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姑献寿”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传说,你肯定不知道!

 永不凋零蓝莲花 2016-10-08


传说若干千年前,吴境盱江的麻坊有个玲珑手巧的姑娘,美貌善良,正值妙龄,尚未婚配,大家称之麻姑。当时,天降瘟疫,蔓延数十里,凡染上病的死者十之七八。麻姑的父、弟、哥、嫂、相继病死,老母也卧床病危。她悲痛之余四处寻求良医良药。

邻近一老汉,也病息奄奄。小儿子是个猎手,在山中偶见一野菇,色红似血,好奇地拾了回家,老汉误以为是毒菇,叹道:“瘟灾之年,不如早死,免累儿辈!”遂将菇独自烹食,不料病情大减,老汉引以为喜。四乡近邻闻讯也奔走相告。

于是,成群的病夫遍山寻找,无奈寻之不得,麻姑却毫不气馁,决心涉万水千山寻找此药,以救亲人。

一日,麻姑路过云门与猛虎相遇,殊死搏斗间,忽然飞来一箭,虎坠于谷中,抬头看时,救她的正是青年猎手,麻姑又惊又喜,感谢救命之恩,陈说寻药救母之意,恳求引路。青年欣然应诺,途中患难与共,遂产生了爱情。

至一山峰,忽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只见云中一虬龙张牙舞爪上下翻滚,惊吓之时,猎手弯弓一箭,正中虬腹。刹时,电闪雷鸣,崖谷崩裂,山间豁然涌出一条咆哮大河,山腰飞出瀑布一对。

原来虬龙是母虬,因怀孕待产,腹内剧痛翻滚于云天,中箭后胎出丧命,母虬尸体形成穿山大河,娩出两条小虬,悬死于山腰化成一对飞瀑,雨过天晴,麻姑从昏迷中苏醒,只见猎手震死于河畔。

麻姑悲愤欲绝,抱尸投河,谁知尸体忽飘至水面变成石桥,架于山河之上,千山万壑间竟现出一条远去的通途。麻姑忍泪含恨,为酬壮志,毅然过桥登程,继续寻药,行至一山谷,忽闻琴瑟之声。

她循声近前观看,见谷中有一石铜,洞中一须发斑白的长老操琴歌唱,身旁一护内蒸气喷出,药味很浓,炉旁残留束束药草。麻姑悄悄入洞,揭炉见有似碧菇药丸,喜不自胜,偷一而逃。老翁发现大怒,拔步追上。

麻姑惊恐,吞药下腹,顿觉身轻飘缈,能腾云驾雾。老翁向空中抛掷彩练,将她缚倒,麻姑跪地哀求,哭诉始末,老翁怜其孤,嘉其勇,壮其志,免究其过。乃问道:“汝有无酿酒技术?”

回答:“出生农家。自幼善酿”。

老翁即出籼米、清泉、药草,令她试试。麻姑精心制作,果来佳酒,浓郁甘醇,香馥扑鼻。

长老大喜日:“寿酒有了,可去瑶池!”尔后告诉麻姑说:“你所寻野菇乃碧莲仙草,生长瑶池,为瑶池藻牺仙子用血液浇灌而生,能酿酒、灭瘟、治病,专为天宫制酒庆寿,凡人不可得。说有人拾得,乃因藻栖思凡,遗留山中罢了。王母得知甚为惊怒,将藻栖囚禁于碧莲洞多年了”。

麻姑听了大哭,毅然拜请长老,恳求指路寻药救老母乡亲。老翁拈髯冷笑:“我得道几千年,仙号南极,尚不可采碧莲而培育,因它生于瑶池非仙泉即枯,无藻栖血液则无药性;汝有何能敢胆大妄为?!”

睡在一旁的仙鹿听了,对南极说:“这有何难?虬尸成河,必有仙泉,仙翁寿杖一点,源源自出,此女吞食仙丹早成仙体,与藻柄何异?只是碧莲生长瑶池,非王母旨谕,谁敢去采?”仙翁沉思良久,忽大声叫“妙”!

附耳低声授计,遂与麻姑驾云至卧龙桥下,以杖击石成穴,内状如碗,一股仙泉舀之不竭。于是老翁扶杖牵鹿,麻姑手托酒盘,脚踏祥云往天官献寿。

但见宫殿巍峨,彩壁辉煌,三十六神仙躬身献礼,山呼万岁。上居宝殿的王母,对诸仙礼物极表冷漠,连看都不看一眼。忽然闻到酒香气味,睁眼一看,乃南极所献,她淡然一笑问日:“酒味如何?”

众仙呈上,王母饮之大悦,连称:“好寿酒!”问何料酿造?

答道:“碧莲”。

王母大喜,降旨南极为寿星,专门监管藻栖养碧莲以制仙酒,每逢寿辰必献。不久,麻姑奉命骑仙鹿进瑶官,放出藻栖,两相情深结成姐妹,采碧莲于兰中,骑着仙鹤,双双踏彩云而归。

从此,神功泉边成了碧莲池,瘟疫绝迹,酒味飘香,人们安居乐业,人寿年丰。一日,麻坊笙笛悠扬,鼓乐喧噪,乡亲们为麻母百龄高寿祝贺,宴会至半夜方散。

然后,全家饮之,顿时都身轻似燕。飘然腾云而去……

信息来源:文明抚州(口述:李祖寿,采录:熊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