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第二讲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心即是爱 2016-10-07
次序的序,例子的例,序例。《神农本草经》的序例一共有13条,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总论部分。讲述的是《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东西,这个我们后面还要讲到,有13条序例。另外收载的药物是365种,这365味药就是把它分为上、中、下三卷或者上、中、下三品。那么它这个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一个是毒性的有无;另外一个,有的说是功效,是补虚或者祛邪,有的说是一种性能补泻,都有自己的道理。这个作为基本标准。那么一般把没有毒性的,长期服用对人体没有明显损伤的,一般是用于补虚的,把它列为上品,这个有120味。当然这120味是不是真正的都能补虚,是不是真正的都没有毒性,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他当时制定的标准是这样。没有毒性的,可以长期服用,不会伤人的,主要是用于补虚的,作为上品。下品一般是有毒的,不适合长期服用的,主要是用于祛邪治病的,驱除寒热邪气,祛癥积、郁积的,就是治病的,这125种作为下品。介于这二者之间,可能有毒可能没有毒,既可以用于补虚,也可以用于祛邪的一些药物120味,就把它列为中品。整个书的内容大概就这么一个情况。那么具体的药物,先是药名,药名下面有性味,性味下面有功效主治,这样的一些内容。它因为是写在木简上,所以内容是比较精炼,文字也比较少。《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对我们今天有什么价值呢,应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学术价值。第一个学术价值就是文献学方面的,就是我们在教科书上第五页的第二段的第三行谈到的,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既然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不但是研究当时药物情况最珍贵的文献资料。因为《神农本草经》的药物下面有很多疾病的名称,这个对于研究当时的医药情况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所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于研究秦汉或者秦汉以前的医药的情况,那是非常珍贵的。这就是文献学方面的价值。那么大家要注意理解这个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这样一句话,第一个是现存的或者说我国现存的,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历史上真正最早的。在《神农本草经》以前肯定还有更早的药学专著,这个现在在一些古代的文献当中还能够发现一些这样的书的名称。比如说文献里面记载淳于意得到的《药论》,这个就是一部药学专著,这个是没有争论的,它早于《神农本草经》。但是这些书的内容是什么?一无所知,现在只知道书名,也就是说现在没有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在前面就加了一个修辞词。是现存最早而不是真正的最早,只是保存下来的本草文献当中,这是一点,注意。第二是药学专著,至于记载了中药,而且记载的中药品种不少的书,在《神农本草经》之前的也不少。比如我们刚才在讲中药知识的积累的时候谈到的《山海经》、《诗经》,甚至于《五十二病方》。尤其是《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药物二百多种,数量也很大。但是它不是药书,不是中药学的专著,也就是说它不是本草书,《五十病方》是一个方书。那么其余的呢,与医药无关的一些著作。所以我们是讲的药物学专著,所以要把这个基本的一些概念搞清楚。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医药的一些重要的资料,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这一段文字的第五行的后面,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就是《神农本草经》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或者中药学理论或者说本草学理论的基础。这个主要体现在《神农本草经》的序例里面,我们书上谈到了在这个序例里面,药物要注意它的采造时月,就是它的采收加工要注意,这个我们后面要讲,要注意它的时间性。真伪陈新,要注意它的品种是否正确,药品储藏的过程当中也是需要注意。尤其是中药基本理论就是我们后面第四章要学的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我们现在一般要讲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四气,第二个内容五味,第三个归经,第四个升降浮沉,第五个毒性,或者又叫有毒无毒,这样五个方面,主要的五个方面。但是在《神农本草经》都有中药最基本的性能理论,这(是)中药理论的核心。这五个重要的理论,它当时提到了三种,一个提到了四气,药物有四气,而且《神农本草经》在每个药后面一般都标明了它的四气寒热温凉,当然没有凉性。寒性、温性,我们也是在讲四气的时候再说。标明了它的药性。药味,到底是酸的、苦的、辛的,这样的一些药物的味,四气五味。另外有没有毒性,因为它分类三品本身就是按照有毒无毒作为一个标准,所以毒性总结出来了。