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不孕证(第一次公开伍氏秘方)3

 感通天下 2016-10-08

案      

6:赵某,女,30岁,工人,病历号2159.初诊:xxx

患者婚后三年未孕,近二年来经间期出血,量不多,每3天净,乳胀痛,周期准时,诊时诉此次月经提前半月至,净后月经中期复出血,量中等,色鲜红,小腹坠,有小块,血干净一天。二月来经用安宫黄体酮,效果不佳,已停药,现舌暗红,苔黄,脉弦软(78/分)。男方精液检查基本正常。妇检:外阴未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常大,活动,无压通,双侧附件(—)

诊断:①经间期出血(功血;)②原发不孕。

治则:养阴清热,凉血疏肝。

方药:清经汤加减:

炒青蒿9克,茯苓9克,黄柏9克,生地黄9克,山药30克,地骨皮15克,白芍12克,柴胡9克,丹皮9克,旱莲草30克,地榆炭12克,黄芩9克,枸杞子15克。

药后月经中期出血愈,月经正常,3个月后停经受孕。

按语:本案为肝郁血热,血海不宁,经间期出血,日久阴伤之不孕症。患者男女双方生殖系统均正常,虽婚3年不孕,但症状尚不复杂。《女科经纶·嗣育》载:“女人无子冲任脉中伏热也。”傅青主月经先期条中亦云:“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患者的病因,重点是血热,血热甚,则迫血妄行,表现为中期出血,甚至月经半月而至。日久,自然肾阴有亏,故药以清热为主,兼以止血,养阴益精,取傅青主清经汤为主方。方中以青蒿散血中伏热,黄柏随凉血药泄血中实火,生地、丹皮、地骨皮、白芍等均是清热凉血养阴之品,妙在茯苓一味即可健脾宁心,又可借其淡渗利湿之性,使热从小便出,具有育阴利湿之意。先师以此方治月经先期,甚效。乳胀痛者以柴胡平肝散热,小腹坠是脾虚气陷,故加山药以扶脾强阴清虚热,其加黄芩、地榆炭、旱莲草、枸杞子等以加强清热凉血止血养阴之用,本方在祛邪之中,又寓扶脾补肾之意,故6剂而经间期出血止,再调养三月而孕。

七·温经散寒  证辨虚实

经期或流产后寒邪乘虚而入,客于胞中,血为寒凝,阻滞经脉。或素体阳虚,寒自内生,以致阳气不运,影响生化功能,而冲任虚寒,临床上均可见月经后期,量少,痛经及闭经所致的不孕症。实寒者其小腹疼痛以冷痛为主,得热则减;虚寒者疼痛,以盈盈作痛喜温喜按为主,舌瘀暗或淡暗,脉沉涩或细软。实寒者医者常用少腹逐瘀汤加味。

              产后寒气入胞宫,     寒凝血阻它不通。

              实者小腹冷冷痛,    遇热则减好一点。

              喜温喜按缓隐痛,    少腹逐瘀汤方用。

香附木香治腹胀,    细辛附子吴茱萸。

湿经散寒可止痛,    茺蔚莬子益母草。

久不孕者它第一,       虚寒再用温经汤。

少腹逐瘀方药组成: 小茴香9克,当归15克,肉桂6克,玄胡10克,五灵脂15克,蒲黄9克,没药15克,干姜9克,川芎9克,赤芍12

若经行不畅者加桃仁9g,红花9g,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腹胀者加香附12克,木香9g等以行气消胀;小腹冷痛可选加吴茱萸9g,细辛3g,制附片6~9g以温经散寒止痛;久不孕者加茺蔚子9g,菟丝子15g,益母草15g,以调经种子。虚寒者先师常用温经汤。

