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被后世《伤寒论》 医学长沙自有真

 陈鑫医师 2016-10-07

导读:如果说医学的进步是一代代医学家以“接力棒”形式传递着、推动着的,那么,其间不乏里程碑式的人物,于医学发展,功绩之伟硕,尤如晴朗夜空群星中格外璀璨耀眼的巨星。东汉末年张仲景就是历代医家“星座”中的“北极星”,他和他的《伤寒杂病论》不仅彪炳于医学史册,而且至今指点着人们。


若临症严格按“论”索方,大多效如桴鼓。故人们尊称其为“医圣”,视《伤寒论》为方书鼻祖。日本台湾生产的中药中,大多数是本自仲景创制之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仲景对中医学的历史功绩,“前无古人”,后缺来者!一部《伤寒论》,可使医家受益无穷!



一本书何以有如此巨大魅力?



我们试作一简析:

        首先来谈谈张仲景其人。很可惜,尽管他名垂医史,却不见正史记载。据其他史料旁证,他为公元150年~219年前后的人士,出生于河南南阳,名机,字仲景,学医于同郡张伯祖,曾与当时位居侍中的文学家王仲宣有来往,为其诊病。在世时他已盛享医名,有书曾载:“(他)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也”扁鹊为战国时名医,仓公为西汉初年名医,皆当时医界最高手也。(《宋以前医籍考》)。张氏何以发奋研讨医学?值得一述。据张氏自谓,张氏家族原为望族,人丁兴旺,“向余二百”,但“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愤而发,立志医道。“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参照了当时所见之医著,如《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结合临症经验,写就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后被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感愤而习医,动机强烈,目标明确,无疑是促使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动力因素。


我们再来看看张仲景的主要成就。这体现在众多方面:


1


在“勤求古训”,精研经旨,结合临症的基础上,张氏将常见病分成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指各种急性热病,张氏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主要被归拢在《伤寒论》中;内伤泛指各种慢性病、病后虚弱状态及外感热病急性期过后等的情况。这方面的论治经验主要被编在《金匮要略》中。他对外感热病病因、症状、病理阶段等的认识和对一些常见内伤病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的分析论述成为医界数千年的不易之论,后世医家每每视其为准绳,严格地加以遵奉。


2


确立了中医临床诊治原则和体系:辨证论治。


        如果说《黄帝内经》从理论观念上为中医学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则以“辨证论治”为中医临床诊治确立了原则和体系。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治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重大的特色和优势关于辨证论治,本书第五章专有论述。张氏对外感热病以“六经”辨证统领之,对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纲领。外感病为六淫等所致的急性病,仲景着重以邪正交争这一外感病的主要机理出发,对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作了细致的分析,把它归为六大发展阶段(“六经”),并对某一阶段病变区分出若干亚型,分别论述了不同阶段的病症特征、病理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大法、代表方及具体药物加减化裁等(即通常说的理、法、方、药),使外感病从理论到具体诊治操作,均体系已具,纲目皆备,后世于外感病论治之发展,只是局部充实补正而已。内伤病远较外感复杂,仲景确定的脏腑辨证论治原则,使后世医家在这一诊治体系的雏型之上,能不断充填进去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成为一合理而有效的诊治完整体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仲景为中医临床诊治学的奠基者,内科学的开山祖师。


3


归纳出了急性热病的发展演变规律。


        我们说,对于“规律”的认识,意义重大,整个科学探讨中,最重要的无外乎这一点。各种急性热病发生发展有其一定的共性规律。认识了这些规律,不仅理论意义重大,而且对于诊治防范都至关重要。张仲景借用了《内经》的“六经”概念,用以抽象概括外感热病的六大发展阶段。简言之,此类病症就其性质而言,分成两大类:一为实证、热证,多发生在疾病早期,张氏以“三阳”加以概括;另一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一般见于外感病中晚期,偶尔也见于早期患病的人(通常发生在体质虚弱者中),仲景以“三阴”来统领。就各具体阶段而言,六淫等邪客于肌表,刺激机体,激发机体抗病能力,但因这种能力刚被激发起来,尚未亢奋,故出现了畏寒无汗、身热,脉浮紧,头身酸疼等初期(应激学说称之为“动员期”)反应。仲景称此为“太阳病”,主张用辛温解表之法,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与病邪相争,从而加速病症的缓解,甚可消除某些症状,治愈疾病。通常,太阳病阶段很短暂。许多病人很快进入“阳明病”阶段,表现出身大热、口大渴、脉洪大、不再畏寒等一派阳热亢奋有余之症。这其实是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因素剧烈抗争的病理表现,表明此时机体处于强烈的病理反应状态(应激学说称此阶段为“抵抗期”)。仲景主张用清热泻火通便等法,以清除病邪,抑制过亢病理反应、清除或缓解症状。“少阳病”属于一类比较特殊的病症(如疟疾)或处于比较特殊的病理反应状态,表现出以寒热往来为主要临床特征,仲景主张以“和解少阳” 之法治之,小柴胡汤等为代表方,正确运用常有佳效。“三阴病”均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属于应激学说所说的“衰竭期”。既可见于外感病,亦可出现在内伤病中,多见于疾病中后期。仲景不满足于粗略的虚证分类,从中又进一步分出“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三大类,每一类还有一些亚型。其中,太阴病以脾虚为主,少阴病以心肾虚损为主,厥阴病则主要涉及肝脏。仲景认为从“三阳病”进入“三阴病”,表明疾病的发展与恶化;而三阴病中从太阴发展到少阴等,也预示着疾病的步步趋于严重。近两千年的临床观察,足以证明仲景对急性热病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客观,有极强的指导性。他所揭示的六大阶段(六经病)及众多亚型都能在临床中找到典型实例,他所录下的治这些证型之良方,若能准确运用,也都效如桴鼓。