另外的两个理论呢,归经和升降浮沉,它也是从产生到形成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成为一种性能的理论,应该说成熟于金元时期,这个归经和升降浮沉。所以我们这里是初步奠定了,初步,因为它只是把主要的理论提到了。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对这一点也是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过去在有的考试当中,也考过这样的这种多选题。比如说《神农本草经》确定的性能理论有以下哪些,就把五个方面的中药的性能的理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列出来,有的同学就不能正确的选。其实我们的书上讲得很清楚,那《神农本草经》提到的总结的性能理论是三个方面,就是气、味和毒性这三个方面。在我们书上也说得比较清楚。另外配伍法度,就是中药的配伍,《神农本草经》提到了有七情,这个我们在总论里面还要讲,就是说中药药与药之间配合起来用有七种情况。这七种情况可能是增加疗效,有的是降低疗效,有的是降低毒副作用,有的是增加毒副作用,这样一些。尽管当时的文字比较古朴,但是现在药的配伍还没有超越《神农本草经》所总结的那几种情况,药与药之间同用以后,要不就是增毒减毒,要不就是增效减效,或者说互不影响,这么几种关系。应该说《神农本草经》的概括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这么二千多年了,到现在就包括西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也不过如此,只不过它的表述的文字不同而已,但它内容的实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书上谈这个配伍的法度,也是总论里面今后要学的重要的内容。比如说还谈到了药物对剂型的选择,在《神农本草经》的序例里面就言简意赅的提到了药物有宜丸者,就是有的适合作丸剂;有宜酒渍者,有的药适合用酒来浸泡,酒渍,那个三点水一个责任的责;有适合于水渍者;有的适合于汤煮者,就是说作为煎剂,用水来煎煮;有的是兼宜的,有的是不适合作丸剂的,有的是不适合作酒渍的,有的是不适合作汤剂的。那么用现在的观点来说,这个就是药剂学当中,药物对剂型的选择。比如说有的药它的有效成分,如果它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酒精,溶于酒,那当然它既可以煎煮,做为汤剂,用水来作为溶媒;也可以泡酒,作为酒剂,用酒来作为溶媒;但是中药里面有很多的药它的有效成分不能溶于水,它是非水溶性的。比如说我们今后要学的峻下逐水药当中的甘遂、大戟,或者以后要学的清热药当中的青黛,以后要学的琥珀等等,很多药。这些药的有效成分它不能溶于水,它不能作汤剂。所以《神农本草经》就提到了有的是不能水煎,对现在的制剂,包括我们临床医生在临床处方,都非常有指导价值。所以现在比如说我们中药一个处方,把这个复方要搞成一种中成药,那首先要分析它主要的有效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效的化学成分是哪一类的?是水溶的,醇溶的?或者怎么,来确定它提取的工艺,进行工艺的筛选。现在也是新药开发当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这个在《神农本草经》就提到了。但是《神农本草经》仅仅的提到的是药物的理化的性质对于剂型有选择。另外患者的病情,对剂型还有选择,这个病情的缓急轻重不一样,所以后来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当中就加以了补充,还有这个要考虑病对剂型的选择。实质上这些在本草文献里面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我们这里也是一个初步奠定,它是从一个侧面强调的药物这个部分多一些。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临床医生开处方的时候,还是没有完全的遵守,希望同学们以后要搞清楚,有的药是不能作汤剂就不能作汤剂的,比如说清热解毒药的青黛,它就是不溶于水,有效成分,那作汤剂,那就是浪费了药。但是我们现在临床见到把青黛作为汤剂的煎煮的比比皆是,当然它有客观的原因。我们在介绍青黛的时候还要讲这个客观的原因。有的是亟待于解决的。另外在我们的中药教科书上,在我的印象当中,好像是从二版、三版教材就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七版教材,我们今后的开窍药当中有一味药叫做苏合香,苏合香后面不作汤剂,宜作丸散。苏合香是不能作散剂的,也不能作汤剂,因为它有效成分是非水溶性的,它不能作汤剂这是对的。苏合香可以作丸剂,也可以作酒剂,它能够很好地溶解在醇里面,但是它不能作散剂。但是在这教科书上呢,一直在二三十年内教科书互相抄,都是说宜作丸散。为什么苏合香不能作散剂?苏合香的药材是一个半流体状的药材,它是稀的、软的,就象那个冬天的蜂蜜,那当然比那个(蜜)还要成形一些。它没有办法粉碎,不可能干燥,那干燥它整个药性就失掉了。所以就包括教科书上讲的,写上的苏合香作散剂也是错误的,也是违背了要考虑药物对剂型的选择。但这一类的例子还是很多的,以后在具体的药物当中可能还可以给同学们举一些。象这样的一些内容,应该说都是中药的基本理论,这个基本理论最初就是由《神农本草经》开始奠定,所以我们说它的第二个价值就是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基础。这个就是理论上的价值,对于我们中药学。第三点,就是这一段当中的倒数第三行的最后一句话到下面一行的一句话,《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就是经过了一二千年,《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一些药物它的功效主治现在还在用,仍然非常有效。