活动,但同样受到全国书坛的关注,一方面,江苏作为书法大省,整体水平高,主办单位做了大量细致推广宣传的工作。另一方面,林散之先生是江苏一张非常有份量的文化名片,对于年轻书家来说,自然也是因缘林散之这个名字对于书法人的魅力,故而倍受瞩目。开幕式当天下午,在浦口求雨山的林散之纪念馆举办了一场小型的专题研讨会,我也有幸应邀参加,虽然范围不大,时间不长,但很有意义,我在这会上简单地谈到了我对林老的看法,以及林老对我们年轻一代爱好学习书法人的意义。

林老在书法上享有盛名,敬之者谓“当代草圣”,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林老是非常幸运的,幸运的是他遇到中日邦交才有了书法交流展的可能,可以说,书画与体育是当时中日友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外交手段,而且我一直想,林老书法逸笔草草的面目与日本人欣赏的假名书法总有着一种陌生的熟悉,虽然我没有见到资料来证明这种风格让日本书家倍觉亲近,但假设是可以存在的。这一年,林老75岁,这个年龄对我们现在的书坛来说,显然是有点晚,那么如果没有这次展览,他估计仍然是生活在南京城里一个似乎并不是特别惹人瞩目的老书家,更不可能被世人视为“草圣”来敬重,因为他一直就生活在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一个耳聋的并不起眼的老人,这一点从他当时作品在画店里不高的价位可看出来,可见我们很多人对一些艺术问题的看法可以肯定还有着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和审美上的偏差,或者说,更多人只是惯于一种对显赫身份的盲目崇拜,而缺少一种对作品本身的理性分析和自我判断,否则,此前人们对他有过多少仰视的目光呢?很显然,这种政治机遇是一般艺术家很难享有或遇到的。当然,如果林老没有那一等仙气扑面的境界,估计也很难有着这样令人仰慕的风光。



林散之行书四言联 1980年作

来自《林散之书画集》(文物出版社)


林老后来名满天下的风光,对他本人来说估计也是始料未及的,其实我相信在林老的内心,这种世俗的繁华显然并不是他追求的东西,孰不知他的墓碑上并不写着时人称颂的“草圣”,而是写着很多人似乎并不在意的“诗人林散之”,并且有《江上诗存》行世,他的很多书法作品都是书写自己的诗词,在他的画中,也题了数量十分可观的题画诗,可见诗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曾经有人问他的诗书画排序,他自许诗为第一,由此可知他一直重视文心的滋养,或者说,诗在他们那一代文化人心中显然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没有诗心和诗人情怀的人,在艺术创作上大约总会少了一份诗意与浪漫,这种诗心,宽泛点说是一种文心,是一个艺术家综合学养的一种体现,我们常常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那么,如果一个书家仅仅倚仗技巧进行惯性地所谓创作,而没有一种思考和文化来支撑便常常会有一种捉襟见肘的窘迫,甚至出现一些是不该发生的低级错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值得思考的例子,一些当时在台面上十分风光的书画家,在离开那个堂皇的位置后,便渐渐黯然,无奈而真实,令人唏嘘不已,哪怕他有着还算不错的技巧。这一点对我们年轻的书家来说当是十分重要的警醒,所以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约也是这个意思。比如,时下我们不时见到把对联上下联写颠倒,繁体字简体字滥用混用等等问题,若是老先生遇见,显然是让他们侧目的,一个没有文化滋养的灵魂当然无法到达艺术的至高境界的。有一次,在与书画朋友的闲聊中谈到诗词,他们虽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不屑,却以教育设置的不合理来为自己作体面的解释,虽然有一些道理,但我却不敢苟同,在诗词学习这个问题上,虽然我们没有老一代书家的幸运,但是我们自己是应该主动补课的,否则,我们的艺术将会少了很多有意味的东西。其实,每个父母大约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但是我们听话的似乎也不是很多,最后真正成才的又有几个人呢?这一点,我们似乎少了些反思,却多了些借口。在林散之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滋养文心是他高于旁人、受人敬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实这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非常缺失的功课。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每个人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但是从别人的成功经验或者经历中,我们应该可以找到一些对自己学习有益的东西。从林老的学习经历看,似乎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他三个非常重要的老师当中,含山的张栗庵先生无疑是他人生最大的贵人,这位前清进士不但教他诗文辞赋,救过他的命,还让他拜识了黄宾虹先生,黄宾虹无疑是当代书画史上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但在当时,黄宾虹先生显然也没有像后来人们对他的高看,不然,当年黄去世后要捐画却没有人愿意接手的事实就不会那么令人尴尬,现在,更年轻的一代显然只能在画册里景仰与遥望,当然,这一点我们一般人就很难有着那份荣耀,但这并不影响年轻一代前行的步伐。人生有幸,遇到好老师当属大幸,一个好的老师便是人生的一座灯塔,会让人在前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但他也会让学生在仰望中迷失自我。否则,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成才,很多人都会慢慢地让人忘记。所以,我有时就会想到,有名师指点固然有幸,但一个好老师遇到优秀的学生也是十分难得;以老师为荣的学生多半没有多大出息,但是老师以你为荣的学生肯定是优秀的,这么说,不是不尊重老师,恰是更尊重老师,其实,每一个真正的优秀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青蓝之胜。在黄宾虹那里,林散之不但是学到了方法,更是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一种高屋见瓴的升华,他深入自然,热爱生活,画了大量的写生,为他的后来艺术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造化营养,特别是在《江浦春修图》,那么多人物的描绘,笔墨浓淡、聚散、虚实的处理,笔笔精彩,可谓指挥如意;他坚持把临摹古人作日课,一生到老坚持临池不辍,特别是他对汉碑的大量临摹,可以肯定地为他的草书创作注入十分强劲的力量,这些扎实的功夫,估计是一般人也很难做到的,他敬畏传统,在造化与心源之间,他以十分虔诚的态度不断地深入,可以说是他后来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准备。



