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正手对号入座了吗?

 海竣云 2016-10-07


━━━━━


什么样的来球,要调整到什么位置,击球瞬间你面对什么样的几何角度……类似这些问题,是每个球员完成每一次击球必须考虑的。




可是,有不少打了多年网球的同志在练习正手时,却从未强调过这些基本的击球要素。相比较,国内网球爱好者更沉迷于技术本身,也就是我们通常是说的“动作技术”,而不是“击球技术”。要知道,当我们站在球场上,最终要的是击球效果,而不是动作结果。过于苛求动作的同志,往往极很容易走上歧途——只涨球龄,不涨球技。


今天我们就要解决来这个问题。从实际出发,以正手为例,根据比赛场上最为重要且是出现最为频繁的五种正手击球情景,提升几种更具实战性的正手击球技术要领。在读文本文后,如果你还能有计划有步骤的熟练了这些击球,可以想象,不但你的正手失误会大幅度减少(这点极其重要),而且在场上也将变得更加冷静自若,击球有效性倍增。

━━━━━

正手后场高球


我知道高球对于很多业余球手来说都是一大麻烦,可越是麻烦偏偏还就越容易碰到,因为对手总是聪明狡猾的。




其实,处理好这类高球务必掌握两大原则:第一,拉拍要高。这点会让你在处理高球时发力变得容易。试试。第二,选位要早。这能保证你击球时身体重心由后向前的平稳而完整的推送,即是充分的利用好了“线动量”(身体重心向前的力量),这可是击打高球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小窍门需要你了解。还击正手高球最好是用和来球相同球速相同弧线的球还击。常见的错误是,一些水平较低的业余选手喜欢玩命地硬打这种又慢又高的球,由于各方面原因,命中率不敢恭维。两相比较,采取相同速度和弧线的回球,就容易多了。这里我尤其提倡击球的效率。一旦你引拍和选位两方面都做得没问题了,练习一段用相同速度和弧线的方式回球后,接下来就可以逐渐增加击打高球的侵略性,回球也可以相对更平了。


━━━━━

向外跑动中正手


第二个情景正手是向外跑动中的正手。首先着重提醒一点:由于是跑动中完成正手,因此如何更快地跑起来可能比该怎么打还重要。




对于向外跑动,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个步法就是启动前的分腿垫步。业余球手常犯的错误是,一看见来球离身体远了,就拼死拼活不顾一切的冲出去……殊不知如此自因为快的跑动方式并不是最快达到击球位置的方式。记住,一旦来球会飞向远端时,垫步启动!


另外还有一种高水平球员采用较多的启动方式。还记得尼克视频教学《致命正手》里,那个启动时漂亮的外侧脚回撤步吗?就是这个变形的分腿垫步,也有利于你更快达到击球位置。



向正手远端启动时,分腿垫步必不可少。


说了跑动,再说击球。跑动中的正手击球同样强调两点:第一,用开放式站位击球。重点是外侧脚牢牢撑地蹬伸,不仅利于身体平衡,同样有利于回位。第二,加速转肩在跑动状态下,腰的预转受限,因此击球力量主要来自肩膀转动,如不强调加速转肩,一来击球绵软无力,二来容易出现击球点偏晚的情况。这里还有个友情提示:纳达尔只有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不借转肩的情形下仅靠胳膊完成同侧随挥。


━━━━━

Inside-Out or In 正手


毫无疑问,Inside-Out or In 正手是今天正手进攻的主流方式。个人以为,打好这两种击球的最难之处在于正确的脚步。对比前面所讲的向外跑动中正手需要移动到来球的右侧,完成Inside-Out or In 正手时,则需要移动到来球的左侧。除此之外,前者用开放式站位击球,而在打Inside-Out or In 正手时,应该用中间式(亦即是国内常说的封闭式)站位,击完球后,重心应落到左脚。




从技术层面来看,在准备采取Inside-Out or In 正手时,上举拍头高引拍是所有Inside-Out or In技术要领中最为重要的。而在站位选择上,越是偏向左侧,则击球的隐蔽性越强,这就是说,对手要判断你到底是打Inside-Out,还是Inside-In 的难度更大。因此建议,及早调整到来球的左侧准备。


━━━━━

正手进攻中场浅球


如果你具备出色的进攻中场浅球的能力,那么对手的回球就会很有压力,因为他总是担心将球回浅被你惩罚而始终处于紧张的发力状态下,最终的结果便是失误增多。反之,你若不具备进攻中场浅球的能力,那么对手回球的压力骤减,或许他还有种你拿他没办法的得意。更有甚者,见你不大会处理浅球,就有意用浅球吸引你上钩,再伺机穿越。总之,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手进攻中场浅球的能力是直接反映你比赛水平高低的一面镜子。




也许有人会对浅球不以为然,认为进攻浅球是种很简单的击球方式。如果真如你所想,我们就不应该经常看到如此多的休闲甚至专业选手打丢中场浅球了,尤其是在压力下。


正手对付中场浅球有三个方面尤其需要广大业余球手注意:一是靠近球的节奏和距离。节奏上,讲求来球慢则整个调整准备动作也要慢,反之则快。但实际业余比赛中,多数人犯了同样的错误:着急忙慌地冲上去,没有步点毫无节奏,紧巴巴地拼命发力。距离上,有个最普遍的错误:击球时离球太近!想进攻加力时发现自己已经把球“挤”着了。如此发力效果自然大减。这里我们提倡保持身体与来球充足的距离(比底线时多留出半步),以便最后的迎前击球。更何况,攻击机会球时击球点本身就应该较平时更靠前。第二方面,不必发全力。如同足球射点球一样,网球场地的长宽以及网高也都是精心丈量好的,你只要对准了目标同时具备一定的球速,对手救到的概率非常小。第三方面,信心。道理就不用我多讲了。唯一的一句话:只有反复的训练才能带给你十足的信心。


━━━━━

正手上旋VS下旋切削


当职业网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双手反拍时,不少专家学者都坚信,现代网球正在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方向正在飞速发展。双手反拍就成了反手更高更快更强的象征。的确,这看起来像是网坛向前发展必然的方向,可直到穆雷的出现,猛然又让很多人感悟到节奏的威力,它不单对业余选手有效,这些变化即便放在在对抗激烈的职业网坛依然适用。




穆雷反拍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抽切的精彩结合。这点对于一个双反选手来说显得难能可贵。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如何用正手对付穆雷一类的切削,这在业余赛场可能尤其需要特别学习。




归纳正手上旋对付对方的下旋切削的所有要领,关键就在一点:即分清对方来球的深浅。来球较浅(落点在发球线附近)时,要领为大跨步小引拍;来球较深时,小碎步早出拍。补充解释下,小引拍的目的是避免击球点超过身体。同时由于击球时距离与对方底线已经缩短,因此要保证回球的安全性,防止出界。早出拍的目的是,因为来球落点已经逼近你的底线,落地弹跳到达你身边的距离很短,再加上切削的性质,所以挥拍的动作一定要比平时早,方能保障在有效位置击中球。


━━━━━ END ━━━━━


来源:《网球》杂志(标题有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