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磐安孔子家庙:记录着孔子后裔的南迁历史

 改个名字会更好 2016-10-05

  磐安县孔氏家庙是考证磐安县孔氏家族的宗亲与血统最根本的元素。从家庙可以证明浙江金华地区很多家族都是山东鲁国的后裔,同时也说明了孔子足迹遍及全国,为全中国的教育奔走于全国而不辞劳苦。另外,在皖南宁国与浙北交界的一处孔井、孔夫河以及孔庙大致可以看得出孔子当年是从山东沿江南徐州往南而下经扬州、江宁府、宣州、宁国府、广德州、建安府至磐安县。这些文物古迹大差不差的证明了磐安县孔氏家庙的历史文物的真实性与价值。

  孔氏家庙坐落于榉溪村境内的大盘山北麓,四周群山环绕、山川秀丽、环境幽奇。全村现共有360户,计1130人,全部姓孔,为江南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据《榉川孔氏家谱》载:“惟婺祖端躬公,官居大理事评事,乃由台抵婺至永之榉川,见其山高水长,泉香土沃,弃华衮之荣而优游自乐,屋于钟山之下而居焉,此南北之所由分而三派之所自始也。”

  

  孔氏家庙由历代朝庭为“孔氏婺州南宗”(也称作“婺州南孔”)即孔子47世孙孔端躬后裔赐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婺州南孔”的来源,根据《磐安县志》和明清《金华府志》、《永康县志》,以及《孔氏家谱》的记载,南宋建炎四年,也就是1130年,金兵占领了山东,兖州陷落,曲阜孔林遭受了兵祸。

  

  榉溪村位于大盘山北麓,古称桂川、榉川,四周群山环绕,山川秀丽,环境幽奇。全村现共有360户,计1130人,全部姓孔,为江南孔子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宋宝祐二年,理宗追端躬功德,按衢州孔氏家庙恩例,在榉川南岸杏坛园前建孔氏家庙,赐“万世师表”金匾一块。

  

  孔氏家庙坐南朝北,榉溪从前面环绕,遥对金钟山,整座建筑以中轴线贯穿,由门楼、戏台、开井、前厅、穿堂及两小天井、后堂组成。

  

  孔氏家庙建造后,在元、明时期由官府负责进行过较大维修,清初家庙毁于兵燹,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但也保留了宋、元、明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榉溪孔氏家庙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除此之外,在榉溪孔家家庙的四周,那由清、民国山区民居错落形成的小街、小弄,同时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整个孔氏家庙周围荡漾着一种古风古貌。

  

  现存孔氏家庙坐南朝北,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建筑,门口匾额上“孔氏家庙”四个字依稀可辩。孔氏家庙最早建于南宋宝祐年间,也就是1253年到1258年之间。当时宋理宗给予“婺州南孔”五级恩典,其中一级恩典就是,在榉溪南岸杏檀园赐造至圣家庙。

  

  孔氏家庙由历代朝庭为“孔氏婺州南宗”(也称作“婺州南孔”)即孔子47世孙孔端躬后裔赐建,地址在磐安县磐峰乡榉溪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第47代裔孙、大理寺评事孔若钧和他的哥哥孔若古、侄子孔端友、儿子孔端躬等,护送高宗皇帝赵构离开山东南渡。到了临安,孔若古、孔端友等前往衢州,后来定居在三衢西安菱湖,历史上称为“孔氏衢州南宗”。

  

  孔氏南迁虽始于公元3世纪和4世纪初,但后人熟知的则是南宋初的第三次南迁。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第48世孙、嗣衍圣公孔端友率支族追随宋徽宗南渡,次年赐家衢州(治今浙江衢县),绍兴六年(1136)诏以衢州学宫为孔氏家庙以供奉孔子。孔氏自此又分南北两宗。到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时候,南北两宗都已各自传袭了六代。

  

  孔氏家庙从南宋宝祐年间赐建以来,元、明时期多次由政府拨款修建,家庙宏伟气派。

  

  

  

  榉溪孔氏家庙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除此之外,在榉溪孔家家庙的四周,那由清、民国山区民居错落形成的小街、小弄,同时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整个孔氏家庙周围荡漾着一种古风古貌。

  

  整个孔氏家庙与榉溪村落及周围的山川环境融为一体,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江南孔子家庙之建,约始于东晋孝武帝时。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九记载:太元十一年,在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奉宣尼祀的同时,还在故丹阳郡城即东晋京城(今南京)立孔子(宣尼)庙,地点就在“城前隔路东南”,许嵩还根据前代《舆地志》的记载说,萧齐朝将这座孔庙迁移到秦淮河北,“以其旧处立孔子寺亦呼其巷为孔子巷,在今县东南五里二百步,长乐桥东一里。”这大概就是今天南京夫子庙的前身。

  

  孔氏家庙坐南朝北,榉溪从前面环绕,遥对金钟山,整座建筑以中轴线贯穿,由门楼、戏台、开井、前厅、穿堂及两小天井、后堂组成。

  

  作为孔庙祭祀典礼的时候使用的乐器,这就是最早发源于远古时期的乐器了,看起来历史的气息很浓厚哦。

  

红粉女郎网:http://www./category-40-b0.html)

  孔氏家庙外面就是一座砖石而垒砌成的村落。

  编辑:凡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