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兵炸毁沈阳南满铁路路轨, 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 炮轰沈阳北大营, 是为“九一八事变”。 次日, 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侵华战争开始,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 到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祖国山河沦丧。 慈城,也未能幸免……
县长殉职1937年1月, 抗战开始不久, 慈溪地处抗日战争前线, 有一个人从金华调来慈溪领导这里的百姓抗战, 他就是刚调任的慈溪县县长章驹。
1940年上半年, 慈溪县城沦陷,县政府机关迁至南乡山区, 建立敌后政权, 组织游击队,坚持抗日战争。 在章驹县长的领导下, 曾多次突破封锁线, 与日军展开“捉迷藏式”斗争。 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 章驹冒着生命危险, 出没沦陷区巡视各乡, 部署各乡紧急措施, 带领县抗日游击队与日军进行不懈的斗争。 1940年12月, 慈城形势日益严峻, 章驹带领县政府机关人员撤退,在奉化境内落脚。 后由于汉奸的出卖, 漫山遍野的日军包围了章驹的驻地, 章驹在翻山突围时身遭数抢, 终因流血过多,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6岁。 他, 慈溪县长章驹, 是抗日战争中县长阵亡的第一人。
上了年纪的慈城人或许还有记忆, 在慈城南门外, 老火车站的西北面有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此碑为纪念 “九一八”和“七七”芦沟桥战事中牺牲的中国抗日将士, 于1938年7月7日奠基建立, 碑文末,刻有“由慈溪县县长章驹敬撰, 慈溪县县民钱罕谨书”两行字。 宁波在1941年后被日寇占领, 此碑竟能在日寇统治期间完整地保存下来; 一直到解放后五十年代末, 因慈城火车站货运铁路的扩建才被拆, 现今早已不可寻。
炮火中慈城慈城有千年的文脉, 城池毁了可以重建, 文化灭了才是真正对一个民族精神的蹂躏和摧毁。 孔庙, 慈湖中学等慈城文化地标,成了炮火猛攻的对象, 慈湖中学连遭四次轰炸, 巍峨的校舍顿成废墟,学 校迁址,停课。
难忘的记忆1落后了就要挨打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黄金时期, 可是我的童年却处在抗日战争动荡的年代。 我的故乡在杭甬铁路线上的一个小县城——慈城。 从上学起就收到日本飞机骚扰轰炸, 整天忧心忡忡。 八仙桌上铺了几床被, 警报响了就钻进去, 据说可以避弹片, 房子塌了,八仙桌也可以挡一挡。 学校经常停课, 有时为了逃避炸弹, 搬到农村去上课, 小学六年,断断续续竟一共换了五所学校。 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岁月虽已远去,记忆却是清晰的。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应该强大起来。 《漫漫逃难路》王引年
2异国的旗帜 那年我才八岁, 在邻村马径小学读一年级, 从还未领教过炸弹的厉害。 我站在窗边伸头张望, 刚好日机再次超低空飞过来, 冲给我头上掠过,虽只有一刹那, 我还是十分真切地看清机翼下的红药膏红旗, 这是异国之旗首次闯入我幼小的心灵, 并且以那么蛮横的方式。 这样又过一些日子, 有一天忽然开来一对日本兵, 把我们全家和邻居的老小, 都赶进我家的轩子间, 我贴着门缝往外张, 一挺机关枪的枪口与我只隔着薄薄的门板, 我的心不由得一惊。 ——《慈东庄桥机场追忆》穆福梁 国破山河,城不像城,家没有家。 可是慈城人民没有屈服,没有离散, 他们聚在一起,抗日救亡。 慈湖中学的莘莘学子成立宣传队,主编刊物, 用实际行动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70多年过去, 当年的孩童如今都已变成耄耋老人。 70多年过去, 祖国强大了,不再挨打。 可是, 我们没法忘记抗战的记忆, 我们也永远铭记抗战精神。 为了正义与和平, 历史,不能忘记。 图片资料来源网络 慈城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图片由张介人老师提供 总编辑:牛 Uncle 摄影:徐烽 采编:君君 让我们动动手指一起祝福这些最可爱的人! 参与互动,传播慈城历史文化! 商务合作请在后台留言或加小编微信:NSH15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