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

 xiaotunwh 2016-10-08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道理:放下,要放下。可以人却只知道,有高人劝说“要放下”,却不知道其中的真意,接着追问高人“如何才能放下?”

 

可以说这类人不了解自己,人为什么要“放下”,因为人背负的东西超过了能承受的范围,过得不好了,才要放下。


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再厉害的高人又怎么可能做到比你更了解自己呢。只有自己知道哪里过得不好,自省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味地追问,是不是有点太为难“高人”了。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够提得起,也要能够放得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什么都不要了那不叫放下,那叫不负责任?放下,现在不单单指行为上的放下,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其实很多人理解错了放下,放下不等于放弃。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手是放下那些从来就不是你的。” 很多朋友寻求帮助的时候,经常会跟他们说这句话,在理。

 

实质上放弃和放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佛理上所谈的放下,只是把在人内部的不符合生命活动、不符合咱们健康生命活动的观念观点放下。但是人往往就是把它理解成为放弃了,什么都放弃,什么都不要了,什么事都不做,跑到深山里去修行……

 


放弃家庭、工作、人生,那不叫修行,叫逃避责任,造恶业。修行是在生活中修,是修正自已的起心动念,是修正自已的行为,而不是放弃生活。

 

放下的是观念,过于执著,舍不得拿出来,舍不得放下的观念。例如男女朋友分手了,挽回不了的爱情给其中一方在成了很大痛苦,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生活,那这个时候,还把这份执念端着,对生活的其他部分就太不公平了。

 

放下吧,生活不只有爱情,时间被抑郁的心情占据,工作被耽误,茶不思饭不想身体被耽误,这是愚笨,不是痴情。

 


放下要禅定,树立正确的信念,达到正确的觉悟。放下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不是以空想对峙烦恼。而是以生活智慧,方法,化烦恼而得菩提。

 

人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使自己走向健康的必要内容——就是“放下”。

 

放下不是放弃,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完善,是在事物的应对中不偏执的一种表现。

交流话题

浅谈你放下过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