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传统器形, 并不是理所应当就是今天这个样子的。 最初的最初, 面对一个瓶子, 线条要怎么弯曲? 高矮胖瘦要怎么设定? 哪怕微小的变化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气息, 无不需要花费大量心思。 所以,这些瓶瓶罐罐, 都凝结了古人的经验与智慧, 也于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梅瓶 “独孤求败”君在此 天下第一器形。历史上也叫“经瓶”,来源于宋代皇家的讲筵(就是讲经)制度,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喝酒,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 玉壶春瓶 哥们儿,拿酒来! 关于名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从宋人诗句“玉壶先春”中来,一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 前者全诗内容和作者都已无从考察,于是人们更加愿意附会后者的意思。 唐代的司空图所写《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的句子。“春”指酒,“玉壶”指玉制的壶或如玉般的青瓷壶。 ps:记得在大学时,每周有一节课学习拉坯,当时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我们能拉到多好,只是为了辅助鉴定,最后的期末考试,老师就叫我们拉一个“简单”的玉壶春,我只考了70多分,是所有课程里分数最低的,当时觉得真是太特么难了.... 赏瓶 “郑知道了。” 清雍正时期出现的一种造型,是玉壶春的衍生造型,用作赏赐之用,故而得名。 赏瓶一般采用这样固定模式的纹饰,颈部画的是青花大蕉叶,腹部为青花缠枝莲纹。“青”代表“清”,“莲”代表“廉”,包含着清中晚期社会的意愿,希望时政“清廉”。 柳叶瓶 傲娇仕女... 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天球瓶 星际迷航来的家伙! 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造型,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 永乐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 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 鹤颈瓶 终究我搞不清楚它是干什么用的,内行求告知! 圆口上有宝珠顶钟形盖,内有一较长管状物,相当子口,与长颈紧密配合,颈部有一小系。 通常细颈长度为腹部高度的两倍,因不易烧成,十分珍贵。 象腿瓶 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天下一统。 清代创烧,也称一统瓶。 身如直筒状,因“筒”与“统”谐音,有“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 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 宝月瓶 注意,跟月光宝盒没关系... 宝月瓶是扁的,俯视并不是正圆形,因瓶腹似圆月得名。 明代:永乐、宣德常见器物之一。 清代: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乾隆时又有烧制,多为青花。 贯耳瓶 有各种样子,同样耳朵的就是啦~ 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清代亦有仿制。 蒜头瓶 讨厌大蒜,但是喜欢你。 始烧于宋,流行于明清。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 明嘉靖: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 明成化: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 明正德:瓶腹上设出戟。 明万历: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主。 清代: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百鹿尊 无数的...在瓶子上奔腾而过。 始见于清康熙,盛行至乾隆。 是清乾隆早期为宫廷制作的最为华美的装饰瓷器之一。 当时粉彩器多以青绿山林为景,绘十鹿或百鹿奔跑、穿行于山林之中,整个一幅理想化的帝王狩猎场景,故称。 “百鹿”与“百禄”同音,被看作是宫廷特殊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威武得不要不要的。 盖子很像将军的头盔,故名。 始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顺治基本定型,盛行于康熙。 由于受人喜爱,官窑民窑都曾大量烧造,其中民窑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
成化时,悲催的被鸡缸杯抢风头... 大小均有,大的似酒坛。 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天”字底落来源说法不一,通常说是根据过去编排文件的方式,按照《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我们常说的“天字第一号”就是这么来的。 观音瓶 悟空,你又调皮了... 又称“观音尊”,康熙至乾隆年间很feshion。 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口小腹大者称之为瓶。 ps: 今天这篇要特别感谢安迪童鞋的友情支持, 主要是因为昨天我在做图的时候, 他看到时, 一脸嫌弃的觉得好low... 这边为什么会这么毛? 这傲娇的颜色又是怎么回事? 实在看不过去之后, 决定亲自帮我做了一批矢量图, 于是就有了大家看到时的样子了呢! 其实我被嫌弃归被嫌弃, 大家说,安迪童鞋是不是很可爱呢? ----- 真心为你好的人, 是会用行动去表明的。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