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偏要和那么多人挤在黄金周里?

 昵称903511 2016-10-07

为什么你偏要和那么多人挤在黄金周里?

2016-10-06 守拙堂陈峤 灼见


Oct.

6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无论改变带来的是破费、拥挤还是痛苦,我们都心存一种“诗意栖居”的向往——去反抗生活的压抑,从日常的平庸、琐屑和惰性中探出头来,用一次出走或一个改变向无聊和无趣宣战。



每年的十一黄金周,出行人数都创下历史新高,我们渐渐开始接受黄金周的基本设定似乎不再有什么挣扎的余地:人们习惯在每一个黄金周到来之前优先挑选人少景美的出行路线,又无一例外地发现景美的地方绝对不会人少,然后一定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用吐槽和满是后脑勺的照片给黄金周一个五星差评,如此循环并乐此不疲。你说这是何苦?




你为什么偏要挤黄金周?

 文/守拙堂陈峤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道理很简单:你当然讨厌人群的拥挤,但是你更讨厌生活的单调,你并不想和十三亿人抢一个拥挤的七天,但是你更不想在唯一有可能不一样的七天里继续重复无数个一样的七天。



朋友Y君失恋了,他在十一的凌晨五点登上了前往秦皇岛的火车,买票的时候只剩站票,他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打来电话,跟我说他已经出发,我很纳闷这为什么是一场说走就走毫无征兆的旅行,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许巍的歌词——难过的时候就看一看大海


朋友小C半个月前就规划好厦门五日游的路线,呼朋唤友,组团同去,早早买好了一队人马往返的机票,台风并不能阻挡出游的热情,小C 说厦门是一个适合发生爱情的地方,也是一个适合回顾青春的地方。


小A是外企的销售,每天的生活就是飞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上空,在不同的人面前讲述产品的优劣和合同的细节,十一对他来说和每一次飞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这一次他选择了飞回家,一年到头,他在家的时间就是他拥有假期时间的总和。



你身边也会有无数Y君、小C和小A,他们拥有不同的职业,走在不同的轨迹,经历不同的生活,但是无数的他们和你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大多数人都在哲学家海德格尔称之为“平均状态”的东西里打转,不断品尝着日常生活的重复、琐碎和机械,并酝酿出一种厌倦的情绪和逃离的渴望。


我们不能否认生活的丰富性和精彩程度,我们有理由也有智慧去生活中挖掘平淡的美和真实的幸福,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每天发生的”、“通常习惯的”、“平淡甚至单调的”状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将这种日常生活的状态称之为“平均状态”——“平均状态是一种常人的生存论性质。常人本质上就是为这种平均状态而存在的。”


在他看来,平均状态下的常人已经失去了彼此的个性和差别,失去了冒险和对反常事物的探索,乐于接受公众的意见,麻木地忍受生活抛下来的一切寡淡和无趣。



海德格尔未免过于悲观,但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专业分工和管理程序化,以及人们对工具理性和规章制度的过度信任及依赖,让海德格尔的“预言”听起来似乎并不是危言耸听。


职业的机械重复和刻板无趣的日常生活正在将人们塑造成工具性的存在,而流行时尚、大众文化和社会惯例正在用最有力的手左右着个人的生活趣味和成长轨迹,使人们越来越乐于追随时尚、满足于现成的套路,按照社会或者权威设计好的模式去生活,甘愿囚禁在生活的无形牢笼之中。



然而,人毕竟是拥有超越性的物种,在日常生活的机械重复能够满足一定的基础需求之后,一定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会促使人们不断渴望改变、逃离甚至颠覆陈规旧俗,从单调和平庸的日常性中脱离出来,寻求一种新奇的、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的实现可以依赖读书、冥想的精神活动,也可以诉诸音乐、美术等艺术创造,还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寻找“诗和远方”。



我们不必揣测那些去了一趟西藏就声称改变人生的人是否真的能够脱胎换骨,就像我们不必自讨没趣地问Y君看一看大海是否真的能够忘记失去的爱情;我们也不必研究在厦门玩了五天的朋友们是否能够因此友谊长存,就像悲观的海德格尔不明白为什么日常生活让一切秘密失去了力量却还是提出了“诗意栖居”的畅想。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想象那么多人摩肩接踵地挤在十一的黄金周里能够体会出什么样的快乐,但是我们清楚的是,无论改变带来的是破费、拥挤还是痛苦,我们都心存一种“诗意栖居”的向往——去反抗生活的压抑,从日常的平庸、琐屑和惰性中探出头来,用一次出走或一个改变向无聊和无趣宣战。


不信,明年的十一黄金周,出行人数又会超越今年创造历史新高,也许今天正在吐槽的你,也会为新高的历史增添一个不起眼的数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