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蓄存款,竟然这么考

 觅991 2016-10-06

   储蓄存款在生活中太常见了,然而熟知非真知,就像陕师大一位研究食品科学的博士其论文是有关卤鸡肉的,你可能会问卤鸡肉有什么好研究的,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咱不懂。那储蓄存款在考试中有哪些命题角度呢?  

   

命题角度一: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高?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额所占的百分比。有人提出了中国人是被动储蓄,不是不愿意花钱,是被迫存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国家政策有保持高储蓄率的倾向。处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国需要钱,从哪里来,把老百姓的“小钱”集中起来变成“大钱”。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钱花完了,人还活着,而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老百姓不得不思考。而还有大量城乡居民被排除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即使有也是低水平的。三是缺乏有效供给。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物质文化需要与低端的物质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也是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原因之一。需要的东西造的少,不把钱存着去日本购买那多不爱国。四是投资渠道狭窄。进股市宝马变成自行车;买债券变现能力差;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挑来挑去,存着是最不坏的选择。五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东方人有勤俭持家、克己复礼的文化传统,从数据上看东亚国家的储蓄率要普遍高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命题角度二:利息的计算问题。计算题是文科生的老大难,在利息计算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个别注意点看起来貌似“小儿科”。①求本息还是只求利息。②按单利计算还是复利计算。③给年利率算存多少天利息。注意:年利率÷360,不是 365④理解半年期年化利率。⑤定期储蓄如果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⑥名义利率 VS 实际利率。  

   

命题角度三:利率变动的影响。①存款利率:利率上调,银行钱多,消费钱少;利率下调,银行钱少,消费钱多,投资转向。②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上调增加贷款成本,减少借贷和流通中的货币量,应对经济过热;贷款利率下调增加借贷和流通中货币量,应对经济紧缩。③影响资本市场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命题角度四:与其他投资理财方式比较。从收益、流通性、安全性三个角度进行比较。重点提出它与国债比较这一特例。投资的一般规律是:风险越高,收益越高。但储蓄存款风险比国债高,收益比国债低,理由是商业银行与政府相比,风险大一些。2012 年广东卷涉及这一问题,不过该题没有考虑到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存有瑕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