温经汤方药组成:当归9克,桂枝6克,吴茱萸9克,川芎9克,

白芍9克,党参9克,阿胶9克,丹皮9克,半夏9克,麦冬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

若经来小腹冷痛合良附丸(良姜6g,香附12g);小腹痛甚合失笑散(蒲黄9g,五灵脂9g)。

腰痛加牛膝9g,乌药9g以行气通络;痛时冲气上逆犯胃呕恶,加陈皮9g 、砂仁9g以和胃止吐。

7:胡某,女,26岁,务农,病历号1647 初诊:xxx日。

既往月经正常,于婚后第一年孕二月余自然流产,未清宫,此后自觉小腹疼痛不适,加之又一次外地劳作,突遇暴风雨,即出现月经失调,每推迟40天,或2月一至,经行腹痛甚,经量明显减少,色暗红,年余来感小腹冷痛,精神不振,畏寒肢冷,二年余未再孕。妇查:宫颈Ⅰ度糜烂,宫体后位,欠活动,无明显压痛,双侧附件轻压痛,无明显增厚。舌暗红,苔灰,脉沉软(72/分)。

诊断:①痛经;②月经后期;③经量过少;④继发不孕。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祛瘀通经。

方药:少腹逐瘀通经。

干姜6克,川芎9克,当归9克,益母草15克,玄参12克,没药15克,小茴香9克,蒲黄9克,赤芍9克,肉桂6克,制附片6克,香附12克,五灵脂12克。二诊:xxx日。服药5剂,精神振作,畏寒冷好转,小腹时见冷痛,舌脉如上,守上方10剂。三诊:xxx日。上症缓解,月经35天来潮,经量增多,继守上方化裁,后间断服药2,少腹痛消失,月经通畅,应期而至,于xxx日停经45天查尿HCG+)。

按语:本例为寒凝胞宫、瘀血阻络之实寒不孕症,患者妊娠二月自然流产后,即小腹疼痛不适,又在农作时突遇暴风雨,更受外寒侵袭,以致月经推迟,甚至二月一潮,畏寒肢冷,小腹冷痛。经血淤滞不畅,经行后期,经量少,舌暗,脉沉,属实寒无疑。治用少腹逐瘀汤加味。方中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散寒,通达胞络;玄胡、没药、蒲黄、五灵脂祛瘀利气止痛;川芎、当归、赤芍活血调经。以桂枝易肉桂,并加熟附子,乃增强辛温散寒之力,加香附、益母草等意在疏气开郁、行血调经也。上法化裁服药二月,寒祛、痛止、经调而孕。

8:吴某,女,24岁,工人,病号2149.初诊:xxx日。

经行腹痛7~8年,继发不孕2年,患者13岁月经初潮,潮后约2年出现经期腹痛至今,曾自然流产1胎,清宫1次,此后经潮时仍痛经如故。痛时恶冷喜热敷,呕恶,出冷汗,每于经期第1~2天发痛,经量中等,周期可,经期4天,平时时常恶心,用力则气短心慌,胃脘按之不适,舌红有齿痕,苔灰,脉弦软数(90/分),曾妇检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①痛经;②继续发行不孕

治则:温经养血,散寒止痛,佐以和胃。

温经汤方药加减:当归9克,桂枝6克,吴茱萸9克,川芎9克,

白芍9克,党参9克,阿胶9克,丹皮9克,半夏9克,麦冬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二诊:xxx日。

药后一般情况好,唯口干,舌淡暗,边有齿痕,苔灰薄,脉弦软(84/分),继守上方仍加麦冬4剂。

此后经行腹痛消失,诸症随之而解,于xxx日随访怀孕。

按语:本例为阳气虚弱,化瘀不足,冲任虚寒所致的痛经而不孕,患者经期腹痛,畏冷经期腹痛、畏冷、喜热敷,为阳虚寒凝血瘀胞络。心慌气短、舌有齿痕、脉虚数(90/分),为气虚血不养心。平时恶心、胃脘不适,此乃冲气虚寒夹胃气上逆所致。方中桂枝、吴茱萸、生姜温经散寒止痛。当归、川芎、白芍、丹皮养血化瘀。阿胶、麦冬补血润燥,中气足则齿痕可起,脉象自然缓和。麦冬本为甘润养阴之品,未见干燥之象,故去之。加香附、良姜温经行气止痛。加砂仁、陈皮、茯苓和胃降逆止呕。是扶正养血温经化瘀并之法。服药仅3剂病情好转,唯见口干,故仍守上方加麦冬4剂,诸症治愈而孕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不足不能冲养肾精,而肾精匮乏,肾精

