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顶级斋戒牌欣赏

 古蜀文化 2016-10-06


========================================

推荐阅读:

----------------------------------------

三寸斋戒牌,帝王乾坤事!

----------------------------------------

这些“老珠子”让你看完睡不着

----------------------------------------

明清玉器精品欣赏

========================================

本文转自微信公共账号【晒宝号】

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斋戒牌是清代皇帝及文武官员祭祀时挂于身上的警示牌。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皇帝认为内外大小官员虽设斋戒牌于官署,但恐言动起居之际稍有懈慢,故酌定斋戒牌的样式,缩小尺寸,谕令各官员将斋戒牌佩于心胸之间,并得彼此观瞻,以期简束身心,竭诚致敬,不稍放逸。

古人在祭祀之前,通常需沐浴斋戒,以示对鬼神的尊敬。斋戒牌是古人祭祀前斋戒时所佩牌子。斋戒牌的历史可以推到明洪武五年,但大规模成为祭祀时所佩警示牌,则是在清代。


雍正九年,紫禁城内兴建斋宫,将祭祀田地前的斋戒仪式改在宫中进行,凡祭祀天地及祈谷常云大祀前,皇帝致斋於此,遇皇帝宿斋宫,恭设斋戒牌,置铜人於斋宫丹陛左侧。斋戒日,皇帝与陪祀大臣佩带斋戒牌,各宫悬斋戒木牌於帘额,是为斋戒大礼。

皇室成员佩带斋戒牌均出於清宫造办处,其材料也分多种。因使用者身份的不同,斋戒牌分金、银、铜、粉彩瓷、白玉、黄玉、青玉、翡翠、象牙、水晶、青金石、绿松石等多种材质。于形式上,斋戒牌也极为多样,有蝠桃式、海棠形、葫芦式、椭圆形、长方形、香袋形等。

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皇帝认为内外大小官员虽设斋戒牌于官署,但恐言动起居之际稍有懈慢,故酌定斋戒牌的样式,缩小尺寸,谕令各官员将斋戒牌佩于心胸之间,并得彼此观瞻,以期简束身心,竭诚致敬,不稍放逸。

斋戒牌大小一般约在4至9厘米之间,其形态小巧,风格独特,不仅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也是古人笃信神灵、虔诚信仰的见证。因材质珍贵、造型别致、做工精良,斋戒牌如今已成为颇为热门的艺术收藏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