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宝斋 · 国庆专题|此处无声胜有声——论齐白石的草虫册页作品(下)

 文山书院 2016-10-05




齐白石的草虫册页是其草虫绘画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了解齐白石绘画发展的一条路径。草虫册页中的艺术造诣体现了齐白石的智慧,从早期的脱胎于八大山人的以秋虫表现冷逸的情怀到逐渐形成富有自然意趣的草虫形象,从册页的配角成为册页的主题,从初期的稚拙准确到后来灵动自然、巧夺天工,草虫册页蕴含着画家长期的积累与艰辛的努力。另外,一些草虫册页中留存着大量的信息,记录了当时齐白石以及北京文化圈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齐白石草虫作品很多,本文单论其册页作品,因为在齐白石其他作品中草虫往往主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的主体还是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花木,而草虫册页却更加集中地呈现了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册页往往是一边翻开一边欣赏,近距离的欣赏方式也更加利于观者观察草虫。

翻看齐白石的册页,总让人惊叹齐氏妙造自然的能力,其背后是画家对于自然的赤子之心,是对于战乱之中草间偷活的感叹,如果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齐白石的草虫册页作品就不会感人至深。




齐白石 花草虫册页六开之一 20.5cm×16.5cm×6 1930 荣宝斋藏

三、齐白石的草虫画技法与谋篇布局

齐白石画草虫一般使用生宣用纸,但是生宣用纸大多是非常容易湮染的。怎样避免湮染?我们发现在齐白石的大多数作品中使用干墨,有时候甚至是枯墨,以枯墨的飞白来表现昆虫身上的明暗变化或者毛茸茸的感觉,十分形象。例如北京画院所藏的一幅草虫蝴蝶中用飞白表现蝴蝶翅膀上的粉的效果,既写意也很传神。在生宣纸上画工笔草虫,比较传统的方式是以矾处理需要画工笔的部分,使这一部分成为熟宣,以避免湮染。齐白石有没有用过这种方法呢?或许是有过的,在笔者接触过的一些作品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印记,如中国美术馆所藏的《工虫册》(二十开)。但是大部分齐白石的作品并没有发现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能矾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已经无法看出,另一方面,齐白石主要还是用的干墨方法,并不需要用矾预先处理纸张。


齐白石 花草虫册页六开之二


齐白石 花草虫册页六开之三


齐白石 花草虫册页六开之四


齐白石 花草虫册页六开之五



齐白石 花草虫册页六开之六


齐白石究竟是先画草虫还是先画大写意的花卉?这两者是怎样结合的?应该说在齐白石作品中大部分是先画草虫,再添花叶。虽然之前有很多专家有此推测,但是作品是最有力的证据。在这张蝉憩于枝干的作品中,我们看见在蝉的周围还有齐白石用枝干的青色补色的痕迹,在另一张中国美术馆所藏的册页上可以看到,在蝉的周围,齐白石用写意画法画出的草叶为蝉让出了空间。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一 23.5cm×34.8cm×10 约1931 荣宝斋藏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二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三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四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五


册页绘画与手卷、卷轴等绘画的方式不同,这要求画家在二十厘米—三十厘米见方的篇幅中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艺术家不能像画长卷一样依靠画面的起承转合来调动观众的情绪,而是要靠绝妙的布局,精湛的笔墨来经营画面。齐白石的草虫册页依靠巧妙的构思让整个作品具有动态。例如,在须磨弥吉郎所藏的册页中,十月的册页上是柿子与一只蚂蚱,然而这只蚂蚱从柿子的后面探出半个身子,仿佛就要爬到前面来。再如,齐白石晚年经常画的蜘蛛题材,在画蜘蛛的时候,齐白石将整个画纸布满蛛丝,这种均匀布满画面的构图在中国画中其实为大忌,但是齐白石通过线条虚实的变化和疏密的安排,让画面化险为奇,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六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七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八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九


齐白石 花草工虫册页十开之十


相比较立轴和手卷作品,册页绘画更加需要的是艺术家的巧思。如前所述,手卷作品是一种可以缓缓打开,让观画者以绵延不绝的形式观赏作品;而立轴作品则是让观者在较远的距离欣赏;然而册页却如同书籍,它的欣赏存在于一页一页的翻看之中。因此,册页不仅要在极为有限的空间之中体现别出心裁的构思,而且要注意整个册页一以贯之的整体性。《广豳风图册》和京都国立艺术博物馆所藏的《花卉图册》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齐白石 活色生香册十二开之一 19.9cm×26.4cm×12 1937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 活色生香册十二开之二


齐白石 活色生香册十二开之三


齐白石 活色生香册十二开之四


齐白石 活色生香册十二开之五


齐白石 活色生香册十二开之六


齐白石 活色生香册十二开之七


册页虽小,然而齐白石却能在其中营造出笔墨精华。对齐白石册页的品读如同看书。一函册页或数页,或十数页,一气贯之,每一页都有点睛之笔,整体看来页与页之间又有所呼应,翻看完毕合函而思,令人回味。在今天的画坛中,册页这种曾经普及的中国画创作方式已经少有人问津。这大既由于册页较小不利于展览,也因为现在的润笔多以平尺计算,因而册页这种中国画独有的创作形式逐渐式微。然而,册页在发展了千年以后,在中国近代时期,齐白石仍然能够将这一形式推陈出新,想必当今有识之士也能够认识到这一古老绘画样式的深厚积淀,并诞生新的册页绘画的经典。


齐白石 菊花蟋蟀 32cm×97cm 1933 朵云轩藏


齐白石 蟋蟀图 34.8cm×67.5cm 1938 荣宝斋藏


文 / 周蓉

(本文作者供职于北京画院

(摘自《荣宝斋》期刊 2016壹 总第134期



   国庆快乐  祝您假期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