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和长治(深度好文)

 蜀地渔人 2016-10-07


一、大同和长治


山西是一个封闭的地方,民国期间的山西是相对独立的王国。于是虽然只是一个省,山西人却给自己最北的地方取名大同,最南的地方取名长治,天下大同和长治久安都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治世目标。但就如大同和长治同属一省却分置南北一样,天下大同和长治久安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分歧,这种分歧无时无刻不在撕裂着社会。


对于“大同”,《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对于“长治”,《汉书》说“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


大同社会要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强调社会公平、平权,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建立福利社会。但盲目的绝对平等会伤害社会的发展动力。


长治之“治”、长治之“业”,表明这样的社会存在某一个居于统领地位的阶层,在古代为皇家及文官集团,在现代社会中则被称为精英阶层。存在精英阶层在现代社会意味着崇尚自由竞争,反对平均主义,因为竞争即能极大的促进社会发展,也是既有精英维护自身地位的最好理由。极端的自由竞争会演变成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和狂热的民族主义。


二、长安


公元755年,杜甫从长安去奉先县看望寄住在那里的妻儿,结果经历的却是“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杜甫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读书人,他去长安城的初衷便是“窃比稷与契”,他是要成为社会精英,加入文官集团,建设长治久安的大唐盛世去的,但最终只落得处处碰壁,一生潦倒。朱门酒肉的见闻,皇亲大臣们的奢侈,愧为人父的体验,让杜甫最终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感叹。杜甫终归的期望还是天下大同。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大同社会从未从读书人的理想中走向现实,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登堂入室,实现王朝长治是读书人参与社会治理主要的路径。


三、华盛顿


美国总统大选激战正酣,希拉里代表的民主党在立场上更偏向于社会公平,主张对富人征收更多的税收,提高社会福利。川普代表的共和党更保守一些,反对高额的税收,提倡自由竞争,川普本人更是有民族主义的倾向。


这两种观点的争斗在美国无处不在,回想去年联邦最高法院斯卡利亚法官去世之时,关于联邦最高法院九位法官的立场,会对美国社会产生何种影响的争论,导致两党对大法官继任人选的争夺异常激烈。民主党人在美国社会过分提倡平等造成的多入牛毛的“政治正确”让人民不堪其累,但美国毕竟是一个以精英政治、自由竞争立国的国家,这些政治正确更多是居高临下的怜悯,歧视从未从人心中除去,川普即借此作为切入点提倡其略带“极右”色彩的政治理论。


四、云南会泽


云南会泽发生的19人被害案件令人惋惜,从目前披露的案情看,这是一起因犯罪嫌疑人杨清培与其父母家庭纠纷引发的案件,纠纷的起因是杨向其父母要钱。


杨清培是一个社会的失败者,他在昆明租住在月租270元的出租屋中,甚至连30元的房租上涨都无法承担,每月只能交给妻子1000元的收入。其失败的原因一是其出身之卑微,二是“杨清培的叔叔觉得,除了懒,他也没什么别的毛病”。这样一个没有家庭积累,又不努力奋斗的人,在崇尚自由竞争的社会中,他就该过这样的生活,否则他人奋斗的意义何在?要防止其因贫穷而犯罪,要依靠其自身的道德感和国家公权对犯罪的严惩。但在强调公平、完善社会福利的社会里,即使杨清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也应获得基本的生存便利,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发展成果。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从古至今一直将大同社会做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但盲目的绝对的平等曾让我们动荡不安;平等而自由的市场竞争和一部分精英各显其能先行发展,是近三十余年飞速发展的动力,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正在成为社会的隐忧,社会中下层面对先行精英们及其家族巨大的优势几无赶超可能,自由竞争越来越成为既有精英们的护城河。大同与长治的矛盾正在扰动着社会。


我们所说的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我们所需要的自由竞争也不是先发优势者维护现有局面的托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