八·养血益精   调补肝肾

亏虚则阴血不足,血虚精亏,以致冲任失养而不孕。临床常见月经愆期,先后不定期,闭经等,且伴头昏目眩,面色萎黄,腰膝酸软,舌淡红或红苔灰薄或薄黄,脉弦软或沉细无力等症,此宜养血补肾,调补冲任,自拟验方益五合方治之。全方有养血填精种子的功效,使肾精充盛,肝血得养,气血通调,自能孕育。

            月经先后不定期,     量少色淡腰酸胀。

            头昏目眩面色黄,     肾精亏虚不受孕。

            益五合方加减用,     养血益精补肝肾。

黄芪党参治气虚,     肾阳不足小便长。

补骨仙毛洋火叶,      性欲冷淡巴吉天

二诊三诊八珍汤,    五味枸杞菟丝子。

覆盆车前五子方,    肾阳仙毛紫石英。

地芍归芎香草熟。    丹参茺蔚洋火叶。

益五合方补肾肝,肾阳不足小便长。

益五合方药组成:益母草15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茺蔚子1的我,香附12克,川芎9克,白芍9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9克,五味子9克,白术9克,莬丝子15克,车前子9克。

若肾阳不足,性欲冷淡,小便清长,肢冷,便不实者加淫羊藿15g,仙茅9g,补骨脂9g,巴戟天15g,紫石英30g以温补肾阳;

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18g以益气健脾。

9:孙某,女30岁,工人,病历号1549.初诊:xx5日。

继发不孕6年,伴月后期。

患者于x年、x年分别大生一胎,婴儿存活3天后死亡,此后至今6年余未再孕,月经常推迟7~10天一潮。量偏少,色暗红,无块,无痛经。诊时月经已净3天。

诉:性欲低,白带少,腰痛,腿软,冬天怕冷。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软(78/分)。子宫输卵管造影2次示“通畅”。男方精液检查可。曾经西药治疗未见效。妇检:外阴产型,阴道畅,宫颈轻糜,宫体后位,常大,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诊断:①月经后期;②继发性不孕。

治则:养血益精补肾。

方药:益母草15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茺蔚子1的我,香附12克,川芎9克,白芍9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9克,五味子9克,白术9克,莬丝子15克,车前子9克。仙灵脾15克,仙茅12克。,紫石英30克;10副水煎服。服后月经一直未潮,在当地诊为“早孕”,于xxx日孕8月时来我专科产检,“臀位”胎儿,发育于孕月相符。建议膝胸卧位,周后在当地复查。

按语:患者因大产两胎,精血亏乏,血海空虚,无血以下,而月经后期,来潮量少。久虚累及肾阳,肾阳不足不能温煦下元,而冬日畏寒,腰痛,腿软。性欲低下,带下,皆为肾虚之故。肾虚胞宫失煦,血少胞宫失养而不孕。用益草五合方,养肝血益肾精以种子,加二仙、紫石英,助温补肾阳之力,药症相合,随即喜孕。

 

九·健脾补肾  益气生精

脾虚则生化之源不足,肾虚则精血不足。后天失养不能补充先天,先天不足,不能滋养后天,以致气血肾精匮乏,冲任血少而不孕临床常见:月经后期,量少,闭经,或月经先期,并伴有腰酸痛,头昏,纳差,便溏等。舌淡红或红,苔薄灰或少苔,脉软或沉细,宜健脾补肾益精,吾常用六君子汤(见胎漏胎动不安)合五子丸治之。

        脾虚肾亏不孕症,      腰酸头昏饮食少。

月经后期偶先期,      量少闭经便溏差,

五子丸合六君子,      无呕无吐去半夏。      

五子丸方药组成:莬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9克,车前子9克,五味子9克。

10:何某,女,23岁,工人。初诊:xxx

患者婚后3年未孕,伴月经先期7年。周期为5/20~23天,量不多,色暗红,无块,诊时月经已净8天,感腰酸痛,食后即入厕,便时稀,头昏,舌淡红,苔薄灰,脉弦软(72/分)。妇检:阴道通畅,宫颈略小,光滑,宫体平位,常大,活动,无触痛,双侧附件(—)

