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晓伟油画作品欣赏

 书画雅苑 2016-10-06

李晓伟,1974年出生于河南柘城,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

参展与获奖

2005年《黑白记忆》获“河南省青年油画家提名展”优秀奖(河南省油画学会)

2011年《塔》应邀参加“艺术之巅——北京国韵文华书画院年展”

2012年《斜阳暮》获“河南省青年美术家精品展”优秀奖(河南油画学会)

2013年《圣地》获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4年《入山》获“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油画学会)

2014年《此心安处是吾乡》应邀参加“沃土中原——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4年《沃原》参加“中国首届水粉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5年《斜阳归处》等五幅作品应邀参加“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邀请展”(中国油画学会)

2015年《静默成诗之一》参加“江南如画——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中国油画学会)

2015年《静默成诗》系列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家北海道联展”

2015年《老城晨梦》获“美丽新丝路 翰墨定西行——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5年《一座有佛的山》等五幅作品应邀参加“绘画的品格——中国写实油画作品邀请展”(中国油画学会)

2015年《静默成诗之六》获“2015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5年《斜阳归处之二》参加“2015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6年《静默成诗之九》获“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佳作奖(中国油画学会)

2016年《此心安处是吾乡之二》参加“河南省第六届青年美展”(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主要收藏

2011年《塔》被北京国韵文华书画院收藏

2013年《圣地》被敦煌美术馆收藏

2014年《入山》被“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组委会收藏

2014年《沃原》被石家庄美术馆收藏

2015年《老城晨梦》被定西美术馆收藏

2015年《静默成诗之六》被吴冠中艺术馆收藏

2015年《静默成诗之古柏》被中国油画学会收藏

2015年《斜阳归处之二》被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收藏

 

【静默成诗之六】布面油画 150cm×120cm 2015年

【老城晨梦】布面油画 120cm×150cm 2015年

 

【入山之六 】布面油画 50cm×90cm 2015年

【静默成诗之一】布面油画 50cm×120cm 2015年

                                                   静默成诗

                                              ——李晓伟专访

采访时间:2015年12月

《美术档案》:谈谈您的艺术经历与目前的状态吧。

       李晓伟:七零后的这代人,如果从事了艺术,多是出于纯粹的“喜欢”而极少有功利的因素。画画于我就是从这自幼的“喜欢”开始的,且渐至痴迷,一路走到现在。我上了大学后才开始接触油画,但基本上是一种自学的状态,因为我当时的专业是设计,只能在课余溜到油画班去看看别人的画,大多时间是搬着大师的画册瞎琢磨,能接触到什么就看什么。开始对古典写实的油画比较有共鸣,后来又迷了好几年印象派,对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的作品也很喜欢。毕业后越来越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感兴趣,看得最多的是中国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和一些石窟造像壁画,学的东西很杂,这也造成了我现在对各种艺术风格、流派有比较包容的接受力,我认为不管是东方的,西方的,具象还是抽象都是外在的东西,艺术就是艺术,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品质格调的高低。

       这种瞎打误撞自学的状态,也让我走了不少弯路,虽不乏激情,但困惑与迷茫总是如影随行。我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淋漓快意固然好,但回头看看自己在荆棘中跋涉而留下的艰涩脚印,再往前走心里会更加安然坚定。

       现在我的作品的语言风格逐渐明朗了一些,觉得画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最近这几年我的画开始不断参加全国的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其中对于我有重要意义的是2014年获得了中国油画学会举办的“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能在这次高手云集的展览中脱颖而出,这无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但我更清楚这只是幸运之神对我的眷顾,我有时会想,在那个偌大的评选大厅里,佳作云集,几位美术界的先生们在这些作品前往返细观,最后能在我的那幅画前驻足停留,心生欢喜,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玄妙而幸运的事啊。我唯有更努力,才能不负画者之名。

     《美术档案》:您从前几年开始画过不少塔,塔最初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您希望通过塔表达怎样的情感?

