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打皮技术详解葫芦成熟季怎能不掌握?

 汐钰文艺范 2016-10-05


从本月开始,葫芦已经陆续成熟下架,无论是范制(套模葫芦)还是本长葫芦,适时的采摘与打皮处理,都是后期葫芦处理的关键环节。以下介绍一把天津范制葫芦(白记纯纸模黑虫棠梨肚)采摘后打皮的过程,希望对有此兴趣的爱好者有所帮助。(此贴主要介绍纯物理方法打皮,即所谓的“手打皮”或“本落”)


选取青瓜的关键,要选皮质长成皮质老足,青皮颜色发白,且模具以外葫芦上翻以上部分鼓包相对较小者,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打皮后落住的成功度。以指甲稍用力掐青皮,透过青皮能感觉到葫芦皮质坚硬,葫芦落干后经正常晾晒,上色快,且油性充沛,易上包浆;反之以指甲掐透过青皮则相对绵软,此类青瓜皮色呈绿色,不可取,尽管打皮后落干没有抽,皮质也不会很理想,且葫芦里子及种子也未必发育完全,不可作为留种瓜用。


图一:成长老足的青瓜葫芦,模子内部分呈白色。


图二及图三:以指甲青瓜模具外部分,刮除的青皮呈片状落下,说明葫芦水分很足,此时不适宜打皮。


图四及图五:打去模子外部分青皮,将青瓜吊置于户外通风处几天(具体天数时情况而定)缓慢走水,切勿暴晒。


图六:几天后,自以打去青皮的部分向下延伸处(葫芦下翻位置以上部分)试着刮去一部分青皮,查看葫芦水分情况。此时刮除的青皮呈刨花状卷曲,且青皮颜色接近白色半透明状,葫芦分量大大减轻;轻弹上把已打过皮的部分,有类似干葫芦的清脆声,说明水分情况已适宜打皮。


图七、八、九:以竹刀沿纵向刮除葫芦青皮,青皮水分已经基本走干,刮除青皮后,葫芦表皮呈淡黄色,说明此把葫芦生长老足。


图十、十一、十二:全部打去葫芦青皮,尽量打得干净,全部打完皮后,用清水刷洗葫芦表皮,清理干净皮下粘膜组织。之后置于通风处,半日后可正常晾晒至干透。刚刚打完皮的葫芦,表皮会有打皮留下的细小纵向印记,经正常晾晒后逐渐消失。经几天正常晾晒干透的葫芦,皮色会逐渐转为淡黄色。(注意:打皮时间应选择光照充足的晴朗上午进行,最好有些微风。这样打皮完成后,通过一天的晾晒,外皮可基本上吹干。)正常情况下,2-3天可里外完全干透。葫芦的分量相比起青瓜来,也会逐渐变轻。无论素皮、本长还是花模葫芦,手打皮为玩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将来我们手中的葫芦(无论作为蓄养鸣虫,还是作为藏品)经多年使用把玩能否容光焕发的重要先决条件,和区别于一切化学方法打皮的重要标志。一把品质到位的青瓜葫芦,如何能够手打皮成功落成,取决于选瓜及打皮时机的掌握;其中后者至关重要,对水分的控制,就显得尤为关键。打皮早了,葫芦易抽易裂,原因咎于走水过快,打皮晚了,容易花皮或阴皮。天气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该打皮的时候,赶上阴雨天,有花皮和落水锈的风险。因此能够落一把各方面都到位,且皮色干净的葫芦是非常不易的,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葫芦精品成器的难度极其独特的收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