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云中谁寄锦书来

 大明逸轩 2016-10-07

云中谁寄锦书来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感悟

文/大明逸轩

 

或许爱情是神圣的,但是它的发端不一定是完美的;或许爱情是美好的,但它的形式不一定是激越的。

——题记

 

爱情是神圣的,最起码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这样的。

可是,这神圣的不行不行的情感,发端的时候,往往会很狗血。就像一个人,开始的时候可能很潦倒,只要他有了辉煌,就没人再去在意他从前的潦倒一样,爱情大抵也是如此吧。

剧中的姣爷,因为清晨醒来看见了书,“书”“输”同音,对于她来说,很不吉利,会妨碍了她的赌运。于是,一气之下就将无辜的书发回到姥姥家去了,当然也顺便过过嘴瘾,附个字条,发泄一下。没想到阴差阳错,她竟然收到了回信。这回信自然也是不太客气,于是,在无聊与郁闷中有了泄愤的书信来往。

文字是个神奇的东西,它不但可以泄愤,还能舒缓心境。更有意思的是,文字和书信一旦合为一体,效果更是不同一般了。因为书信不单是有了文字,还要有传递的时间。

时间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任何事件,无论欣喜还是伤感,只要有时间的消磨,都将趋于平淡的。所以,书信往来之间,心中所有的郁闷与不平,也就随着时间的等待慢慢平缓。之后,便没有了往昔的乖戾之气,文字间便有了相互的诉说,或者交流。这样的交流多了,也就慢慢的形成了习惯,等待下一次来信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等待时的思绪,也就悄然发生了改变。

一次次的等待,是一个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开始的发泄,到趋于平淡的无聊,再到充满好奇的期待,最后是心绪难平的渴望。当完整的经历过这一过程之后,就一定有异样的思绪萌动。

当异样的思绪产生了萌芽,心也就随着书信飞了起来,当该收到信却没有收到的时候,生活也就呈现了黯淡无光的灰色。两颗心孤独的等待,却都陷在了失望的窠臼里,同时,又因为自己的心之所向,内心充盈了不确定的自卑。虽然他们也不是特别优秀之人,但是这样的自卑,却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因为,这样的自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卑,而是源于爱了,就情不自禁的放低了身价。

如果说爱情是无私的,放低了自己,才算是真正的无私。那些趾高气昂的爱情,是虚幻的,或者说是无根的,最终也是没有归宿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爱的谦卑,不是罪,而是珍爱有加的情不自禁。

爱没道理,却有形式,大抵如此吧。

爱情的归宿是什么?剧中也给出了答案。就是那一对老夫妻的经历。一对生活在一起七十年的老夫妻,像两个孩子一般,固执的、倔强的在一起。

他们一场迟来的婚礼上,轻声的诉说,娓娓的道来。爱的归宿,就是希望我亲爱的人,你走的比我早!那样我可以承受失去这样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所带来的痛苦。

为了爱,我愿意承受!

这是简单的说辞,也是最深沉的诺言。这样的话,是老爷子说给老太太的。但是,故事的结尾,有了转,先走的是老爷子。一向胆小无助的老太太,却勇敢的践行了老爷子的诺言。

或许,爱的美好,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