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中国楹联报》3版《浅谈〈西游记〉中楹联的作用》中说:“诚然,书中的楹联有的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有的还很稚嫩,甚至不合辙押韵,但存在于那个时代,那个背景,楹联产生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难能可贵了。” 《辞海》“楹联”条目中说:“字数多寡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联律通则》中也没提到对联要“合辙押韵”。 文中提及《西游记》中的楹联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有的还很稚嫩,固然不错;但批评其“不合辙押韵”,并用“甚至”加以强调,就大错特错了。 合辙押韵的楹联也不是没有,但只是特例。如《北江第一长联》: 也许《浅谈》作者笔下的“合辙押韵”,并非这样的“合辙押韵”,指的仅仅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已。但是意到笔不到,读者费思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