      李晓伟:我喜欢画塔,在我的眼里,塔已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一种风格独特的建筑,更是人类历史中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文化符号。它静默耸立,诗情涌动,充满禅意。作画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意象——塔指向苍穹,苍穹中星云幻化,它的身影就在这幻化中渐渐消隐;它俯视大地,世事更替变迁,烟火明灭,塔也终于渐渐老去——残缺、剥离、耸立或倒掉,一砖一石,布满时间沉淀的痕迹。

       塔这种特有的气质,无疑映合了我所追求的虚浑大气的审美理想 ,我用一种仰望的态度来表达我所感应到的某种精神的信息,我希望我的画面能具有一种沉郁厚重的美感。简洁的构图有利于表现塔立于天地之间的气象,强化了一种现实存在的坚实感,但我又不愿拘泥于某一座塔的具象特征,试图摒弃对细节的描绘,“返虚入浑”,笔触之间碰撞出的斑驳陆离的色彩和偶然的肌理效果,产生了一种与现实的游离感。在这现实与非现实交互的氛围中,我的“塔”一座一座,如昨夜的遗梦矗立于眼前,抒写着孤寂悲凉,辉煌温暖的诗情。

《美术档案》:在您的作品中,佛,古柏,老城和塔都极具岁月的沉淀,让人陷入无限的遐想,感觉您对历史文化宗教有颇多的兴趣与思考,不知您对此有哪些感受?

李晓伟:一片老城,古木参天,晨钟暮鼓,我用理想化的画面来表达我对渐渐逝去的家园的眷恋和追寻;一尊佛,千年微笑,我心存敬畏,仿佛看见了一片澄明的境界,明心见性,心生欢喜。

中原大地,风物厚重,有很多文化名胜。我的老家商丘就有一座保留相对完整的古城,还有洛阳的龙门石窟,巩义的石窟寺,宋陵等,都是我特别喜欢去的地方。

2014年,我跟几个兴趣相投的朋友开着车跑了几千公里,特意去寻访各地的名胜古迹,这些老城、古刹、石窟、佛塔,总能引起我深深的感怀和强烈的共鸣。之所以钟情于这些题材,或许是因为它们更能体现一种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旷世悠远的历史感,正如您所说的,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极具岁月的沉淀。年少时喜欢华美漂亮的东西,很难深刻感受到这种沧桑、斑驳所蕴含的内在美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迷恋带有历史气息的事物,喜欢古建筑,喜欢看石窟造像,也喜欢民间的木板年画,还有庙会上的泥玩具。这些大气朴拙、鲜活生动的艺术气息会注入我的作品里,也会使我远离浮躁,更加沉静地画我的画。

《美术档案》:您出生和生活的地方对您有哪些影响?

李晓伟:一个人出生和生长的地方,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一定会让你时时有很真切的感受,但一定会悄悄地生长在你的情感里。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是没有风景的,一望无际的平原,破旧的建筑、街巷,听不懂的老戏……年少时很难对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我常会幻想远方的风景,想象着比地平线更远的地方的样子。我一直喜欢山,这应该和儿时的这种向往有关吧。

渐渐浓郁的乡情,却是来自多年之后对家乡的“回望”,常常身在别处,再反观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对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的情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越来越想念起这“没有风景”的家乡来。有机会就想回去看看,我一次次独自在老家的乡野间漫走,在老城的城墙下和街市间流连徘徊,竟觉得自己像个游客,频频举起相机,莫名感动。

家乡对我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双重的,我爱画山,那是我躺在家乡的怀抱里做的一个关于“远方”的梦;我也爱画老家的古城和沃原,是因为深藏在我的记忆中的渐渐苏醒的温情。

《美术档案》:《入山》和《斜阳归处》等作品您深情地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场景,您独特的表现手法,使这样的画面既熟悉、淳朴,又像是不太真实的梦中画卷。这样诗意的场景是您理想的所在吗?

李晓伟:画之“境”,是画者内在精神和理想的体现。我一直对山有一种很深的情结。我的老家在豫东平原,离最近的太行山也有四、五百公里,那时候很难有机会走出去,所以直到十几岁都没有见过真实的山,对我来说,山是神秘的,让我十分向往。后来画山,经常会到山里住上一段时间,有了更多亲近山的机会。我总喜欢逃开人群,一个人走到山的深处或爬到山顶向远处眺望,峰峦层叠,山外有山,我身处山中,却又恍若走进了儿时的梦境。

