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益剂之补气篇

 感通天下 2016-10-07

补益剂是根据《内经》“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而立法,可见补益是为虚损而设,虚证可分为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均离不开五脏,而五脏又不外乎气、血、阴、阳之不足,故本文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来论述。其中,补益又分为直接补益法和间接补益法,直接补益法就是说气虚的就补气,血虚的就补血,阴虚的补阴,阳虚的补阳;间接补益法是指血虚的用补气的办法来达到补血的目的,《温病条辩》里面讲到“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阴虚补阳,阳虚补阴(张景岳),《类经》里说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虚则补其母,补益先天或后天等。

 

用补益剂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辨清虚实和具体病位所在脏腑、气血、阴阳,针对病位和气血阴阳之不足进行补益。

 2、注意补益方法的使用。直接与间接补益法。

 3、正虚而又兼邪实者,应视邪实与正虚的主次缓急,酌情处理,务使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碍邪。慢性虚弱者宜缓补,急性虚脱者宜峻补。

 4、注意脾胃的功能,在运用甘温壅滞甘寒滋腻之品时,当配伍行气醒脾消导之品,以资运化,使补而不滞。对虚不受补者,宜先调理脾胃。

 5、注意虚实的真假,因“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景岳全书》)。

 6、身体不虚不可妄投补益剂。

 7、补益剂入汤剂宜文火久煎,并应煎煮3次,空腹或饭前服药为佳。

 

一、补气

适应证:气虚(脾、肺)证

临床表现:肢体倦怠,短气乏力,动则气促,声低懒言,面色萎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弱。

配伍用药:以补气药为主,配伍行气药,祛湿药,升阳举陷药,补血药及敛阴生津药等。

 

四君子汤 (《圣济总录》卷80)

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弭(mǐ);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功效:益气补中,健脾养胃。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乏力——面色萎白,四肢无力,言语低微,腹胀食少、肠鸣腹泻、吐逆,或大便溏软、舌质淡、苔薄白,脉虚软无力。

现代运用: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证属脾胃气虚者。

补益剂之补气篇

临证加减:

兼气滞腹胀者,加陈皮,变成异功散;

兼痰湿咳嗽者,加陈皮,半夏,成六君子汤;

兼湿阻气滞者,加陈、夏、香、砂,成香砂六君子汤;

挟湿泄泻者,加药、莲、薏、扁、砂、桔,成参苓白术散;

中气下陷者,加芪、升、柴、归、陈、去苓,成补中益气汤;

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者,加芪、桂,去苓、术,成保元汤。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渗湿。补气强于四君—四君加莲、淮、枣、扁、苡;祛湿和胃—砂仁(苓、术、扁、苡);长于止泻:①补脾止泻  ②渗湿止泻 ③升提止泻。

主治:脾胃气虚挟湿——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饮食不化、或吐或泻、胸痞脘闷、面色萎黄、苔白腻、脉虚缓。

特性:①气虚重  ②有湿  ③泄泻是主症。

病机:气虚生化不足,湿浊清阳下渗。

现代运用: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妇女带下病及保胎等属脾虚湿盛者,小儿缺锌症(生黄芪、生麦芽、灯芯草)。

《局方·卷之三治一切气》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动,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医方考》:“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草者也;白术、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故为诸药之舟楫,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矣。”

补益剂之补气篇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木香苍术易归术,调中益气畅脾神。

功效:益气升阳,调补脾胃。

主治:1、补气力甚强—参术草配黄芪—气虚重证(运化生化无权)—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全身疲乏、食少、舌淡、脉虚软。2、升阳举陷—黄芪配升柴—中气虚陷证(升举无力)—崩漏、便血、久泄久痢、遗尿、脱肛、宫脱、胃肾下垂、乏力食少、舌淡脉虚。3、气虚发热—气虚下陷、输布失司、阳气郁遏不达—身热上午或劳累后作、汗出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脉虚—甘温除热法。

补益剂之补气篇

补中益气汤三证:

补益剂之补气篇

使用注意:1、方中黄芪宜重用,升麻、柴胡用量宜轻;2、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禁用。

现代应用:内脏下垂、重症肌无力;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眼科之眼睑下垂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使用。

随证加减:头痛加蔓荆子、川芎;腹痛加白芍;兼气滞,加木香、枳壳;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子。

“凡脾胃喜而恶苦,喜而恶攻,喜而恶寒,喜而恶滞,喜而恶降,喜而恶湿”(《医贯》)。

 

玉屏风散(《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150)

方歌:玉屏风散用防风,黄芪相畏效相成,白术益气更实卫,表虚自汗服之应。

功效:益气固表,祛风止汗。

主治:体虚易感风邪,表虚自汗。

主症:自汗恶风,鼻塞面白,舌淡苔白,脉浮虚软。

特性:1、重在益气固表,佐以祛风。2、旨在治本止汗,无涩汗之能,散风力小。

现代应用: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预防感冒之良方,其作用相当于“丙球”,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出汗的几种形式:

自汗:白天不因劳动日晒厚衣或发热而汗出的;

盗汗: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汗止的;

冷汗:汗出而伴有畏寒肢冷的;

脱汗:病情危重,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

额汗:仅头额部出汗而身无汗的;

手足心汗:手掌脚掌局部经常汗出而身无汗的;

半身汗出:半测身体出汗,或左或右,或上半身或下半身;

汗闭:正常应汗出而反无汗的。

补益剂之补气篇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方歌: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和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金。

功效:1、除带专方—能使带下完结而愈,故名。2、健脾、祛湿、舒肝除带。 3、重在健脾祛湿,佐以舒肝。

主治:肝郁脾虚,湿浊下注证。

补益剂之补气篇

治带方小结

      1、脾虚湿盛—完带汤

      2、脾虚湿轻—参苓白术散

      3、脾虚湿热—易黄汤

      4、湿热下注—龙胆泻肝汤

      5、脾肾两虚—清带汤

 

生脉散(《医学启源》)

方歌:生脉麦冬五味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主治:气阴两伤证,兼有耗泄之征者尤宜。

特性:补肺之要方——三药配伍后主入肺经;气阴两补,重在补气,且敛肺止咳止汗。

补益剂之补气篇

《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

    临床应用沿革:张元素:“肺中伏火,脉气欲绝”;《赤水玄珠》:“肺气大虚,气促上喘,汗出而息不续,命在须臾”;肺气大虚,气阴耗泄;李杲:“夏月热伤元气,汗泄津伤。”

现代应用: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 外邪未解,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纯虚无邪时使用。

补益剂之补气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