我们今后学的这个教材,比如说解表药,我简单的数了一下,大概一共有27味解表药这第一章,这27味解表药当中好像只有七味药是后来的本草收载的,其中20味都出自《神农本草经》。那么从解表药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发现,《神农本草经》的药到现在也是我们临床的常用药,我们整个这个教材上我们要学的320味药左右,至少一半以上都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它的实用价值可见一斑。比如说《神农本草经》记载丹参,能够除烦满,胸中满闷,心烦,在现代用丹参来治疗冠心病,当初就是根据这几个字。这样子慢慢发掘出来,现在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胸中烦闷、心绞痛这些(症)常用的。至于我们书上谈到的什么黄连治疗痢疾,麻黄平喘,茵陈蒿治疗黄疸,半夏的止呕,苦楝的驱蛔虫等等,我们今后通过具体药物的学习,这个就更多了,我们至少要学100多种《神农本草经》的药物。所以《神农本草经》的学术价值就是一个文献价值,那就是最早的,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第二个就是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中药理论的基础;第三个就是实用价值,它收载的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一直到今天都非常有效。这个是书上的内容,我们就主要要求大家了解这样一些基本的内容。我补充一点,补充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第一个就是关于《神农本草经》的版本的问题,因为《神农本草经》过去是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的,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汉字,那个册字,一册书,二册书,那个四竖就是很多简,中间那一横就是把简串起来,那个叫韦,我们下面要谈到,那个用皮做的,所以那是一个象形字,册字。那不便于保存。所以《神农本草经》可能最晚在北宋初年,原书基本上就亡失了,见不到了,那么我们现在见到的《神农本草经》都是从南宋开始,南宋一个叫王炎的人开始,就从古书里面,古代的文献里面把《神农本草经》的资料收集起来,重新整理也就是一个辑复的过程。因为王炎的影响不大。明代卢复也开始辑复,当然也没有很大的影响。辑复很有成效的是清代,清代比如说顾观光、黄阖运、孙星衍有很多,但是比较好的就是孙星衍的。国外有日本的森立之(等),这些也有几本。现代,比如说曹元宇、王筠默等等,也有不少的学者进行辑复。由于他们各人占领的资料和角度或者学术观点或者辑复古代文献的水平,这些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内容有一定的出入,所以我们今后从事中药研究,要引用《神农本草经》的原文,一般要注明是谁的,谁辑复的《神农本草经》,要说明它的作者或者版本,不然的话另外的人从另外的版本来翻怎么会不一样呢?或者不完全一样,就会出一些问题。所以这个是对使用《神农本草经》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另外《神农本草经》由于当时的文字比较古朴,因为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文字也不能多,也非常精炼,也非常古朴,所以要正确的对待《神农本草经》上的一些比较古朴的文字。在《神农本草经》里面,比如说有一味药叫做莨菪,一种茄科植物,莨菪。另外有一味药叫做麻,就是大麻,就是我们后面要学的火麻仁的幼嫩的花絮或者果絮,这个来入药的时候,那么这样两味药下面,它《神农本草经》就有多食,见鬼。好像用多了,吃多了,要见鬼。过去常常有人就用这样的内容来批判或者批评中医中药,说它不科学,怎么见鬼之类的话都在中药书上出现。其实这个是非常珍贵的本草文献资料,它就是用了这两种药量大了以后的一种中毒的表现,是一种幻觉,产生了幻视。因为当时没有什么幻觉、幻视这一类的语言来描述,在当时古朴的用语的情况下,它只能说量用大了要令人见鬼,看见到了一些不实在的虚无的东西。其实这也是对两个药物毒性反映的最客观的一个纪录,应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不但不应该谴责,我们还应该加以发掘,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研究。象这样的例子也是常常会有的,所以要正确对待里面的一些内容。第三点当然我们要承认它有不足的地方,有它的历史的局限性。因为《神农本草经》明显的受到了道家和方士的一些思想的影响,首先《神农本草经》为什么收药365,从现代的研究,到了东汉时期临床用的药物远远不止365味,为什么只收365味?这个就是受道家和方士思想的影响,那就是要应周天之术,什么周天之术呢?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要365天,每天一味药相应,只收365味药,以成周天之数,那么这个就是一个局限性。另外由于受方士的影响,当时很多的矿物药,都认为能够补虚,对身体有好处,对它的毒性忽略了或者没有发现,造成了一些很消极的影响。所以《神农本草经》上品的第一味药是丹砂,就是朱砂,以后要学硫化汞就是有毒的一种矿物药,而当时在《神农本草经》把它认为是无毒的,而且排在上品之首,这些都是由于历史形成的一些局限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它。这是关于秦汉时期和《神农本草经》的一些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