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部电影成为宗教

 leee68 2016-10-07

(原载于《头等客》杂志,有修改)


1999年5月,我在广州,忙着拍摄一条广告片,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电话:

“你在干嘛?”

“拍广告呢。干嘛?”

“我在虹桥机场。”他停了一会儿说:“去美国,看《星球大战》首映。”

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如此地羡慕一个人,之后也不曾有过:他居然,可以,去美国,看《星球大战》!首映!!


一个多月以后,7月1日,《魅影危机》在香港上映(中国的内陆上映是在北美上映半年后的11月),我早早买好了票,换好了星战纪念T恤,约好了朋友去香港看电影,当熟悉的音乐响起,熟悉的字幕“once upon a time”出现,我眼泪都快下来了:十几年了,我终于,在电影院里看到了《星球大战》。


1971年5月,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卢卡斯与联美公司达成了两部电影的拍摄意向,一部是《美国风情画》,一部是太空探险片《星球大战》。卢卡斯随即完成了前者的剧本,却被联美公司回绝,好在环球影业后来看中了影片剧本,决定注资拍摄。


卢卡斯用两年时间才完成《美国风情画》,在此期间,他才真正关注《星球大战》。由于《美国风情画》前途未卜和债台高筑,卢卡斯于1973年1月开始动笔编写星战剧本。

卢卡斯很快完成了仅有两页的故事大纲,却被环球影业告知:故事晦涩难懂,卢卡斯开始重新构思,再次拿出的大纲很有吸引力,可联美公司和环球影业均觉得投资太大,风险过高,所以拒绝投拍。

(请参见本公号今天另外一篇文章:《1973年的星球大战故事梗概》


卢卡斯后来找到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总裁艾伦·拉德二世,双方于1973年6月达成协议。尽管拉德不了解影片的技术要求,但他充分相信卢卡斯的天赋,为让卢卡斯担纲编导,他支付了15万美元。


卢卡斯在翌年(1974年)5月完成全片了剧本,故事中出现了绝地武士和西斯,主人公从大纲时候的将军变为少年,而汉·索罗是一个有腮的绿色怪物,楚巴卡的设计灵感则源于卢卡斯的爱犬印第安纳。

(初稿剧本请看本公号今天另外一篇文章:《星球大战剧本初稿》


《星球大战》中的很多元素开始成形,但故事情节仍与影片相去甚远。卢卡斯开始研究科幻题材,观看了很多科幻电影和书籍。

(星战剧本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具体请看本公号今天另外一篇文章:《星球大战是怎样写成的?》


1975年1月,卢卡斯完成了剧本第二稿,剧本中的卢克有很多兄弟,他的父亲只是出现在片尾的小角色。卢卡斯在故事中提出了绝地武士投身黑暗的概念,并请概念设计师拉尔夫·麦奎立(Ralph McQuarrie)绘制出了部分场景。

同年8月,卢卡斯完成了第三稿,片名为“The Star Wars: From the Adventures of Luke Starkiller”,故事情节与《星球大战》基本一致。


1976年1月,剧本第四稿问世,在好友格洛丽亚·卡茨和威拉德·赫依克的鼎力相助下,卢卡斯进一步修改了第四稿,《星球大战》的剧本终于大功告成。


1976年3月22日,电影史上最了不起的电影《星球大战》,在突尼斯沙漠中开拍。


早在1975年,卢卡斯发现20世纪福克斯公司已经将视觉特效部门解散了,于是他成立了工业光魔(这个公司后来成为全世界最大最牛的电影视觉特技公司,他们拿过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大概超过其他所有公司的总和),开始拍摄星球大战。

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一开始就意识到他们在拍一部伟大的电影:当时的多数剧组人员,都将本片看作是儿童片,“骗小孩的机器人电影”,所以工作中缺乏认真态度,他们认为很多场景都滑稽可笑。扮演R2-D2(就是哪个矮矮的小圆筒机器人,没错,那里边其实有一个演员)的肯尼·贝克后来承认他一度认为本片必败无疑。

主演哈里森·福特觉得丽亚公主的发型和楚巴卡的造型非常怪异,而且很多对白都晦涩拗口,他曾对卢卡斯说:“你可以打出这些狗屁文字,乔治,但你根本说不出口!”


