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像画家的画家

 彼岸丹青 2016-10-07

为什么说他最像画家?

不!他原本就是画家!

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

呵呵,当然有啦,跟着小编看下去呗~~~


法国画家勃拉克(1882一1963年)

美术评论家史达尼斯·佛梅曾说:“什么是绘画?用勃拉克的艺术来回答最贴切,他画中的方寸世界,就足以阐释绘画的本质。”所以他被称誉为最像画家的画家。是一位智慧型的画家,其沉稳而精练的绘画作品,非常耐人寻味。

勃拉克全心全意投入绘画创作,将绘画本身熬炼。过滤,并祛除一切杂质。他以高度智慧和情趣融合出构筑巧妙的造型,赋予丰富肌理,完成纯粹的精神艺术。仿佛春蚕吐丝,编织线、面、色构成感觉微妙的造型语言,开启崭新的艺术之窗。勃拉克不愧为神奇的造型骑士,然而他也十分留意纵马驱驰的缰绳收放。法国传统的节度、秩序与调和,亦时刻回旋于其心之革新激流中。因此他虽与西班牙人毕加索志同道合,共创立体派,但随着发展,自然而然显示出了不同的前途与风格。

立体主义抽掉人的社会属性,把人当作一般物体来描绘。它源于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原始风格和分析科学,从探究多面积的物质结构出发,打破传统的体积概念的坚实,根据科学和现代思想的发展,创造出一种新的造型语言。后世评论家认为:如果没有立体主义急进精神的刺激,现代艺术很难想像会有以后的演变。勃拉克初属野兽派,不久成为坚定的立体派艺术家。他画静物风景、少画人,从分析式的立体主义走向总合式的立体主义,在法国近代画坛拥有崇高评价,从而屹立于20世纪美术开拓者之林。

勃拉克在远离乡野的巴黎市街——蒙苏里公园附近的杜尼尔街,另辟了一处静谧的天地。这陡峭短促的死巷子,有粗犷的鹅卵石和小花园,不像在一国之都,反有小城的宁静。勃拉克宽敞的房子,正面是米黄色砖墙,装饰着黑的铁门铁窗,正符合他对浓郁的棕与华丽的黑的偏爱。在十分现代的大窗前,长着一排排巨大的太阳花。室内R入口处灰白的墙,似乎会随铺着灰地毯的楼梯的大幅度弯曲,冉冉回旋上升。一如与勃拉克有关联的事事物物一样,室内装潢的微妙、地毯的厚实,立刻给人一种有节制的奢华感。就像在瓦仑吉威尔乡间一样,这居室看起来有法兰德斯式的亲切和丰盈。底楼出了入口,客厅连着餐厅,摆设着黑木家具和褐暗的编织物。但勃拉克的绘画,才是这两个房间的主体,其中有些是他最早期的作品,挂在那里好像使画者能一目了然自己一生的演变。调和了互相冲突的现实整个顶楼都是他的工作室,像大教堂的中央主堂一样,象征性地踞于他日夜所居的顶端,高高在上。工作室好似他家的头部,一定得登上这个顶峰,才能开始工作。一如在瓦仑吉威尔,这里的光线也因一系列设计复杂的白窗帘,变为勃拉克个人式的照明。

我一直觉得光线被软化、变柔和了,好像受到抑制缄默下来。在这静默的光晕里,物与物不再对立,它们丧失了自我的特性,融入周围的环境。勃拉克垄断视觉感官,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物与物之间的空气、空间,有了实体的物质存在,房内的一切似乎都合而为一,彼此交换内在的物质——现实性被蓄意削弱了。一如科学家必须稀释浓稠的物质,才能更深入地研究了解,勃拉克也调和相冲突的现实,以便与之共存,深入了解。这种撷取的过程——利用光线吸收、消化物象——使勃拉克笔下的现实世界,富有神秘色彩。植物生命的奇迹,源于光线化为能量;也许,光合作用就是勃拉克创作过程的表征。首先,操纵的光线导致了缓慢深刻的融合,然后灵感就像植物的叶绿素一般,引发生长和延伸。绘画本身是一种还原行为,而光,就是推动创作还原的能量。艺术不只是匆匆记录下的灵感勃拉克坐在办公室一角的一张低矮的睡椅上,四周放着枕头,墙壁上挂着粗糙的非洲织席。在这安适的小窝里,背着光,脸上覆着阴影,他可以休息,可以观看自己的作品;一头柔软微鬈的白发,像一轮闪耀的光环。


自从卧病以来,他发觉坐在非常矮的椅子上,面对着不超过椅高的小画架工作,能帮助他呼吸。一大片地板上,没有一件家具,却因放了许多他的小画,显得出奇的生动活泼;从低矮的睡椅望去,令人有逐渐后退的感觉,好像旅客瞥见飞逝的景物一般。这些画大都是海景,散置在他四周像小型的舞台背景上,让眼睛倘佯于他所热爱、在巴黎工作时却不能拥有的大自然。“当我向往瓦仑吉威尔,我就画明信片,画海景。”他微笑着说。在精心安置的小画之间,有旧报纸覆着地板,上面放着瓶罐、破布、画笔、画刀、画板等画家的各种行头。对他来说,艺术不只是匆匆记录下的灵感;它好比仪式,执行的实际过程,更赋予艺术品另一层意义。探讨另一层面的真实当勃拉克的艺术已能卓越地刻画一切可预期的、可知的情境,他便更进一步,超越可触知的安全地带,在作画过程中创造一种新的官能刺激——一种精神性的官能刺激。

勃拉克的伟大,在于他能在看得见的领域之外,探讨另一层面的真。当他离开光线的保护,一切不可知的就开始了。他并不害怕黑夜;他画中一再出现的深不见底的黑,不是阴影,而是信号,警告我们浮面之下隐藏着奥秘。这些信号证明他绘画基础之坚稳,也证明他体会到扎实的艺术必须深入,发掘未曾有人知晓、探测过的世界中潜藏的一份安宁。我和勃拉克谈过许多次,就画家来说,他对艺术的见解多而表达清晰。“与大自然的接触,造就了一幅幅的画。绘画是冥想,是思考,因为画是画在脑海里的。你必须反刍,必须回归,绘画本是一种还原。”好了,今天的分享又要结束了~小伙伴们,明天见





重要提醒:写留言转发有奖~~~~


有画今年的主题是:分享与美,除了即将上线的分享课程外,我们还为多年支持有画的伙伴带来了福利,

只要转发并留言回复本文,获得留言被赞次数最多的前5位用户,将获得一张可供学习、临摹、观赏的高清有画大图!

动起你的手指,留言并转发好友吧!


本期奖品


毕加索作品《德旺海蓝女人之谜》无水印高清大图。




有画网,一个艺术的地方~~

您可以戳文章标题后面蓝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