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存在就是为了招摇、吸引目光、获得名利

 颐源书屋 2016-10-05
格蕾斯·科丁顿。

格蕾斯·科丁顿。

Ben Gabbe North America

他们排坐在秀台旁边,如同驻足在电线上的鸟儿。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标记:明星级编辑卡琳·洛菲德(Carine Roitfeld)在拨弄着她那披散着的暗黑色长发,眼眶画了一圈黑眼线,脚下穿着充满杀伤力的细高跟鞋;而格蕾斯·科丁顿(Grace Coddington)那火红色的长发则如云雾般笼罩着她的脸;还有摄影师泰利·理查森(Terry Richardson),他的八字胡让他颇有点70年代情色大王的样子。

以八字胡为标记的摄影师泰利·理查森。

以八字胡为标记的摄影师泰利·理查森。

Rahav Segev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而你不需要任何现场提示,就能轻易找到那些专业作秀人士,比如安德烈·莱昂·塔利(André Leon Talley),披着一袭华丽披肩降临到秀台上;又如时尚记者琳恩·耶格(Lynn Yeager),装扮得像一个丘比娃娃,拥有如丘比特之弓一般的唇形,穿着蓬松的裙子,脸颊抹着金币大小的腮红;又如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Vogue》杂志泼辣的女魔头,当秀场灯光渐暗,她便躲到了她那修剪得丝毫不差的刘海和墨镜的后面。

安迪·托雷斯已经成功地利用她的博客成为了电视人。

安迪·托雷斯已经成功地利用她的博客成为了电视人。

Clint Spaulding/PatrickMcMullan.com

时尚界的元老们,每一个都深谙在外表上打造自我品牌之道。他们是市场宠儿制造模式的典范,个人风格就如同杂货店货架上的“脆谷乐”麦片盒一样诡异、鲜明,容易识别。

卡琳·洛菲德。

卡琳·洛菲德。

Ben Gabbe

“任何一个城市的秀场最前排都是一块展示板,”汤姆·朱利安(Tom Julian)这样说道,他是纽约潮流趋势预测公司多尼戈尔集团(Doneger Group)的策略性商业发展总监兼品牌营销顾问。这种将他们安排在显要位置上的做法,曾经是为了展示非同凡响的个人风格——比如把自己装点得一丝不苟的戴安娜·弗里兰(Diana Vreeland),或者极具传奇色彩的嘉莉·多诺万(Carrie Donovan)。这些时尚界的创新人士总能在并不算大的电视屏幕上展现出万千风采。朱利安认为,秀场前排在最近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平台,让造型师和音乐、电影、电视真人秀名人以及各色人等可以豪迈地展示自己无门无派的格调。

在“Man Repeller”上写博客专栏的利安德拉·梅丁,已经在优衣库广告中出镜。

在“Man Repeller”上写博客专栏的利安德拉·梅丁,已经在优衣库广告中出镜。

Robin Marchant

“这些人是在塑造另一个自我,”伦敦时尚百货商场利伯提百货(Liberty of London)的总经理艾德·贝尔斯特尔(Ed Burstell)说。

事实上,这更像是他们的化身,纯粹是为了让公众消费而塑造出来的第二个自我。表面上,他们展示的是一种与生俱来,无所不晓的时尚感觉。贝尔斯特尔说,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是以军事级别的精准来考究他们的外表,尤其是在时装周期间”。

如果他们欣然将这种场合视为持续不断的出镜机会,谁又能怪他们呢?这样一个视频流直播、Instagram、Tumblr及Vine等平台横行的时代,只会让那些散发奇异风情的造型加倍地吸引眼球。它让那些半红不紫的人物有机会提升人气,甚至对于少数幸运儿来说,能够让初出茅庐者平步青云。

于是,无怪乎簇拥在已经成名的奇人异士身边的是一批自我推销的新人:编辑、造型师和博客写手,他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羽毛,似乎期望着一点精明的自我包装能让他们在时装秀前排得到一个坐席。

“时尚是一场身份地位的盛大游戏,在这里,知名度就是一切,”丹尼尔·塞因特(Daniel Saynt)说。他是“社交名流”(Socialyte)机构的创办人,这是一家刚成立一年的代理机构,为潮流先锋人士和品牌之间的合作洽谈。塞因特说,拥有一个具有辨识度的形象能保证你给人一个印象,让人觉得值得与你谈一谈,或者说你值得被谈论,“哪怕可能其实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每一个詹娜·莱恩兹(Jenna Lyons,J. Crew品牌的那个故意显得很极客的执行创意总监)的背后,都栖息着一只现代孔雀:年轻,极度善于利用网络,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这些人都是通过大胆表现在这个行业找到立足之地的,”塞因特说,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模特儿爱丽丝·德拉尔(Alice Dellal),她剃掉一边的头发让她在众多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

