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80年代万元户的没落说起:保值比增值更难

 墨雪夜疯狂 2016-10-07

在80年代,“万元户”是个响当当的头衔,差不多算是土豪的代名词,即便是在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那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但现在看来,万元已经成为了一个消费的代名词,“某某出国旅游花了几万”,“谁谁买了个几万的包”,过个年,小屁孩随便收收压岁钱,都能成为“万元户”。

随着近三十年通货膨胀的侵蚀,“万元户”成了一个过时的名词。那么现在拥有多少财富才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根据一位专家的研究结果,答案是“255万”!

当年的万元户到底是怎样的概念,或者说,以现在我们的工资水平,想要达到当年的万元户标准,需要多久?

30年来工资、存款和物价的变化

想要弄清楚80年代万元户的含金量,归根结底要计算当年货币的购买力。所以,融360小编决定以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数据来对比——工资、存款、物价。

从1980年到2015年历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化

从表中可以看到,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2015年的平均工资是61240元,三十几年间,工资的涨幅达到了80.37倍。

“万元户”是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大体由个体户、私营业主和企业承包者构成。“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的一句顺口溜。《中国青年报》当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年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而最后三名则分别是科学家、医生和教师。

根据当时的工资水平来看,如果按照出租车司机月收入70元,1万元相当于一个出租车司机不吃不喝12年的工资。

换算成今天的工资水平,2015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029元,一个普通国企员工月收入大概在5500元是正常水平。根据今天的工资水平计算,要保持当年万元户(255万元)的资产,至少要相当于一个国企员工41年的工资。

从1980年到2015年居民存款余额的变化

从表中可以看到,1980年全国居民存款余额是399.5亿元,2015年的居民存款余额是537000亿元,三十几年间,存款余额的涨幅达到了1344.18倍。

为什么平均工资才涨了80.37倍,而居民储蓄竟然涨了1344.18倍呢?

不难想象,不拿工资的那些人,或者能拿到灰色收入的人贡献了居民存款的大涨幅,他们的资产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据大多数的低收入工作者的工资一直没有大幅增长,比如大批的上班族,无非是从1980年的70元一月,涨到了5600元一月,正好符合80倍的工资增长。

总结起来,就是贫富差距大了。一个土豪可能存款过亿,普通老百姓也许连10万存款都没有,就像一首打油诗说的那样:

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

从1980年到2015年物价的变化

过去30年时间,中国物价到底上涨了多少倍?

虽然中国多数年份的CPI增长只是保持个位数,但是经过30年时间之后,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

不同商品,涨价幅度是不同的。以猪肉来计算,上涨了10到15倍之间;蔬菜、鸡蛋等食品,上涨了10到20倍;交通方面,上涨20倍左右;医疗价格,估计上涨了50到100倍;土地价格的上涨更是疯狂,甚至达到上万倍。

有255万元就能算“万元户”吗

如果说30年前有一万元就是土豪,那是不是说明现在有255万元(没有固定资产)也能过上土豪的生活了?

以北京为例,一家三代总得有个100平的三房吧?假设2.5万一平米,一套房子需要250万,而且是拎包入住的那种,不然剩下的五万够买什么?

现在255万的幸福感,完全比不上30年前的万元户!

对老百姓来说,保值比增值更难

当年的万元户,有些已经从“个体户”成为大老板,而有些却还在当着“个体户”

三十年前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元,那么,现在的1万元在10年后、20年后是不是也翻上数百倍呢?当时的一万元去银行存一年定期,也能收回一笔巨款——500元的利息!但如果当时把这一万元存银行直到现在,连本带利也不会超过10万。

 随着社会和金融的进步都在加速,接下去很可能不用30年,也许10年后就会有人写一篇“曾经的千万元户哪儿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