我以前画山,多是对景写生,“看山是山”,虽然也能偶得灵动,但总觉得不能真正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许因为我的心灵深处藏着一幅诗意弥漫的画卷,我需要从这现实的风景中提炼出更纯粹的画意来。我逐渐减弱了对细节和质感的描绘,着重营造山的一种“虚浑”的大气象,反反复复在画面上寻找能与我心灵深处的“幻象”相迭印的效果,用萦绕在脑海中的意象来引导画面的走向,我画画的过程变得越来越艰涩缓慢,但也画得更加主动。画中山林丘壑,沉浑葱郁,静静的,很温暖,如梦境一般。“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渐渐走进了我的画里,这是我向往的精神家园。

《美术档案》:对当下的艺术状态您有哪些切身的感受呢?

李晓伟:对于“架上绘画”来讲,从西方到东方,从写实到抽象、表现,大师辈出,诸多风格流派占据着绘画的各个空间,或许我们都是不觉“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可以说是身处在大师的阴影里。我时常困惑,我该画什么?又该怎么画?

“风格”是绘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当下似乎又是一个最不缺少“风格”的时代。我们常讲“创新”,却又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传统的深处。风格和创新都应是随心而生,不是迫不及待强贴上去的标签。真诚的“看见”,用心去表现,它就会慢慢从心底流淌出来。画首先应是画给自己的,我体悟生命,并试图畅快的表现它,社会丛林的种种束缚甚至可能把身体“体制化”,而精神却需要逃离需要自由,绘画,就是精神的自由逃逸,只有这样才能让自我回归到本真。近几年我的画中出现的“含蓄”、“温厚”、“超然”正是我想要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表达。也许以后我的作品还会有变化,艺术就是这样,大家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美术档案》:您认为今天阻碍或者妨碍您艺术创作的最大的“敌人”是谁?

李晓伟:我想应该是“浮躁”吧,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琐碎的问题都会烦扰我的心绪,而艺术创作又是一件很艰苦,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事情,我所做的只能是“删繁就简”,简单生活,简单处世,好让自己更加沉静一些。

《美术档案》:您欣赏的画家有哪些?您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李晓伟:我喜欢的画家比较多,不少跟我的绘画风格相去甚远的大师,有时反而会更让我产生更大的兴趣。塞尚、莫兰迪、埃弗里、雷东、斯塔埃尔、基弗、洛佩斯等大师的作品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中国古代的范宽、荆浩、米芾、米友仁、八大山人……高山仰止,还有那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却创造出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壁画的民间工匠和画师,也让我心存敬意。这些大师的作品给我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但我绝不能因袭他们的某一种风格,我想画出“自己”来,这是我的作品存在的意义。

《美术档案》:您对未来有怎样的设想或者规划?

李晓伟:我现在的画虽然表面看上去比较松动,但却画得很慢很吃力,往往会反复很多遍才能画出我需要的效果,所以出作品也很慢,有很多新的构思还没来得及画出来。对于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题材,如太行山、古城、石窟古寺、平原等,在我今后的创作中还会延续深化。脑子里积累了很多想法,不着急,慢慢画吧。

【入山之一】布面油画 60cm×150cm 2014年

【沃原】布面油画 40cm×90cm 2014年

【斜阳归处】布面油画 50cm×120cm 2015年

【一座有佛的山之一】布面油画 100×160cm 2015年

【此心安处是吾乡之三】布面油画 180×100cm 2015年

【坐看云起之一】布面油画 90cm×50cm 2015年

【煌之二】布面油画 60cm×50cm 2012年
【煌之四】布面油画 60cm×50cm 2012年

【乡关一望】布面油画 120cm×150cm 2016年

【入山之八】布面油画 50cm×90cm 2015年

【路过风景】布面油画 50cm×90cm 2016年

【静默成诗之文塔】布面油画 60cm×50cm 2016年

【古柏之一】布面油画 80cm×65cm 2015年

【静默成诗之九】布面油画 60cm×50cm 2015年

 

更多精彩作品请关注《美术档案》

伟子,现为《美术档案》主编,油画经纪人,美国21世纪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曾出版《一生要看的50部电影》、《佛陀心语》、《禅静思语》、《女人口才书》、《女人养育书》、《性格决定命运全集》、《心态改变一生全集》、《习惯决定成败全集》等图书,2011年出版个人诗集《如诗的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