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把“孤平”来“作茧”

 江山携手 2016-10-06

在未谈正题之前,先明确以下几点。

一、“诗联本一家”这句话不应算错。其实,文学作品常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但诗(系指律诗和绝句,下同)和联毕竟有很大区别。诗只是五、七言,字句都是固定的,而联的字数和句数无规定。诗讲韵,联讲不讲韵均可。从实用的角度上讲,联还更甚于诗。

二、王力先生的名著《诗词格律》是讲诗(词)律,不是讲联律。这就是说,诗律是诗律,联律是联律。联律应该有其独立性。

三、“孤平”是作诗的大忌。但《联律通则》并未把“孤平”列为禁忌条款。就联律而言,在节奏点上,本句不能失替,上下联不能失对。

四、在讲联律时,务必围绕《联律通则》,否则就本末倒置。

知道这四点之后,对理解本文是有帮助的。

最近一段时间,中联报连续刊登了《刍议孤平》(总第1225期)、《不应对孤平作严限的理解》(总第1227期)、《孤平之管见》(总第1243期)三篇文章。笔者想说,联报刊登这类文章,本无可厚非,但务必明确的是,是谈诗律,还是谈联律?其实,“孤平”还有孪生兄弟——“拗救”。这里不妨把“拗救”列为孪生,一块谈谈。

在《联律通则》十四条中,未见“拗救”二字。而只是《联律通则导读》一书中第80页,在讲“音法”时,有下面一句话:

拗救对:如律诗拗句的自救和互救,在五、七言对联中同样实用。

别小看这句话,这就是作拗救对联的权威依据。

也不知哪位先哲首先把“拗救”移植到对联上来?对耶?错耶?谁来评说?我们回到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上去。该书中在讲学习拗救的目的时,有这么一句话:“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同时,还有另外一句更为重要的话:“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该书是讲诗(词)律的,这两句话是针对学诗(词)者讲的。而我们学联的人谈“孤平拗救”,甚至把它作为对联违律的依据,这就有商榷之处了。

学诗者,用“拗救”,已经违背了王力先生的初衷——“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而学联者岂不是货真价实的“作茧自缚”吗?

从时间上讲,“孤平拗救”在前,《联律通则》在后,这是不争的事实。联人用“拗救”,带来了与“不失替,不失对”的矛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每位联人,在作联时,记住“不失替,不失对”,别管“孤平”。你若要管“孤平”,除五、七言联外(在诗中,“孤平”仅对五、七言联),谁能写出合律的三言联?《联律通则》承认传统对格,而这四个字,是很难把握和驾驭的,因它包罗万象。《联律通则导读》也承认了“拗救”,我们每位联人务必维护。但“拗救”在对联学里,比重不大。笔者建议,拗救联以不写为好,这才是真正的遵守《联律通则》。

笔者不懂诗词,对联稍懂一点,冒昧谈这些,也是班门弄斧。敬请联界同仁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