4



创三百余方剂,为方剂学鼻祖。


        我们知道,中医治疗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方药。一些中药通过某些特殊的配合(包括不同药物的选择搭配,主次的安排,剂量的调整,炮制煎煮的不同讲究等)而为方剂。方剂配伍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治疗效果。中医师常因娴熟掌握了一些良方而得心应手。成熟良方的获得,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反复的实践、修正、提炼。虽然《黄帝内经》中已出现了少量方名,但真正意义上的方剂,却始创于仲景。他创制了300余首方剂。这些方剂中的绝大多数备受后世医家推崇,现版的《中医方剂学》教材等中,仲景方的比例至少占其过半,仲景之方中被归入名方之列的,少说也有百余首。而且,在一些药政药检很严格的国家里,仲景的处方是唯一不需专项申报,实验论证的。何故如此?因为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几无。这些,在中国医学史中是绝无仅有之事。不仅如此,《伤寒杂病论》还体现出关于方剂学的一整套原则和方法。如配伍的君臣佐使,剂量的加减进退,煎煮和服法中的种种要点等。所有这些,使得仲景无可辩驳地成了方剂学鼻祖,这也是他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医圣仲景与长沙的不解之缘



   说起张仲景,我国中医界就肃然起敬,尤其是湖南中医界,更是视其为神。他们拜师收徒,得首先行“拜仲景先师礼”,盖医院、建诊所,必设张仲景祠堂、张仲景像和张仲景碑、牌。千百年来,这些仪式和陈设,如宗教一般地在湖湘广大郎中中代代相传……



        大凡老长沙都还记得,约50年前,在今蔡锷北路省中医附二院院内,有一处香火不断的“医圣祠”。学中医的都知道,“医圣”,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此公河南南阳郡人氏,何以立祠于千里之外的长沙?又此祠如何历千年战乱而不毁?


        这便引出了一段医界的千年佳话。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民不聊生,又遭瘟疫流行,天下百姓,十室九空。少年张仲景立志习医拯民,拜同郡族人张伯祖为师,苦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渐成一代博学名医。因才学超群,又受朝廷委任为长沙太守,遂举家南迁至湘水边上的长沙城。据传,其太守府旧址即后来的“医圣祠”处。


        公元200年至212年,长沙数次伤寒病疫流行,张仲景日以继夜,既亲手诊治病人,又直接将自己的药方和医术毫无保留地授予本地的郎中,通过他们去诊治更多的病人。因此,他的药方和医术得以在长沙和湘楚大地上广泛施行和传播,并收到巨大的实践效果,拯救了成千上万长沙百姓的生命。因而他受到千百年来长沙及湘楚大地上百姓的普遍尊敬和爱戴。晚年,他根据自己在长沙的实践,写成我国第一部临症诊疗专著《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读了之后,赞叹不已,说:“此真活人书也!”同时,他创造使用的“蜜煎导方”催泻,也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药物栓剂的范例。因而,他在我国医学史上获得“医圣”和“经方大师”的称号。也正是因为如此,张仲景在长沙长达18年的医疗实践和为官做人,对后世特别是中医界影响极大。中医界以“长沙”为张仲景的代称,称他为“长沙”或“张长沙”;中医医书上亦以“长沙怎么说”指代“张仲景怎么说”。


        做着太守的张仲景,不能说不忙。那纷杂的政务,难缠的民间琐事,该不会比现在的一市之长消停太多。却他政务之余,仍操医人活命之业。每每堂上办公,逢城内城外慕名来府求医的或贫或富的百姓,他便暂搁政务,移脉枕于堂中案几上,为病家细细切脉,细细处方。张仲景太守府堂行医的典故,便是后世医家“坐堂”一词的来由。


        正是因为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杰出贡献,后世的长沙人千百年来一直立祠供奉他。大约在上个世纪初,湖南中医界在“医圣祠”创办湘省首家国医馆,并从此培育了一代代湖湘名医。如今,千年的医圣祠已毁于上个世纪50年代,却从这片印有张仲景千古足痕的土地上,催生出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等医学殿堂。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终将记住医圣张仲景。

                       


通   知

2016年10月21-25日,湖南·长沙,中华张仲景中医文化传播特邀请中医经方临床家涂华新先生讲授经方临床;掌握经方,提高医术,攻克临床疑难杂症,精彩不容错过!垂询电话:400-16767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