林散之《酒逢礼爱五言联句》纸本 1980年作


当然,最后成就林老的,肯定是他的摇曳苍莽仙气扑面的草书,诗词绘画方面的修养虽然很高,相较书法而言便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与滋养,可以说,他以强烈的自家语言与古人拉开了距离,与老师拉开了距离,与同时代的书家拉开了距离,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林氏风貌,在他的笔下,既有着传统的滋养,也有着他对时代书风的高度关切,更是把自己内心对人生与艺术的真切感受天然地融于笔下,形成了那种具有强烈个性符号的草书,卓尔不群,魅力独具。譬如,人们时常赞许他在水墨运用上的境界,可以肯定,这是他在对宾翁的水墨意趣的一种张扬与发展,这是他人不在意,但林老苦心经营的高明之处,是绘画对书法滋养的重要体现。很显然,我们如果放眼当下的书坛,能像林老样独树一帜的笔墨风格便显然非常地鲜见,我相信,当代的书家肯定也在思考与努力,但在那大片貌似的风景中,如果我们遮去作者的名字,除了隐隐约约中有些古人的皮相,我们能看出作者是谁么?我们欣赏的是什么?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我们能感受作者情性么?我们能看到时代精神么?我们期待什么?我们真的该静下心来,努力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让自己更加明白前行的方向,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种毫无新意的自我重复,或是对别人一种简单的拷贝,一种自我陶醉似地沉迷于意义无多的时尚展览,在短暂的快意后,很快就会显得索然无味。书写自我,对一个成功书家来说,无疑是才情与功性最有力的证明,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烈的呼唤!



林散之《题画诗一首》纸本


其实,我相信成就林散之的因素很多,如果中日邦交时,胡小石先生仍然在世,或者说高二适先生没有与郭沫若那场惊动毛主席亲笔批示过问的笔墨官司,林老是否有这等幸运真就不好说,另外,他耳朵听力不好,这就为他省去了很多可有可无的应酬,得以更多的时间潜心笔墨;他出名算晚,如果他早早出名,他的社会应酬会占用他大量宝贵时间,肯定影响他的创作;据说,他在任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时,有一次有人来叫开会,估计当时心情不好不愿去,来人说:你是主席当然要出席呀。他说:“我怎么不知道我是主席呀?他们给我发工资了吗?”这是逸闻,可见林老淡泊与风趣。那个时代没有市场经济,而且林老待人友善,所以来求字的人很多,如果当时市场经济,很多人可能就不好意思开口索字,这种大量作品存世,为持有者对他艺术的传扬也生发了很大的动力;而且,林老享有高寿,这对作品的存世量当然是可靠的保证。当然,他能成功,其他人同时代人为何难能?我更愿意相信是他自身的内在因素,是他笔墨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打动我们的内心。

林老的诗我曾读过一些,佳什连连,很多论书诗殊堪玩味。其中“草绿今年又一春,小楼高迥静立尘。十年膏火空皮相,千里风流访道真。只为胸中占肥瘦,难教腕下粲星辰。如今解得玄机妙,笑把浮名让世人。”这首诗有意思,据说是林老中年时写给他的老师黄宾虹先生的,既有着一种人生的通透与旷达,也有着一种对艺术的自信与淡然,尤其最后一句:“笑把浮名让世人”,其中意味,在当下热闹的书坛,还真是值得我们慢慢琢磨的。



林散之绝笔《生天成佛》1989年10月

图片来自《林散之书画集》(文物出版社)




本文作者:陈克年,安徽含山人,现居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