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开启音乐之门的密匙,如何引导孩子爱上它?| 米亚日报

 孟溪ProbeT连山 2016-10-05


2016年9月24日
第九十五期

有调查显示,中国现有琴童家庭3000多万。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或者即将成为这3000万中的一员,你也许会问:
- 学习弹琴对孩子的人生真的有帮助吗?
- 他真的会爱上弹琴吗?

一、孩子是怎样一步步爱上钢琴的?
当“别人家”的孩子在旁人羡艳的目光中信手拈来一段耳熟能详的悦耳旋律时,往往经历过这两类学琴经历:
T类学琴经历
璇璇每天被老师和父母严格要求练习巴哈或者车尔尼xx号练习曲,反复训练,直到过程不再出错,速度足够顺畅。璇璇妈妈给她定的标准是每天有固定的时间投入在练琴上,按时按量。
璇璇是个勤奋努力的小朋友。随着在练琴这件事情上的投入,攻克了遇到的每一个指法难题。随着指法技巧日益娴熟,喜欢的歌曲好像都变的so easy。每一次弹好听的音乐,璇璇都成就感满满。

H类学琴经历
亮亮的学琴之路好像跟璇璇略有不同。老师不会为他挑选单调、纯指法练习的练习曲,而是从儿童的角度,为他挑选难度适中且有趣的作品。亮亮妈妈没有对孩子的钢琴练习提出具体的“每日要求”。对于亮亮来说,每天写完作业,练琴成为一种休闲小憩的方式之一。
亮亮的技术和手指力度还稍显吃力,但却总是喜欢自己去创作一些有趣的小旋律,并尝试自己为旋律搭配和弦。亮亮妈妈总是说,亮亮坐在钢琴前就特别享受,一脸满足。每逢朋友或家人生日,亮亮总是要坐在钢琴面前,为喜欢的人演奏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有时还是自己创作的呢!

爱上弹琴后,钢琴给孩子们的生活带去了新乐趣:
- 弹琴成为表达情绪和灵感输出的新方式
- 弹出喜欢的旋律时,内心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 创作时收获天马行空与自由

体验这些美妙体验并不太难,往往在音乐大门刚刚开启时就可以被获得。

二、兴趣和技巧:学琴之路的不二法门

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类学琴经历:

T类学琴经历,看上去显得有体系且严谨。从过程来看,可视为技术导向:先攻破指法技术,技术攻破带来成就感,并不断在自己双手中的旋律里产生对音乐的兴趣。


H类学琴经历,相比而言,更具主动探索性,可视为兴趣导向 :兴趣激发他挖掘钢琴世界的魅力,当兴趣的浓度达到临界值时,便自主尝试克服技术难题。 
学琴的方法各不相同,但过程一定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兴趣技巧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坚持则为技巧训练的不二法门。

三、哪些小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对钢琴的喜爱?

钢琴是开启孩子音乐世界的大门的钥匙之一,在音乐中,孩子可以享受音符表达的快感、提升自身艺术的感知力。音乐世界那么大,怎样合理有效地引导孩子呢?


送孩子学琴前,与孩子充分沟通
不妨约见身边有音乐学习经历的朋友,鼓励孩子自己发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孩子充分了解到到练习的过程会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一位有学琴经历的父母(哪怕只坚持了一小段时间),是时候和孩子来一场由衷的分享会啦。你可以试着聊聊自己当初学琴的目的和初心,并提示孩子避免你认为自己犯下的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让欣赏音乐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一部分。可以利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时间,播放一些好听的音乐。并和孩子一起分享在这段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故事。也许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会让你惊喜连连呢!

陪伴孩子的练琴过程,并给予他们关注。如果时间允许,你至可以和孩子一起上课,交流弹琴的心得体会。

避免弹琴与其他事情产生冲突

小朋友刚开始学琴时,对弹琴本身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定性认知。最初,他们并不会觉得弹琴不好玩。父母需要做的是:避免弹琴与其他事情产生对立关系。


父母应该避免用需要弹琴为借口,阻止孩子去做想做的事情。例如,“你不可以看动画片,因为你今天还没有练琴”;“周末不可以出去玩,因为你周末要上钢琴课”。这样会带给孩子错误的认知:练琴是阻止我玩耍的大障碍!未来难免会对弹琴产生负面情绪。

孩子在音乐上没“天分”,还要坚持下去吗?
对于音乐,很多人很看重“天分”。当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却没有“成效”时,有些老师会用“没有天分”为说辞,不愿持教。这时候,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问问他们:你喜欢钢琴吗?弹琴时你快乐吗?
父母需要摆正心态:这是孩子自己的爱好,我们只提供条件帮助孩子打开大门,而不是插手干预孩子的兴趣。所以如果孩子一脸满足感地回答你:当然喜欢!所谓的有“天分”与否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不是吗?

当孩子坚持不下来时,要让孩子放弃吗?
如果这是孩子第一次向你传达这个信息,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双方都认可的《练习目标达成表》。尽可能将目标拆分得细致且容易达到,并在过程中不断鼓励,而非责骂孩子。
如果是技术上的瓶颈期而引发的退缩心理,可以和孩子的老师沟通降低近期曲目练习的难度,选择孩子喜欢且难度适中的曲目,作为技术瓶颈期的缓冲如果真的难以坚持下去,那就随孩子的喜好吧!你应该做的是继续陪伴孩子挖掘新的兴趣,而不是和孩子僵持到底。

乐器只是音乐小小的一部分,儿时的乐器学习只是帮助孩子打开音乐世界大门的路径之一。

当我们面对孩子学琴过程处心积虑时,不妨问问自己让孩学琴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演奏级的专家?还是希望让孩子喜欢上音乐?或许大部分父母的回答会是后者。


在孩子面前,让我们放下成人世界的利弊观,因为音乐的本质应该是——愉悦和内心情感的充分表达。


本文由汉字王国团队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