广告

此外还有几个博主,比如博客“Style Bubble”(时尚泡泡)的博主苏茜·刘(Susie Lau),她身上对比强烈的色彩和花纹组合以及俏皮的头饰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她来,还有博客界的超级明星利安德拉·梅丁(Leandra Medine),她用皮毛高帽、足球队服、哈伦裤以及木屐制造出的调皮搭配,正是她在自己的博客“Man Repeller”(反男士)上那些刻薄的讽刺文章在视觉上的延伸。

梅丁能在Phillip Lim、Thakoon和Reed Krakoff等品牌的时装秀上安然得到羡煞旁人的前排席位并非偶然,本周她在博客上写道,这个产业“已经为业余的果儿们创造了空间,去开辟她们满布铆钉的星途。”她在一次采访中说,她的自我风格并不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更多是在不拘一格地表达她的个性。

“一开始,我对我的着装是很讲究策略的,”她说,“我以为,要别人注意到我,我就要戴上几万个手镯,拿上我最酷的手包。”

现在她变得更随意,不过她的风格往往与她在网络上的语调相呼应,她将她的语调形容为“有点粗砺,新颖并且不经过编辑”。

“我讲求的就是反差,”她说,“如果我穿一件格子衬衫和破洞牛仔裤,我就会配一双缎纹细高跟鞋。”

一个比较近期进入时装秀前排的人物是安迪·托雷斯(Andy Torres),她从她的博客“Style Scrapbook”(时尚剪贴本)起步,进而成为E! Entertainment频道的时装比赛节目“Elle México Dise?a”的评委,开始了风生水起的电视生涯。据托雷斯女士说,她深受拉丁裔女性追捧的博客,也只是在她开始贴自己的照片之后才真正受到关注。她的着装风格是将彼此冲击的图案组合在一起,充满扎眼的调性。

“我穿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搭调的,”她说,“但是那样做对我来说很奏效。”

著名造型师玛丽·艾莉丝·哈妮(Mary Alice Haney)经常忠告她的客户(包括詹妮弗·加纳[Jennifer Garner]、凯特·波茨沃斯[Kate Bosworth]和杰茜卡·贝尔[Jessica Biel]等人),要配搭出红地毯级别的打扮,不仅仅是套上一件什么衣裳那么简单。“而是在于要知道你想要展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她说。

哈妮说,她自己的装扮具有经过细心考量的性感气息,她对低胸领口和具有挑逗意味的衣服切口有着几近恋物癖式的喜好,不过在时装周期间,她稍微将“火力”调低了一些。

“我的定位是高端的性感,”她说,“我穿伊夫·圣罗兰(YSL)、古驰(Gucci)和汤姆·福特(Tom Ford)。当你一见到玛丽·艾莉丝,你就知道你将看到的是一些高质量、奢华但又性味盎然的东西。”

她知道,视觉上鲜明的装扮有可能会带来潜在的赚钱副业——最近,她就成为了“时尚频道”(Style Network)的电视节目“明星私密衣橱”(Celebrity Closet Confidential)的制作人兼主持人。

纽约一家针对年轻人市场的品牌营销公司“冰封传媒”(Iced Media)的策略总监格雷戈里·里特利(Gregory Littley)说,像洛菲德以及比较近期的梅丁(她通过博客已经与消费者建立了直接的联系)等时尚界前排人物,属于当前最被热烈追捧的那批人物。去年,洛菲德在她极速膨胀的时尚业界功绩上又多加了一份与魅可(MAC)化妆品达成的协议,合作引进一个限量版化妆品系列——一套与她现在肤色相似的茶色色系。几乎也在同一时间,梅丁答应在优衣库(Uniqlo)的一个秋季广告中出镜。

里特利也在密切关注着琪亚拉·法拉格尼(Chiara Ferragni)。她最为人所知的是她的双语博客“the Blonde Salad”(金发沙拉),但更为人们所谈论的是她令人心头一震的打扮:飘逸的金发,涂画出来的猫眼,还有几乎从不例外的豹纹长外套。和她很多博客界的同辈们一样,法拉格尼已经变成了外表出众的自我营销大师。就在上个星期,她描画精致的猫脸妆容,使得头发护理品牌列德肯(Redken)将她指定为全球代言人。

一切看起来很好。不过在这个行业中,华丽的外表也就只能到这个程度了。就像《Vogue》杂志的编辑哈密什·博尔斯(Hamish Bowles)曾经说的,那些成名多年的编辑已经变得不再那么爱出风头了,当中最出名的那些已经褪去了浮华的修饰。有时候,内行人会告诉你,越简单才越有内容。

对于利伯提百货的总经理贝尔斯特尔来说,他要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圆寸头和粉色围巾已经绰绰有余了。

“一个记者曾告诉我说:‘艾德,你真的很懂怎样戴围巾。’对我来说,这就够了,”贝尔斯特尔笑着回忆道,“我已经多年没有离开过围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