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一个胆小鬼,西域的历史在东汉差一点改写

 奇人异士 2016-10-06
因为一个胆小鬼,西域的历史在东汉差一点改写

  读史坊2016-10-04

  公元83年的洛阳皇宫。一份来自西域的奏章摆在案几上。汉章帝不止一次地看。他看一眼放下,再看一眼再放下。很显然,他在犹豫。

  奏章是一个叫李邑的人写的,通篇极力陈述西域的荒凉野蛮,说在如此遥远又荒凉的地方用兵得不偿失。这又是一个西域的放弃派。自他登基以来,已经不止一次收到和李邑同样论调的奏章。所不同的是,李邑是从几千公里之外的西域呈上的奏章,而且,他不仅建议放弃西域,还说西域现任长官班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这不简直一个土皇帝吗?


  李邑在西域,对那里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他的奏章相对而言比较有现实性。这也是汉章帝犹豫的原因。

  应该说,汉章帝对班超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做太子时,他就知道班超在西域杀匈奴使者、于窴巫师的事,也知道他带兵平定西域各国,为西域小国重新归属汉朝立下了很大功劳。后来,汉明帝驾崩,国丧期间,焉耆国趁机攻打西域都护,班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一个人带兵苦守了一年多。再后来,章帝继位,朝中大臣建议班超从西域撤回来。可是,当班超撤离时,疏勒国不但“举国忧恐”,都尉黎弇还为此自杀,死前不无忧郁地说“汉使弃我”。撤到于窴时,于窴王侯以下都嚎啕大哭,很多人抱着班超的马腿不让他走。这样,班超奏明情况,重新返回西域。不久,汉章帝就接到捷报。那些坚持让班超回来的人都不说话了。


  汉章帝想到三年前班超上疏请兵的奏章。在那份奏章中,班超详细分析了西域各国的归汉愿望,提出“以夷狄攻夷狄”的策略,提出军队可以在当地土地肥沃的地方种田,从而达到粮食自足,不用朝廷再浪费人力物力调拨大量军费物资。汉章帝对此十分欣赏。三年来,他在西域问题上毫不犹豫地支持班超。那些打班超小报告的,他一概驳回。三年来,班超也没有让他失望,从西域传来的捷报源源不断。

  想到这里,汉章帝决心已定。他快步走到案几前,拿起笔在李邑的奏章上批复:“纵超拥爱妻,抱爱子,思归之士千余人,何能尽与超同心乎!”


  几千公里之外的西域。班超也在自己的营帐里踱来踱去。他知道了李邑上奏章的事。这个胆小鬼在护送乌孙使者时路过于窴,正好遇上龟兹攻打疏勒,那战争的阵势吓得他差点尿裤子。

  想到这里,班超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但马上被凝重代替。李邑的胆怯和奏章在他脑海中交互出现。“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班超反复咀嚼这句话。他拥过爱妻,抱过爱子,可是,这有错吗?这两个人给了他家的温暖,这对一个远离故土的人是多么重要,也许外人根本无法体会。但他并没有懈怠军务政务,更没有土皇帝般止于安享。几年来,他不但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更了解了西域人的性格特点,并根据实际,采用“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的治理原则,让西域各国体会到大汉的宽容情怀,从而坚定归汉的信念。

  可是,李邑竟然……


  人言可畏啊!班超叹了一口气走进内室。妻子(据说是个疏勒女人)正在领着儿子玩。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可是……

  他把奏章的事告诉了她。她无言,等着他的决定。

  班超鼓足了勇气,终于拿起笔,写下休书。一扭头,狠心丢给疏勒夫人,自己出去了。

  疏勒夫人拿着休书,抱起孩子哭了一通,然后开始收拾东西。她早就猜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但她不怨他,她知道他的苦。只是,孩子怎么办?

  孩子看到母亲收拾东西,奇怪地问:“母亲,你要去哪里?是带孩儿去玩吗?”

  听着孩子稚嫩的声音,疏勒夫人停下来,抱起孩子流泪不止。好一会儿,她平静下来,放下孩子,又整了整他的小衣服,郑重其事地说:“母亲有事要出去几天。你要听父亲的话,不许淘气,好好吃饭,长大了要像父亲那样做个大将军,好吗?”

  “嗯。”孩子小大人似的点点头。随后又问:“我听话母亲就会早点回来吗?”

  疏勒夫人忍着眼泪点点头。她知道,这次一定会辜负孩子的信任,可她没有办法啊。


  不久,朝廷的诏书到了。结果让班超很是欣慰。诏书不但严厉批评了李邑,还把他交给班超处置。

  班超宽恕了李邑,让他返回京城。对此,很多人愤愤不平,都觉得班超应该教训一下这个无事生非的胆小鬼。班超大度地摆摆手,算了,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

  一次穿越几千公里的诋毁之词就这样尘埃落定。如果汉章帝稍微一糊涂,西域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