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甸古迹】古海陵仓遗址

 海陵子 2016-10-08
古海陵仓遗址
古海陵仓遗址位于姜堰市叶甸乡仓场村中央。《汉书》载:“吴有海陵之仓,仓为吴王濞所建。”唐代骆宾王在讨武檄中说:“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一时海陵仓名扬四海。1988年春,泰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以志其胜。
【叶甸古迹】古海陵仓遗址X

【叶甸古迹】古海陵仓遗址
【叶甸古迹】古海陵仓遗址
古老而神秘的海陵仓
文物考古人员经过对仓场现有建筑物的调查和考察后认为,这里除了少量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民居以外,几乎全是现代建筑的房屋。这样,位居村中的祖师殿,就显得极为奇特了。尽管其外表与当地房屋相同,但内部构造与之大相径庭,不仅在里下河一带为绝无仅有,就是在苏北扬、泰、通、盐地区范围内亦很是罕见。江苏省古建筑专家戚德耀先生,从祖师殿平面、结构、用材、做法等方面鉴定,认为该建筑已具有明代建筑的诸多特征,不少地方留有元末时期的建筑风格。
叶甸仓场南靠泰州城,从泰州沿卤汀河北行十余公里,就能很快到达仓场。仓场属泻河沉积平原,周围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盛产稻米,又是里下河地区地势较为高敞的地方。从仓场埋在地下填河的许多稻壳分析,专家认为当年张士诚部在这里囤积、加工军粮,是可以相信的。虽然一时无法弄清仓场祖师殿建筑的来龙去脉,但祖师殿的建筑年代是在元末张士诚部砻粮的那个时候。因为明代开国以后,在朱元璋政权的控制下,对与其争夺天下的张士诚的老家泰州,采取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打击措施。就整个泰州地区而言,我们已找不到一处明代中期以前的民居建筑
。而现存为数较多的泰州明代后期民居,就其建筑的特色和风格都没有能像仓场祖师殿这么多地保留元以前建筑的内涵。换言之,位于泰州北乡偏僻水乡之中的仓场,除了在元末张士诚砻粮时有可能建一座带有元和元以前特征的祖师殿外,进入明朝以后是不可能建造带有明初或元以前风格的建筑的。在泰州地方志里很少看到明清以后有关仓场的记载,也证明了元末之后的仓场,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张士诚自公元1353年在泰州白驹场起义,至1367年对朱元璋说完“天日照尔不照我”后自缢而亡,凡14年。600多年过去,泰州有关张起义的文物史料存世甚少,俞垛仓场祖师殿的发现,为研究元末泰州张士诚起义,特别是他在仓场屯粮砻谷,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从建筑的角度看,祖师殿又是一座具元末明初风格的优秀古建筑,堪称文物精华。
如今,仰望仓场祖师殿这座历经风霜无数,依然骨架坚固的古代建筑,追溯风云激荡的张士诚起义,让人感慨万千,不仅是因为仓场砻谷的历史又有了新的物证,而且在尘封的祖师殿里发现了一篇元末张士诚起义的好文章。 ( 2006-7-21 泰州日报 )
古海陵仓遗址纪念碑
1988年春,原泰县人民政府在仓场立“古海陵仓遗址”横置石碑1座,以作纪念,碑为白色大理石制,高0.34米,长1.5米,隶书阴刻,砖砌碑座。碑文如下:
泰县,古临海,夏商扬州,春秋吴,战国属楚,称海阳。秦属东海郡。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邑中盛产稻谷。《汉书》载:“吴有海陵之仓,仓为吴王刘濞所建。”西晋左思《吴都赋》云:“郦海陵之仓,则红粟之流衍。”唐骆宾王赞曰:“海陵红粟,仓储之积糜穷。”元张士诚起兵,亦曾以此屯粮碾米之所。《民国泰县志稿》载:“海陵仓,一名大仓,在坂伦正南仓场庄。”夫,喜看今日仓场,垅亩欢歌,稻谷丰盈,贡献之巨,绝非旧时可比矣,实邑之胜也。是为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