诊断:①月经先期;②原发性不孕症。

治则:健脾益肾。

六君子合五子方药: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9克,莬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9克,车前子9克,五味子9克,甘草6克,陈皮9克。        二诊:xxx日。

 

诉月推迟12天至,量极少,色暗,3天净,感腰痛,两乳痛痒,泛酸水,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84/分),考虑此次月经推迟来潮量少可能为孕后胎漏,建议查尿HCG,报告为阳性。

按语:脾肾不足,脾虚血失统摄,使月经过频;脾虚运化无力,则食后入厕,便稀;化源不足,血虚,则头昏;肾精不足,冲任失养。则不孕;肾虚腰府失养则腰痛。用验方“六五合方”去法夏之燥,恐耗精血,以健脾益肾精,脾冲任得养,两精相搏而孕。

十·辛温壮阳  温肾暖脾

肾为先天,主藏精,系命门,内寓真阴真阳。肾虚真阳不足,不能温煦冲任胞络,而宫寒不孕。脾为后天,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之生化有赖肾阳之温煦,肾之精气,又赖后天之滋养,肾阳虚必损及脾阳,故补肾必顾及脾阳,显示脾肾相资之理。脾肾阳虚之证,临床常见:月经愆期,量少,色淡暗,下部冰冷,畏寒喜暖。腰膝酸软,带下多,质清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婚久不孕,舌质淡,脉沉弱。此脾肾阳虚,胞失温煦,不能摄精成孕,宜温肾暖脾法,先师常用温胞饮。

         宫寒不孕小便长,     畏寒喜暖腰酸胀

         辛温壮阳温胞饮,     山药肉桂巴吉天。

白术芡实菟丝子,      杜仲补骨附党参。

经少腹痛当归芎,      香附吴茱益母草。

方药组成:炒芡实15克,炒白术30克,炒杜仲12克,炒山药15克,炒莬丝子15克,肉桂6克,制附子6克,炒巴戟天30克,党参15克,炒补骨脂9克。

本方温补脾肾两阳,暖胞宫,通盛冲任。若经期量少,色淡暗,腹痛,加当归15g,川芎9g、益母草15g、香附12g、吴茱萸9g等。

11:常某,女32岁,工人   初诊:xxx

患者婚后9年未孕,14岁月经初潮,周期基本正常,经期2~3天,量少,色淡暗,本次月经仅潮2天,点滴即阴部下坠,经净后呕吐、腹痛、腹泻均止,下部冰冷如故。常头昏,倦怠,带下量多,质清稀,舌淡红,有齿痕,苔灰薄,脉弦软(80/分)。妇检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不孕症。

治则:温肾暖脾,温通胞络。

方药:仙灵脾15克,炒白术30克,炒杜仲12克,木香9克,炒芡实15克,肉桂6克,熟附子6克,吴茱萸9克,炒补骨脂9克,炒莬丝子15克,炒巴戟天30克,枸杞子15克,炒山药15克,香附12克,党参15克。     二诊:xxx日。

服药17剂,诊时月经提前4天至,此次经潮未作吐泻,亦不畏冷,阴部下坠好转,小腹渐温,腹痛明显减轻,经量中等,舌淡暗,苔灰黄,脉同前。守温胞饮全方加吴茱萸9g,香附12g,当归9g、川芎9g、益母草15g4剂,浓煎服。   三诊:xxx日。

