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命的20美分

 昵称73575260 2021-01-28

      1875-1878年间,美国造币局曾短暂的发行过面值20美分的硬币。美国造币局头一年生产了上百万枚20美分硬币,但实际使用中并不方便,后两年生产的硬币并没有进入流通,只有部分流入收藏者手里。国会也于1878年废除了这种面额的硬币,并熔毁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品硬币。20美分硬币,成为美国钱币史上几乎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的先例。

      早在1791年时就有人提出制作面值20美分硬币,之后又曾在1806年重提,1806和1807年这项法案虽然两次在联邦参议院通过,但却没能过联邦众议院这关。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内战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混乱,除了太平洋沿岸地区外,美国其他地方的居民都将含有贵重金属的银币囤积起来,并且即便是仍然在贸易中使用的这些硬币也不是按面额来流通,为此政府停止采用黄金和白银付款。1866年,发行材质75%的铜,25 %的镍币。但西部地区尚未普遍接受贱金属制成的5美分硬币,这些地区也因此缺乏小额货币作为找补零钱,如果用25美分买一件10美分的商品后,店家往往无法找齐零钱。社会上对此怨声载道。当时国会又受到银矿及其他利益集团的压力,希望能有更多的白银制成硬币。1865年在法国的倡导下,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在巴黎召开会议,组建拉了拉丁货币同盟(希腊、西班牙、罗马尼亚、委内瑞拉等国后来加入),以金银复本位严格规定金银兑换比例,欧洲各国都想把自己的货币与这种稳定的货币挂钩,以稳定币值。国际上美国政府则希望调整货币体系,满足拉丁货币同盟的要求,并让硬币的重量向公制靠拢。法国法郎重5克,而20美分硬币根据其尺寸和比重计算,硬币重5克,正好与拉丁货币同盟中的法国法郎等值,这点正好满足了国会对硬币重量向公制靠拢的诉求。1874年,內华达州联邦参议员约翰.P.琼斯提议制作20美分硬币。1875至1876年,国会通过法案授权制作面值20美分的硬币。

      正面设计与当时的其它银币几乎一模一样, 由当时已经辞世的前首席雕刻师克里斯汀·戈伯莱切特设计,是根据托马斯·萨利和提香·皮尔的草图完成的“海边的自由女神”。硬币背面是头部朝向右侧的白头海雕,与巴伯1873年设计面世的贸易银元几乎完全相同。面值使用了全称“TWENTY CENTS”(20美分)。 因为它的尺寸太小,币面上其上既没有“In God We Trust”(我们信仰上帝),也没有“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20美分硬币边缘平整圆滑,而不是像25美分硬币那样采用锯齿纹花边。


      费城铸币局于5月19日投产,生产了约4万枚20美分硬币。20美分硬币主要是为了满足西部的流通需要,大部分硬币都是在西部的两家造币厂生产,内华达州(参议员琼斯的故乡)的卡森城造币厂(CC)于6月1日投产,生产了13万3290枚。旧金山造币厂(S)则高估了硬币需求,产量高达115万5000枚。

      20美分硬币的直径为22毫米,与25美分的24.3毫米相比只小了一点点,同时两种硬币的正面几乎一模一样,极易与25美分硬币混淆。许多地方都有人在兑换零钱时出现失误,20美分硬币因此变得极其不得人心。而当时25美分硬币已经在美国的商业流通中(特别是西部)得到普遍认可。法案还在国会待决时,造币局已经意识到没有必要继续生产20美分硬币。1876年4月,国会开始允许用硬币赎回辅币,其中20美分硬币可以用来兑换小面额纸币。1876年时只有费城和卡森城造币厂生产了这种硬币,并且产量也很低。到了1877和1878年,只有费城造币厂生产了这种硬币的精制币。1877年3月,造币局局长林德曼授权卡森城造币厂熔毁1万2359枚20美分硬币,这个数量超过该厂1876年生产的这种硬币总数(1万枚),使得1875年和1876年CC版20美分硬币成为最罕见的美国钱币之一。

20美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