影片原定在1976年圣诞节期间上映,但是看到剪辑师完成的初剪版本后,乔治卢卡斯大惊失色,随即请来正在帮马丁·斯科塞斯剪辑《纽约,纽约》的老婆玛西娅·卢卡斯重新剪辑,并且重做了几个特效镜头。

卢卡斯曾把最初版本的《星球大战》播放给他的朋友们观看,可他们的反应着实令人失望,只有一个人喜欢——斯皮尔伯格,他认为大家之所以缺乏兴趣,是因为片中没有完成的特效。但是卢卡斯却觉得,大家是真不喜欢。

与此相反的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上层主管全都喜欢上了《星球大战》,情不自禁泪流满面的加雷斯·维根甚至认为《星球大战》是他看过的最伟大的电影——所以很多时候,制作人比艺术家更接近观众的口味。


1977年5月25日,《星球大战:新希望》上映,一个时代开始了。

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影院有意放映本片,福克斯公司随即提出,如果影院想上映当时大红的《午夜情挑》,就必须搭配上映《星球大战》——《午夜情挑》是西德尼谢尔顿的小说改编,用现在的话说,是大IP,影院争抢,《星球大战》没人要,只能搭配着来。结果,这么多年过去,《午夜情挑》早已经被忘记,《星球大战》成为这个星球上的文明符号。

《星球大战》的巨大成功立竿见影,在影片上映的3周内,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价翻了一倍。在此之前,福克斯公司的最高年盈利为3700万美元,而在1977年,该公司的全年盈利增至7900万。

《星球大战:新希望》的最终票房是接近8亿美元——1977年的8亿美元


1980年5月21日,《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上映,这部电影结尾处那句台词“我是你父亲”成为了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台词。

1983年5月25日,《星球大战:武士复仇》上映,星战三部曲完成。

就在那一年,我得到了一本名叫《太空帝国》的小人书,看完之后,我就当场疯了: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好看的东西。


对于热爱科幻的我来说,《太空帝国》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小人书,又过了一年,我才知道了《星球大战》这部电影,而《太空帝国》其实就是根据《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改编的,于是,我想方设法,找齐了所有的《星球大战》的连环画和小说——那时候没有版权意识,各种改编很多,有些连环画是根据小说来描绘的,因为没有看过电影,形象都凭想象,所以画得很山寨,主角的家里还有电饭锅、微波炉,后来被收藏者称为“充满80年代中国趣味的《星球大战》”——就是这些小人书,让我看到了《星球大战》。


1987年,我所在的城市开始有了局部的有线电视,主要的节目源,都是从沿海流入的录像带,港产武打片为主,也有国外的动作片。

暑假,一个炎热的下午,我打开电视,电视里是一片冰天雪地,有个人骑着一匹雪白的生物在雪原中穿行……我当时就呆了:这个,难道是,《星球大战》?

当局中人隔空把一个电筒一样的玩意儿招到手中,然后“嗡”地一声打开的时候,我脑袋里也“嗡”地一声——这个!就是!《星球大战》!

那个夏天,我一直守着电视,因为我们当地的有线电视录像带有限,所有节目都是来回播放,至于他要播啥,完全随机:取决于放录像的那人信手拿起了啥。所以,我要看全《星球大战》,就必须守在电视机前,不舍昼夜。而且他播放的顺序也是完全随机的,先播了第二部,然后两天后播了第一部,然后三天后又播第一部……好歹,我看上了《星球大战》三部曲。


这个时候,在全世界范围内,《星球大战》已经超越了电影,成为了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了宗教:在英国的一次人口普查中,约四十万人在宗教信仰一栏填上Jedi(绝地武士)或者原力,这个数字比英国的佛教徒和锡克教徒加起来还多,“绝地/原力”教因此成为英国的第四大宗教。

而在中国,知道星战的人却是极少数,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能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同好实在是太难了:一般人不会看过这部电影,看过这部电影的多数是电影专业人士,而国内专业人士们对《星球大战》都是不屑一顾的——我跟电影学院的哥们儿说我最爱的电影是《星球大战》的时候,他看我的眼神就像教授看文盲,满是同情。


1997年,我在广州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给公司起名字的时候,我毫不犹豫说:就叫skywalker吧——于是,我的公司叫做天行者。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还会在电影院看到星战——一直到1999年后,《星战前传》上映。


不是资深星战迷,无法体会《星战前传》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么说吧,就像《大圣归来》里的江流儿见到了大圣:妈呀,原来这是真的!

所以,当我星战迷小伙伴告诉我去美国看《星战前传》首映的时候,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如此羡慕过一个人——以后也再也不曾有过。


而在美国,人们已经疯了:为了看这部等候了16年的电影,全美有220万全职雇员专门为此请假,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亿9300万美元。《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由于太多职员宣称要参加星战新片的首映,所以很多公司不得不闭门歇业。

首映日是1999年5月19日,而希望抢先购票的影迷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在各大影片门前排起长龙。为避免造成哄抬票价和一票难求的局面,发行商曾一度要求影院在影片开始上映后才可提前售票。不过,在与美国国家剧院协会磋商之后,卢卡斯终于同意在5月12日开放预售,每人只限12张,于是在票贩子手中,每张预售票最高被炒至100美元……


