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应对白蚁?老法师三招教你如何应对白蚁

 智能人做超人 2016-10-06

如何应对白蚁?老法师三招教你如何应对白蚁

发布时间:2016-06-19 22:00来源:本地宝综合
分享到:

  上海白蚁出飞期或将来临

  目前,上海地区的有害蚁种主要有家白蚁(台湾乳白蚁)和散白蚁二种。每年3月至7月,是上海地区主要危害白蚁的繁殖期,而5月底至6月底可能也是白蚁出飞的高峰期。

  房屋内为何会产生白蚁危害?白蚁防治委秘书长朱琴芬解释道,白蚁危害产生可能是房屋地基土壤内原来存在白蚁,或房屋附近有白蚁巢穴,或灯光诱集分飞的长翅繁殖蚁前来定居营巢,或房屋内使用的木质材料本身已被白蚁危害。

  白蚁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可以经过分飞、人为携带等方式进入建筑物内,还可以通过伸缩缝、墙缝、各种管网通道爬入建筑物内,甚至还穿墙打洞,强行攻入建筑物内部。

  “如果居民发现周边有白蚁危害,不用恐慌。”朱琴芬提醒道,居民应及时联系白蚁防治企业,让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处理;要妥善保护好蚁害现场,不要随意搬动、破坏蚁路、蚁巢,更不要使用“雷达”等杀虫剂去喷洒或用火烧,盲目地自行消杀只会惊扰白蚁,使之四处逃匿,可能会扩大其危害范围。

  三招教会你自检白蚁危害

  市民居住、工作场所是否存在白蚁危害?可以通过三招进行简单自检。

  首先,检查看房屋是否有蚁路、分飞孔等白蚁活动的外露迹象。白蚁怕光,通常它只在木质构件的内部运行,并形成蚁道,而构件的表面几乎看不到其活动的迹象,等到木构件表面出现异状,实际内部已经蛀空。但白蚁的活动往往也会露出蛛丝马迹,例如它偶尔会在墙面等处留下活动的蚁路,分飞时在分飞部位留下分飞孔。

  第二,看是否有白蚁分飞。每年3至7月份是上海地区主要危害白蚁的繁殖期,其间,大量白蚁集中由窝中飞出,落地后交尾,随后潜入泥土中或各类不易发现的阴暗处,筑巢繁殖。

  此外,居民要定期检查长期堆放不动的物品,看是否有白蚁危害。

  通过这三步,市民可以确定自己居住、工作的场所是否有白蚁。

  白蚁为何难根治:防治药物逊色等原因致使灭蚁难

  虹口房屋急修中心是虹口区一家专业防治白蚁的机构,该机构徐经理表示,其中有三大原因导致灭蚁难以推进。

  首先,居民配合度不高。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进行过装修,出现白蚁后,很多居民虽然迫切想要灭除,但也不同意防治机构对家中装修进行破坏性的检测或处理,最好只是点对点的清除。而很多居民即便看到邻居出现了白蚁,即便知道白蚁的传播迅速,但只要目前自己家中没有看到,也不会愿意配合防治机构的介入。

  其次,药物效果有待提高。我国白蚁防治以前常用的药剂多为有机氯类杀虫剂,但该类药剂毒性强、残效强,从2004年以后就陆续不再使用。目前来看,针对散白蚁用的专业药水效果明显,但针对家白蚁的专业药粉效果要稍微逊色些,有的时候需要反复多次添加药粉。

  徐经理所说的这一点也得到了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副研究员殷海生的肯定。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对于白蚁的防治成效相当显著。“当时全社会都特别注重防治白蚁,那个时候白蚁数量急剧下降。由于尚未开发出新药,有效治理仍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要寻找新的替代药很难,其产业化也需一个过程。”殷海生表示,新药必须具备能用、低毒、高效这三个特点。

  除此之外,无论从环保角度出发,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很多传统的防治方法现在不再适用,也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灭蚁师的工作。白蚁防治任重而道远,无论在科研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依旧是一项重大课题。

  土法应对:灯下放水盆

  若是家中有白蚁进入该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副研究员殷海生表示,一定要谨慎处理。如果发现家附近出现白蚁,尽可能关好门窗,不要让白蚁飞入;如果发现家里有白蚁飞出,则“有蚁必有巢”,一定要请专业人士上门处理;如果夜里报修后灭蚁人员一时无法上门,则关好门窗,打开室内电灯,吸引白蚁聚集在电灯周围,并在灯下放置一只盛水脸盆,白蚁掉进水里就会自取灭亡。

  机构应对:致电防治热线

  一旦发现白蚁,市民可通过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网(www.shfg.gov.cn)、上海市住宅物业网(www.962121.net)、“962121上海市物业服务热线”新浪微博及“房可圆”新浪微博查找本市白蚁防治企业名录,拨打电话联系。

  如联系困难,可拨打962121物业服务热线,市房管局将提供24小时的咨询服务,并受理白蚁灭治的求助,就近安排白蚁防治人员与市民联系。

推荐阅读

》》白蚁防治专题

手机访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