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上、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秀美红河 2016-10-07

人教版一年级上知识导引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2的数是(3),比43的数是(7)。

4、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2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5、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21

三、比一比


1. 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10以内的加减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2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3




0+4

1+4

2+4

3+4

4+4

5+4

6+4

+4





0+5

1+5

2+5

3+5

4+5

5+5

+5






0+6

1+6

2+6

3+6

4+6

+6







0+7

1+7

2+7

3+7

+7








0+8

1+8

2+8

+8









0+9

1+9

+9










0+10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2



3-3

4-3

5-3

6-3

7-3

8-3

9-3

10-3

-3




4-4

5-4

6-4

7-4

8-4

9-4

10-4

-4





5-5

6-5

7-5

8-5

9-5

10-5

-5






6-6

7-6

8-6

9-6

10-6

-6







7-7

8-7

9-7

10-7

-7








8-8

9-8

10-8

-8









9-9

10-9

-9










10-10

-10

五、 加减法(二)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将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大数,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六、分类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

         1、△                 按颜色分:1、有颜色

         2、☆                           2、没有颜色

         3、●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号填在一起。

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平平的面,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八、认识钟表  


1 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差一点到整时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 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 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 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 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 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 6:30

·····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人教版一年级下期末总复习

1认识图形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 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2) 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 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 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220以内退位减法

★2、应用题:

①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 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3分类与整理

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4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  《百数图》

举例:

33  34  35为例:

① 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35

33 和 35中间的数是34。

② 比34少1的数是33,

比34多1的数是35。

③ 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

④ 35比34多1,33比34少1

52为例:

① 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58、59 ;(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

② 52前面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 52前面第五个数是:47;后面第五个数是:57。

★9、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

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

11、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 (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5认识人民币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   

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

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

2、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课本51页。

3、小数表示法。

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

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的可以不写出。

       左       右

  元    角   分 

   (小数点)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要算得即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

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

★2、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 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从个位算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十位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

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个位作10,个位计算完成后,十位要减去1。

 

4、各类分解法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

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5、补充:


各部分名称

相应计算公式

加法算式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加数

减法算式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7找规律


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

★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

常用规律:

单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双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您的点赞,让小编更有动力~】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明天再见!

----------临海教育,您身边的教育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