服后一般情况好,小腹微现凉感,守温胞饮全方加黄芪24g,升阳益气,6剂,浓煎服。未诊已停经,诊为“早孕”。

按语:脾肾阳虚,胞宫失煦,不能摄精成孕,诚如傅青主所说“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宫即寒,何能受孕。此正合上述症状,用温胞饮。方中大部分药物炒后用,药炒入肾,方中党参,白术、山药、芡实健脾,杜仲、补骨脂、巴戟天、菟丝子补肾,肉桂、制附子温脾肾两阳。全方以补为主,温肾腰脾。通盛冲任,专主小腹、下肢冰冷不孕,加吴茱萸、淫羊藿、枸杞子、木香、香附,加强温肾作用,且助温通胞络之力诸症逐渐好转。再诊时值经期,量增多,加用温经活血调经之药使精血调畅。药后一般情况好,仅小腹微见凉感,用温胞饮全方巩固疗效,加黄芪升阳益气以助药力,故诸恙平而喜孕。

十一·辩证调经  分期治疗

(1)经前以理气为主

以上论述调经重在调肝,妇人因情志拂逆,善郁人多,常易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往往导致瘀阻胞络,而月经失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期延长,痛经,闭经,以致不孕,上述诸症在行经之前,血欲行而肝气不应,临床以胸乳腰腹胀痛症状最为常见,以胸乳胀痛为主者,用祖传的调经Ⅰ号方。

(2)经期以活血为主

若经期腹痛拒按,经血有块,舌暗,脉弦,即以活血祛瘀为主,佐以理气为治,务使经行通畅,血液正常运行,以达到祛瘀生新之目的,常用先师的益母生化汤。

(3)经后则视其脏腑气血之盛衰,及其疾病癓结之所在按法调治之

临床常伴有头昏,腰酸痛,精神差,脉弦软或若,月经后期,量少。治宜养血调肝滋肾,常用验方“益五合方”。

月经净后第一天配服妇科丸一瓶(祖传自制药),一般连服3周期,具有温通经脉,理气种子之效。

12:蒋某,女,29岁,个体户  初诊:xxx

患者既往自流1胎,至今5年未孕,伴月经量减少3年,经前乳胀,月经每次提前5天至,量少,色红,无块,痛经轻,经当地诊治无聊,诊时一般情况好,现值经前,时便结,两乳胀痛,舌苔黄,脉弦软(88/分)。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畅通,轻度充血,内有少许黄带,宫颈光滑,宫体后位,略小,无压痛,活动,双侧附件未及异常,。

诊断:①月经过少;②继发性不孕。

治则:疏肝清热,调和气血。

调经1号方加减: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炒栀子9克,香附12克,甘草6克,郁金9克,益母草15克,川芎9克,丹参18克,生地12克,茺蔚子9克,白术9克,茯苓9克。6剂水家煎

二诊:xxx日。

月经来潮第二天,量略多,腰腹胀痛,舌暗红,苔黄,脉弦软(78/分)。方用益母生化汤加味。

当归24g  川芎9 g  桃仁9 g  五灵脂15 g  甘草6 g 

香附12 g  益母草15 g  姜碳6 g  蒲黄9 g  丹参15 g

3剂,浓煎服      三诊:xxx日。

月经已净6天,现腰痛,舌淡红,边有齿印,苔薄黄,脉弦软(72/分),方用益五合方7剂。四诊:xxx日。

 

月经提前3天,量适中,3天净,乳胀轻,无痛经,现一般情况好,舌脉如上,仍守益五合方加党参20 g、黄芪20 g、制何首乌20 g,方内菟丝子30 g7剂,浓煎服。妇科丸(祖传自制药)3瓶,每次3片,13次,11瓶。每次在经净后服1瓶,分3次服完。

五诊:199215日。

药后经量复有增多,色红,无块,3天净,按上法调治2周期,随之喜孕。

按语:此病人分三阶段治疗而受孕,经前以肝郁气滞为主,故以理气为主。此例兼有热象,用验方调经Ⅰ号方疏肝行气调经,佐生地、炒栀子、茺蔚子、丹参以清热活血。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用益母生化汤加丹参、蒲黄、五灵脂以增强化瘀之功。经后据临床症状拟养血补肾法,用验方益五合方,后加党参、黄芪、制何首乌,以益气养血。方内菟丝子为30g,加强补肾作用。伍妇科丸,温通胞络,以助受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