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之六器—玉琮(黄琮礼地)

 内蒙古藏珠阁 2016-10-08

 

         六器,即六玉,古代祭祀时所用的六种玉石。《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 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里是六种玉石,除其中苍璧外,其余为五玉,也称五瑞”,用来祭祀五人帝及五人神,配以五方之色。

玉琮       

      玉琮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筒状物,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于祭地的玉器。玉琮的外型状似笔筒,外型方内洞圆。玉琮为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称。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各个历史时期的玉琮:


 安徽薛家岗文化玉琮

        距今5100年,与良渚文化同属新石器晚期。这件玉琮高2公分,宽1.8公分,射径0.8—0.9公分。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玉琮,此时的玉琮形体较小,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其造型略呈方形,中部有一圆形直通孔,外部四角凸起,四角中部各有一横切割的缺口,将凸起部分分成上下两节,琮的四个面,各有一竖直沟槽,使琮的四面形成了八块,此乃“外八方象地之形”也。琮的棱角圆润,玉的表面沁成了鸡骨白色。薛家岗文化玉琮与良渚文化玉琮相比,其制作工艺不可同日而语。



陶寺文化玉琮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


庙底沟二期文化 玉琮 


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晚期玉琮


石峡文化玉琮



金沙遗址出土玉琮

       金沙遗址“祭祀区”是古蜀时期一处专用的滨河祭祀场所,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年代约当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650年),它沿着古河道的南岸分布。古蜀人很可能最初是在河岸上进行祭祀,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将祭品埋在河滩上,上面用土进行覆盖,下次祭祀仪式之后又将祭品掩埋,经过长约500余年的祭祀活动,至春秋早期,河滩基本填平。这里发现60余处祭祀遗存,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以及数以吨计的象牙和众多的野猪獠牙、鹿角等。





三星堆文化玉琮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三星堆玉器也是大量的,与中原文化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真正的美石为玉的代表!其色彩、造型很多是巴蜀独有,中原文化是不可比拟的。





良渚文化出土玉琮

        良渚文化距今的年代,约5300年至4200年前,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因最早发现于浙江余杭市良渚镇而得名。这个时期也是玉琮的繁盛时期,良渚文化的玉琮所使用的材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的透闪石和阳起石,玉质较软,多数呈鸡骨白色或青色,其质地不纯净。良渚文化的玉琮制作非常规整,切割的棱角分明,其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其对接处常留有管钻钻痕。







































齐家文化玉琮

      齐家文化发育于中国西部的陕、甘、青、宁,由东至西最后落脚于甘肃地区。 齐家文化在中国西部的生产,与新石器时代最后的二百年中国的民族大迁移有关,在中国最接近于西方玉石之路的地方,这里出现了一批十分奇特的玉器,人们不明白一个盛产玉石的地方,竟然会出现大量制作十分粗陋的玉器?南方良渚古国在距今4200前的消亡,随后玉琮、玉璧以十分奇特的方式出现在了中国的西部,这是良渚人、三苗人被强行迁移到中国西部的结果。
















商周玉琮

        到了商周时期,中国历史已经步入了辉煌的青铜时代,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玉琮通天地、礼鬼神的地位,因此,玉琮进入了衰落期。这个时期出土的玉琮数量不多,玉琮的制作工艺也没有良渚文化时期那样的精美绝伦,神人兽面纹已经不复出现,较多地使用直线纹、凤鸟纹或蝉纹,其余多数为素面无纹,造型也没有良渚文化那样丰富多彩,除个别有圆筒状的以外,基本都是内圆外方高矮不同的方柱体。


商晚期玉琮新干县大洋洲乡商代墓出土






西周时期玉琮:






春秋战汉玉琮

        战国时期的玉琮现今发现的很少,此时仍然保持了内圆外方的方柱体造型,只是在琮面上出现的纹饰是本时代风格。较为典型的是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玉琮,其造型也是内圆外方的方柱体,在射的内外口沿以阴刻的手法琢出一周类似连珠纹的纹饰,琮的四面则装饰了战国时期常用的变形兽面纹纹饰,所有纹饰均采用了阴刻的方式,并且所有较长的线条,都是用点刻的类似连珠纹的形式连接,这在战国玉器中是不常见的。整体纹饰看上去,构图规整紧凑,线条虽是以点刻的方式连接,但绝无迟滞的感觉。这件玉琮无疑是战国时代的精品之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玉琮         

       汉代墓葬中发现的玉琮更少,并且见到的玉琮基本都是改造的或挪作他用了。1965年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的一件玉琮较为典型,琮呈内圆外方形,整体素面,切割规整,棱角分明,但在琮的上部却加了一个鎏金的银盖,并把玉琮的射当作了子母口,盖顶部镶嵌了一颗水晶纽,玉琮的底部加装了一个鎏金的银底座,其下还以四个展翅欲飞的鎏金银鹰作为底足,制作工艺极为精细。在顶盖边缘的一周琢有数个圆孔,由此判断疑是用作熏炉。而在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一件玉琮则又被改作了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殖器罩。由此而知,到了汉代玉琮已经失去了它早期原始的礼仪功能,而逐渐被淘汰了。

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玉琮



其他相关文章阅读:

土古玉中的龙图腾

古玉中的“动物世界”

国内外馆藏出土石家河文化玉器一次看个够!

国内外馆藏出土石家河文化玉器一次看个够!

国内外馆藏出土良渚玉器一次看个够!

馆藏真品玉人都长什么样?

躺在泥土里的古玉是什么模样?

纤纤玉手—摸过馆藏出土古玉的手都长啥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