1999年7月1日,我坐在香港的电影院,看我人生中第一场《星球大战》电影,黑暗中,都是和我一样穿着奇怪的星战服装、手里抱着光剑的人,每出来一个角色,我们嘴里都同时叫出它的名字……我这辈子最愉快的观影体验,莫过于此。


20002年5月16日,《星球大战前传2》上映,这一次,香港和美国同步上映,内陆影院是在7月1日上映。


2005年5月19日,《星球大战前传3》上映,这一次,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和北美同步上映。

由于时差的原因,首映场比美国还早了8小时,由于文化的原因,没有多少人和我抢票,于是,我轻松地买到了首映的票。

午夜,从电影院出来,我想起了那个当年去美国看星战首映的哥们,他后来移民了,住在美国,今天,他也要去看首映,此刻,他还在电影院外排着大队,等着几小时后入场呢。

于是我掏出电话,给他打了个电话:hello,我在北京,刚看完星战……



今天:

2015年10月20日,居庸关长城,数百位星战影迷站在长城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文版正式预告片在长城上进行首播;预告片结束后,银幕从中间打开,后方长城上伫立的500个暴风兵磅礴露面,占据了整段长城台阶,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居庸关长城的四个烽火台顶,也依次点亮了“原”、“力”、“觉”、“醒”四个大字……

我没去,天太冷。


12月18日,《原力觉醒》全球同步上映,不过,中国要给《寻龙诀》《恶棍天使》还有一部啥的国产联盟让路,明年1月9日才上映,我当然不会等:早早来到了东京,买好了预售票——18日的票,16日开始换票。

16日凌晨,零点,要日本人的朋友上网帮我换票,瞬间网络就死了……

半小时后,东京市区内最大银幕:六本木的东宝,首映电影票到手!

熟悉的亲人们,我又来啦!


附记:关于《星球大战》的10件小事。


  • 1977年,《星球大战》在日本首映后,现场观众一片寂静,片方以为影片受到了冷遇,后来他们才得知,沉默在日本是对一部电影的最高褒奖。


  • 在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制作阶段,卢卡斯打赌该片的票房会超过《星球大战》,而他和斯皮尔伯格商定的赌注是各自影片盈利的2.5%。最终,《星球大战》的全球票房将近8亿美元,而《第三类接触》只有3亿,于是时至今日,斯皮尔伯格依然会收到第一部星战电影的盈利分红。


  • 《星球大战》第二部那句“我是你爸爸”是整部电影最大的转折,为避免演员走漏风声,卢卡斯把剧本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最后一刻:直到开拍达斯·维达和卢克对决那场戏的当天,马克·汉密尔才知道维达是他的父亲。此前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卢卡斯本人、导演厄文和两个编剧。


  • 《星球大战3》的导演人选原本是斯皮尔伯格,但卢卡斯在拍摄《星球大战2》的时候,跟导演工会闹翻了:因为《星战》的片头只有那经典的黄色字幕“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银河系”,包括导演在内的所有人都在片尾字幕中出现,而导演工会的章程要求必须将导演名字打在片头,最后卢卡斯保留了经典的片头,代价是付出了高额的罚款,其后他退出了导演工会,并且失去了聘请任何导演工会会员的机会。斯皮尔伯格当然是美国导演工会会员,所以,最后他没有执导。


  • 拍摄《星球大战3》的时候,来自全世界的几万名影迷都想来探班,剧组不得不对外宣称是在拍摄名为《Blue Harvest》的恐怖片,剧组人员的帽子和体恤上也都印上了相关标记,还加设了栅栏和24小时保安。


  • 《星战前传1》是影史第一部使用杜比环绕立体声EX的电影。而且有些镜头是用DV拍摄的,卢卡斯相信没人能分辨出来。


  • 《星战前传2》是整个系列中最长的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没能成为年度票房冠军的星战电影。


  • 《星战前传2》是影史第一部使用高清24帧数字摄影机拍摄的主流电影。拍完之后,卢卡斯说:我再也不想用胶片拍电影了。


  • 《星战前传3》是唯一一部未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的星战电影。

  • 安东尼·丹尼尔(Anthony Daniels)和肯尼·贝克(Kenny Baker)是仅有的两位出演全部六部星战电影的演员:他们俩演的是那两个机器人——C3PO和R2D2,其次是扮演尤达的弗兰克·奥兹(Frank Oz)出演了5部——唯一没有演的那部,尤达是全数字做出来的。


喜多瑞剧本观察,专属于编剧的微信公号:来自编剧,为了编剧。


我们不谈制作,只谈剧作,关注行业内热点事件,从专业角度分析当前热映影视剧剧作成败,和优秀编剧分享创作心得,分享经典剧本。


点击文章上方蓝色字“喜多瑞剧本观察”,选择“关注”,订阅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