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联不妨多理趣

 江山携手 2016-10-07

近日,担任河南一项全国征联的评委。评审的主题是不好下笔的“统战工作”。为何说不好下笔?经常写的人,都不免有这样的担忧。一些时政类主题,想要通过诗联等文学体裁,在思想健康的前提下,把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难免流于形式,动辄就写成直白如话的口号。

如这次写“统战”,有的参赛联是:“日日加强统战;人人注重和谐”。可要注意,我们这里写的是“联”,而不是公文、标语、口号。既然是楹联作品,文学属性就必须注重,写得没有了文学味道,便不是好作品。故而这次比赛,这类直白的“口号对联”被纷纷杀下马来。

会讨巧的作者,往往别具一格。如一副已经进入终评,获奖几率很高的作品:“多党同心,风雨同舟,任九曲浪腾潮起,奋棹同圆中国梦;三门共纸,丹青共砚,绘一张画水诗山,倾情共写大河春。”不用多说,与之前那副“日日加强统战”的联相比,孰优孰劣,自然明了。再如另一副被评委看好的联:“煌煌战线一条,友谊捻成,编作和谐中国结;滚滚黄河万里,涓流汇就,淌来联合主题歌。”分别以结尾两个形象比喻入手,娓娓道来,贴切生动。看完这两副好作品,大体都能总结一点儿经验,那就是无论什么主题,美化的语言,看来是不二法门。        

古人将这类写法,称之为“理趣”。是指文艺作品在抒情写景中,以意境、象征或情思体验等方式,而不是直白说理的方式,呈现出来。钱钟书先生诠释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有味。”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话?就是通过赋比兴的手法,把生硬的题材写鲜活,写好看,写得耐人寻味。即便直接阐述政见、道理,也不平铺直叙。比如有次写联,涉及的主题是“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必须坚持的“理”,而在文艺作品中如何更好地表现它的“趣”,我们可以形象地将党比作具有领航地位的“北斗星”,于是,灵巧的作者就有了“心中瞻北斗;梦里到南湖”的佳句。记得歌词里不是也有句“抬头望见北斗星”吗?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

换一种说法表达直白的主题,反而给读者一种较高层次的美的感受,又何乐而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