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文蔚

 迷路佛 2016-10-08



  

  2014年过年前夕,我和一群朋友奔赴广州去看莫文蔚的演唱会。那时,站在台下,我安静地欣赏着舞台上这位跃动的女子。大多数时候,她都像一只随性的小野猫,让人出乎意料,捉摸不透。但某些瞬间,我会忽然忆起那些关于她人生经历的报道,羡慕她的每一步都走得精彩纷呈,就像一个深谙攻守之道的棋手。

  可能是兴奋过度,我们忘记了提前订购回程的车票……索性,我们留在广州连High了两场“莫后年代”的演唱会。


  

  是的,莫文蔚是我最爱的女歌手,没有之一。当我在《我们来了》的嘉宾名单中看到“莫文蔚”三个字时,说实话,内心的小激动难以掩饰。那是唤起我无数少女时代追星记忆的标识,就像那连high了两场的演唱会,已经成为我对于2014年年末的记忆坐标。此时的我只知道她必然是一个了不得的女人,却不知道她会以怎样的姿态出发。从没有这么强烈的期待在我心中发芽,但我又莫名相信当节目录制结束的那天,“莫文蔚”三个字会在我心中生根。

  爱吃的女孩总是这么神奇

  第一次录制是在澳门,当莫文蔚从车上下来的那一瞬间,我惊了一下,她比我年初在长沙演唱会时看到的样子又瘦一圈。我大胆地叫了她一声Karen,她过来和我拥抱,没有丝毫距离感,仿佛怎么称呼并不能成为她与我这个编剧的第一层壁垒。


  

  打破壁垒、变得熟络是从熟悉她的各种生活习惯开始的。记得第一天开机的时候, Karen的跟拍摄像勇哥就急急忙忙跑过来告诉我:“Karen她饿了!你带吃的了吗?”当时的我简直哭笑不得(其实,当时才吃完午饭)。这里不得不说,Karen吃饭,一定得先来上一碗白米饭,有时候体力消耗过大,晚上必须得吃了宵夜才睡得着。每次录制前,我其实什么都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给她带干粮带足了没——这个瘦瘦的身体内实在是有个大大的胃啊!我时常在监听里听到Karen嗷嗷呼唤:“啊~好饿啊!Lucy~ Lucy~我饿了~”有时候录制过程中,她会对着自己的随身麦碎碎念:“好饿啊~好饿啊~”有时候在现场,完全不管几十台摄像机在身边是否会拍到自己,一副咱先吃饱了再说的状态,简直萌化了现场的所有人。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凡人都是大开吃戒又嚷着减肥,而她却怎么吃都还不胖。人家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在Karen这里,这句话变成了——爱吃的女孩总是这么神奇。


  

  跟着她,永远爱上十七岁

  可能因为对食物的特殊依赖和感情,餐桌前的Karen总会情绪高涨,给人一些小惊喜。在澳门塔旋转餐厅,她主动谈起了和老公由初恋到挚爱的关系转变:“错过之后又完美地遇见,这就是爱情最好的归宿。我永远是他那个十七岁同学。”这是Karen对爱情的诠释。这时的她仿佛回到了那个十七岁的娇羞小女生,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后来在腾冲鲜花宴,她说每次回到家中都能收到老公的一束花,令旁人都艳羡不已。她依旧以“永远的十七岁”作为对他们羡慕眼光的回应。

  究竟是什么让Karen有这份幸福的内在光华?我很好奇,直到有一次Karen回忆起童年往事:“我有一个红头发的比利娃娃,它的胸口有一颗心,上面写着‘I LOVE YOU’,我每次抱着它我就会要看它的‘I LOVE YOU’。小时候,哥哥都会陪我玩这个娃娃,我们会一起弄一个‘公仔电视台’,几个娃娃一起做新闻报道员,都是我哥哥逗我开心,陪我玩……”


  

  都说有哥哥的妹妹是最幸福的,当成长的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有爱的香氛,Karen怎能不可爱?的确,她是高冷性感的舞台女神,但这与内心住着小公主的十七岁女孩,并不矛盾。

  每个人,都在她的歌里谈过恋爱

  苏州,KTV之夜,一首Karen和费玉清版的《当你老了》,天籁和声完美融合,引爆了当晚的收视。原本两个小时的录制计划,大家嗨了四个小时还不肯散去。偶像之家的上空,整晚回荡着Karen的歌。作为这一季的歌声担当,她的声音,仿若一张典藏版黑胶唱片,《电台情歌》、《阴天》、《广岛之恋》……无论哪一首,都能引领全场人大合唱。当《忽然之间》的旋律响起,犹如沉积千年的檀木,幽暗却芳香,随着Karen的浅吟低唱,不经意间仿佛沁入骨髓 ……镜头前,我看到有人相拥而泣,镜头后,身旁有人在落泪。


