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之侠者,如何佩戴才达“礼”

 青铜妖藏书楼 2016-10-08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进程,各式各样的兵器更迭不出,然而当战争的需求不在,很多兵器如今已经不为人前所显。然而剑,百兵之君。几千年来却一直在中国有着极其特殊重要的地位,从最初短小,轻便的战争武器到后来逐渐被刀代替,但却成为了中国达官显贵们用来炫耀展示地位的宠儿。剑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使得从文人、侠士上至宰相、帝王等各阶层都无不钟情于佩剑。

  

  剑的佩戴首先从剑出现之时就有,但是其佩戴的方式,随着本身制式的变化和朝代文化而不断更迭。主要有以下三种佩戴方式:

  (1)单耳(环)悬挂法

  

  此种佩戴方法流行时期距今比较久远,早期的青铜剑和钢剑长度均不长,而且大多不配外鞘。具体以西周早期的曲柄青铜短剑为例,多数在出土时都没有剑鞘或腐烂的剑鞘(如木质、皮革剑鞘)的痕迹,而大部分剑首上几乎都有一个圆环,这个圆环很可能是用来穿绳带,使剑能系吊在腰带上。这种佩带法可以在西汉的一件持刀俑上得到一些证实,这件俑的腰部很清楚地塑造了一把悬挂着的小刀,说明西汉时期仍在使用这种方法。

  (2)璏式佩剑法

  

  璏,《说文》上注:“剑鼻玉也”。(《说文·玉部》)那么,又何为鼻呢?“钮谓之鼻”。(《广雅·释器》)“钮,系也”(高诱注)联系起来理解,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这种剑鼻钮曾与很多春秋至秦汉时期的铜铁剑同时出土,开始人们并不了解它,许多专家对它的名称和用途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七八十年代,山西、湖南等地出土的几件青铜铸像上,出现了一些比较清楚的用璏佩剑的形象,秦始皇陵1号2号铜车马出土后,真相终于彻底大白,两辆铜车的驭手身上都配有剑,其腰带穿过剑鞘上的璏系与腰间的每一细节都表现得清清楚楚。而且铜俑剑上的璏的形状和近旁兵马俑坑出土的铜璏造型也完全一致,由此不仅证实了璏在剑鞘上的位置,璏式佩剑的方法,还证实了西汉时期很多雕璏精美的玉制剑器也是璏,这些玉璏一般都用于玉具剑的剑鞘外。

  (3)剑带挂肩佩剑法

  

  用剑带佩剑的方法在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云南普宁石寨山一作战国墓中曾发现,在一人体骨架的头至腰间,斜置了二十六枚圆形玛瑙片,最下一片正好与铜柄铁剑的茎首相连。根据种种遗迹推断,这些玛瑙片原来是钉缀在剑带上的饰品,这柄剑是用剑带挂肩佩带的。用剑带佩剑的形象在1993年于云南江川最新出土的一尊西汉鼓座铜俑,和唐代的《南诏图卷》上表现得最清楚,其余在一些青铜贮贝器器盖上的人物雕像上也有反映。贮贝器和铜俑都出土于云南,《南诏图卷》也画的是云南南诏国的故事,因此很可能这种佩剑法最早流行于云南地区。南方气候温暖,衣着单薄,采用剑带佩剑使携带物能松散舒适地挂在身上,比较符合热带地区的生活习惯。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李白的这句诗表明了佩剑对于一个人的精神价值。而剑在历史演化的历程中,战争属性不断下降,礼仪佩剑成了剑在后期古代中的主要形式。

  考古资料表明,东汉后,剑的数量锐减,以后历代剑多以礼仪的面目出现,剑的形制更丰富多彩,佩剑的礼制要求更趋宽松,以致渐渐地将剑视为宝物,或随身佩饰,或悬壁明志。不仅如此,剑甚至还被升华成为除凶致福,伸张正义的化身,三国曹植《杂诗》:“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帝王临朝服,秉此威百福。”宋代欧阳修《宝剑》:“此剑在人间,百妖夜收形。”清代女侠秋瑾《遮鸪天》:“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剑在其礼仪属性展现的同时,在朝堂之上,也是各级官员展现自己地位的象征。关于佩剑人身份地位与所佩剑的尺寸重量关系,无论从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上均难以得出较完备的结论。

  

  《周礼·考工记》载:“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所谓“身长五其茎长”是指剑身为剑柄5倍长的剑,“锊”,古代重量单位,约合十六两制的6.67两,“重九锊”约为3斤12两。一般认为这是对当时“士”阶层佩剑规格的规定,即“士”分上、中、下三等,身份越高,佩剑越长越重,依次递减。但有人认为这是对王者卫队的规定,卫士中按身高分上、中、下三等,身高而有力者佩长重之剑,身矮而力微者佩短轻之剑。从佩剑持剑协调的角度看,后者的说法更为合理。从诸多实物资料和文献描述的情况分析,佩剑的珍贵程度是等级差别的真正依据。

  感谢您阅读完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