  

  这是我作为编剧一直期待的画面。因为我太明白,“莫文蔚”这三个字,对我们的青春有怎样的份量。在多少人青涩懵懂的岁月中,在还不懂爱情究竟是什么的年纪,每一个人,都在她的歌里恋过爱——“他不爱我,说话的时候,不认真,沉默的时候,又太用心……”(《他不爱我》)。她的歌,唱出了多少人内心的孤寂,所以他们说:“人生不看不听,至少要去一次莫文蔚演唱会。”所以,这一幕从我脑海中的虚构场面,变成LIVE现场时,我激动得几近颤抖。这一夜,不眠,迷醉,却也真实。


  

  爱“真人”不爱“秀”

  私底下的莫文蔚总是一身随意的运动装,能穿平底鞋的时候一定不会穿高跟鞋,因为这样子可以大步走路,轻快舒服;笑起来的时候肆无忌惮,毫不扭捏矫情,仿佛她并不是个大明星。她总热情地跟在场的所有人打招呼,很多事情亲力亲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甚至有时候也会毫不留情面地跟我吐槽游戏设置“好变态”,然后瞬间角色转换,和我一起讨论这个环节是不是这样子更好玩……


  

  其实女人有很多种活法,Karen就是这样,每一分一秒都活得真实洒脱,在她身上,保留着如孩子般的纯粹。她不争不抢,活出自己最喜欢的姿态,一切开心就好。如果说,在节目中,你看到的莫文蔚是这个样子或那个样子的,那么,私底下,她即是如此。


  

  记得成都站录制前一天,飞机晚点,紧接着又要参加看片会,连吃饭的时间都不够,好不容易等到一切结束后,Karen突然说要下楼和粉丝打个招呼。我当时有点惊讶,或许是因为早已习惯了明星们都要化好精致的妆容才能让媒体拍照、和粉丝们合影,更何况还经历了一天的车马劳累。因为第二天开录时间很早,我本想劝一下她不要下楼了,但是Karen说:“我下车就看到他们了,他们应该等了太久了,我打个招呼就上来……”虽然身份上是编剧,但我的另一重身份也跟他们一样,是歌迷,是喜爱着她的人。听到她这样说,窝心,她对粉丝这么暖;骄傲,我对她的喜爱“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她是真人,真心,真暖,不秀!

  爱,就要不满足

  “只要是关于舞台上的东西,她都很拼。”——汪涵

  偶像,就是要做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情。每一站的最后,都要完成一个巨大的Ending Show。通常只有短短三四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在苏州,要学会昆曲的唱腔动作,当所有人惊呼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唯独Karen,兴奋得不得了。所有新鲜的、有挑战的东西就会刺激到她的神经。因为她是莫文蔚,喜欢把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每一次排练,Karen总会让我帮她用手机录下来,只要有一点点空隙,她就在看视频,一遍一遍地记动作。昆曲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唱腔咬字到每个动作、眼神,都需要细致刻画,为了能把咬字发音练习得准确无误,我看到Karen的曲谱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像音标一样的字符。吃饭、休息、去往洗手间的路上……整个下午,我的监听耳机里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哪里去……”(《牡丹亭·惊梦》念白)。

  演出一结束,Karen兴奋地直呼:“我都要疯了,像做梦一样,我就想这样子回去睡觉,太美了!舍不得脱下来了。” 的确,她天生为舞台而生,走上舞台那一瞬间,那种淋漓畅快的气息,身边的人都能感应得到。


  

  又是一个不可能的挑战完美谢幕!在大家的称赞声中,Karen只给自己打了六十分。我反问,为什么?! Karen遗憾时间太短,没能做到更好。在她的心里,一百分永远不会留给自己。她说:“每一次表演我都不会给自己一百分,这样子你才可以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更好。你最好的表演一定要是你下一次的表演。”

  人生每一帧都在闪闪发光

  莫文蔚有一个座右铭——“Love what you do,Do what you love”(爱你所做的,做你所爱的)。这个一生特立独行的女子,这个用“爱”为自己注解的女子,一直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坚持,人生的每一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每一帧都过得闪闪发光。

  我庆幸有这样的小幸运,陪伴自己的偶像走过了这一段精彩纷呈的盛夏时光。正如歌里所唱,灯亮了,青春不散场,你是偶像,永远活得不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